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理论探究汇总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理论探究汇总

2011年第 5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一、引言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评价受到极大的关注。

多年来, 中小学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根据《英语课程标准》[1]提出的评价理念, 在教学中进行实验和尝试, 出版相关著作 (徐恒汉, 2001;徐勇, 2001;沈玉顺 2002, 2006; 金娣, 王刚, 2002; 董奇, 2003; 张向葵, 吴晓义,2004 , 撰写相关的论文 (唐雄英, 2006; 张生, 2008等。

国际上也有许多学者发表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 , 如 Rea -Dickins (2001 、 Taras (2005 、 Black &Wiliam (1998 、 Sadler (1989 等。

根据国内的一些评价论述和现实的一些做法, 发现人们对评价的认识相差甚远, 尤其是对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看法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是认为平时考试、测验等是形成性评价, 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评价; 二是把两者对立起来, 重形成性评价、轻终结性评价;三是把简单的反馈(feed -back , 如 Good , Well-done 等, 当作是形成性评价, 忽视评价的过程性。

因此, 重新审视评价理论, 让更多的人深入理解评价的涵义、内容与方法, 了解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从而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二、评价的涵义英语界一般使用“ Assessment ” 来指对学生学习的评判或评价。

早在 1967年斯克里文(Scriven 就在他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 评价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目标, 用可比较或可量化的尺度进行合理的评判。

他在文章中说到, 评价是一个单一的过程, 与评价咖啡机、建筑方案或课程方案一样 [2], 因此, 评价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虽然斯克里文当时进行的是一项课程评估, 但他讨论的评价原则对所有评价都有关联性。

斯克里文提出的“ 评价是一个单一过程” 的说法产生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说法容易产生歧义, 给人一种“ 终了、结束” 的感觉。

事实上, 英语的 summative 本身就有概括、总结的含义, 指执行前和执行中的经过改善的绩效。

总结性评价有不同的作用, 但这些作用不会影响评价的过程。

既然评价是一个单一的过程, 即对学习确定的标准或目标做出评判, 那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一个相同的过程 [3]468。

形成性评价强调的是过程, 总结性评价强调的是结点或起点。

此外, 评价要显示其形成性的过程, 就必须通过“ 反馈” (Feedback , 说明评价内容与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说明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

因此, 总结性和形成性评价都是过程, 总结性评价可以在某一评判后停止, 但形成性评价必须在总结性评价之后才能形成。

当然,这里的总结性评价可能是隐性的, 也可能是显性的, 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显性的 [4]。

在教育领域中, 评价引发的某种畏惧感使人们对评价的必要性和中立性产生错误理解。

在人们对评价涵义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 形成性评价得到广泛的倡导,而总结性评价则被认为具有某种消极的作用, 使得许多教育者批评总结性评价、提倡形成性评价 [5]。

如许多人对“ 一考定终身” 的批评实际上就是对“ 终结性评价”的批评。

原因是没有理解两者的关系, 正确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理论探究卢健(福建教育学院外语研修部, 福建福州350025摘要:自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理论提出以来, 人们对它们的涵义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诠释。

实际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方面:评价起于总结性, 而形成性评价实际上是总结性评价加反馈和改进的过程。

关键词:评价; 总结性; 形成性; 评价理论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11 05-0030-04收稿日期:2011-09-05基金项目:2012年福建教育学院重点课题“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2012ZD-02 作者简介:卢健 (1958-, 男, 福建寿宁人, 福建教育学院副教授。

第 5期 2011年 10月福建教育学院学报FU JIAN JIAO YU XUE YUAN XUE BAO NO.5October , 20112011年第 5期观点应该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都很重要, 一是因为形成性评价包含总结性评价, 这一点必须始终明确; 二是形成性评价对总结性评价做出解释, 阐明评价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下一步还需要做什么 [3]470。

三、形成性评价中的“ 反馈”在进一步探讨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评价中经常涉及到的“ 反馈” (Feedback 的含义。

自斯克里文划分总结性和形成性评价之后, Ramaprasad [6]对形成性评价中的“ 反馈” 进行了定义,提出反馈是实际水平和某一参照水平之间的差距的信息, 并可用这一信息来改变这一差距。

以这一定义作为讨论的基础,而不是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的“ 反馈” 含义,即对单纯结果的一种反馈。

Sadler 紧跟在 Ramaprasad 后对形成性评价理论进行论述, 提出“ 有效反馈”的三个条件, 前提是要求学生改进学习,即在实际产出期间有能力监控自己学习的质量 [7]119。

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了解标准或目标是什么, 第二是掌握评判标准或目标的相应技巧, 第三是具备相应的方法缩小与目标的差距 [7]142。

首先对目标或标准的评判就是总结性评价, “ 反馈” 则是反应出总结性评价发生的变化, 因此, 反馈是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结果, 学习者运用这一结果改进学习, 即采用相应手段缩小与目标间的差异, 这是形成性学习过程。

通常,我们用形成性评价中的反馈来描述这一过程, 所以, 形成性评价中的反馈是有效促进学习目标实现的反馈 [7]120。

四、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的关系在教育的框架内,形成性评价指两种不同的情境。

第一种是复杂的、多标准情境中的形成性评价 (学习目标与达成目标之间的情境 ;第二种是为促进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

无论把形成性评价看成是评价结果的过程还是评价过程的过程, 两者指的是同样的过程, [3]471因此, 不论在什么情境中, 形成性评价都可以聚焦在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或两者兼顾。

Sadler [7]120对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他说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对学生表现或作业的评判,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而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换句话说, 如果学习者利用了老师对他们表现的评判并由此改进学习, 就是形成性评价; 如果只是评判, 而没有加以利用, 则是总结性评价。

也可以说, 总结性评价先于形成性评价, 这就是说, 在做出反馈并在学习者利用之前, 有必要先评价学习的内容, 指出差距和不足。

形成性和总结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性评价结果是否被学习者利用。

形成性评价结果是通过“ 信息的反馈” , 总结性评价也包含“ 信息的反馈” 。

很多时候, 教师通过课堂评价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师通过课堂评价采集学生学习信息, 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改进教学。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构成了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8]。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教学评价活动, 如口头能力测试或纸笔测验, 但教师和学生花更多时间进行的是非正式的教学评价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的进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或决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许多日常的优秀教学实践都包含很多非正式的评价策略, 例如, 教师的提问质疑、师生小组互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对学生口笔头作业的评语反馈等。

这些评价策略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可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的意识,激发他们反思学习的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 以便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

五、课堂评价案例分析在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设计, 而不是开展随意性的评价活动。

首先, 对评价内容进行策划。

包括确定评价的目的、选择评价的内容和确定评价的形式。

例如, 学完了一个单元, 教师拟进行一次评价, 目的是想了解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评价将获得一个总结性评判, 教师根据这一总结性评判确定是否采取补救教学或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因此, 评价活动还有诊断性和形成性的目的。

评价目标确定后, 要注意评价内容的选择。

如果选择词汇作为评价的内容, 评价涉及的单词必须是课程标准或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单词, 是课堂上学习过的语言点, 如某些单词或句子。

评价活动形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

如果选择的是正式的测验, 一般可采取纸笔测验,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但教师在测验设计上必须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 如提供上下文等。

如果选择的是非正式评价,教师也应当设计好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预设评价情境, 以便获得理想效果。

其次, 非正式评价过程可采取引导策略、监控策略和互助策略, 评价过程也成为了形成性评价学习的过程。

(1 引导策略: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策略时首先要告知学生为什么评价、评价什么、给学生说明如何做好评价 [9]。

我们通过下面师生课堂互动的一个片卢健: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理论探究 312011年第 5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段, 了解教师使用的引导策略。

这是非正式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反义词的情况:T :OK , we ’ ve learned a lot of antonyms. Put up your hand if you know what antonym means? (教师解释评价的目的及评价的内容, 并示意 S1回答。

S1:An opposite word to another word. (S1回答。

T :Good job , well -done.Two words that mean the opposite. (教师表扬学生并重新解释。

T :Now I ’ m going to say a word and you are going to write the antonym. Are you clear? (教师解释评价的做法。

T :I ’ ll start with an easy one , we have learned all these words yesterday , so you should know what they are.Now , listen and if I say HAPPY , what will you write? (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醒他们这些词是昨天刚学习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