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7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五星连珠〃现象较为少见,专家预测2040年这一天文现象将再次出现。
结合右图回答1〜2题。
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两侧的行星()
A.甲和丙
B.丙和丁
C.乙和丁
D. 丁和己
2.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属于巨行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勇气号〃和〃机遇号〃在火星上辛勤搜索,发现了火星上有液态水的证据,并发I可了大量的勘测数据和图像资料。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行星
质量(地球为
1)
体积(地球为
1)
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
轨道面的交角
地球 1.00 1.001年23时56分23°26,火星0.110.15 1.9年24时37分23。
59'
3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
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很相似,表现为()
① 火星和地球都被大气层包围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
长度一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存在
液态水无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C.地球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5.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显示:2012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
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6〜8题。
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匹等份,
叠公转方向
6. 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忌
''
7. 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 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 B. 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 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美国遭飓丸袭击
8.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 10 年 B. 11 年 C. 21 年 D. 111 年
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 图中正确表示2016年清明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正确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地球再次回到①处历时365天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此时正值我国冬季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2. 图中a 、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A.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 点
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P 点是远日点,图中甲、乙、丙、 读图回答13〜14题。
13.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I'可最少的一段是 () A.甲f 乙 B.乙3丙 C.丙J D. 丁今甲
14. 2014年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此时地球在公 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 丁点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
34,
B.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16.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
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全球无温度变化
D.全球无五带划分
读下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17〜18题。
17.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18.此时,地方时为0: 00的经线是()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据此回答19〜20题。
可地当日次日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①9: 0023: 008: 5823: 02
②5: 1922: 415: 2022: 40
③5: 4018: 485: 3918: 49
19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20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务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2. 在地球由B 向C 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晨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
图,完成23〜24题。
23.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 点可能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 0°〜23°26'N 之间
D. 0。
〜23°26'S 之间
24. 在图中C 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2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 层构造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 、B 、C 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二、综合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76、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八颗行星中,B 表示, D 表示 o 按结构特征划 分,它们都属于 行星。
⑵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哇,即都是自 — 向—,呈—时针方向运动。
另外,还具有—性和 性。
(3)若地球在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77、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7 分)
⑴图中EF 是(晨线、昏线)。
⑵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其判断依据是
正午
太
阳
高
9 D
、
12.22 3.21 HI5J
⑶此时此刻A 、B 、C 、D 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
的是. 的是 o
(4)该日A 、B 、C 、D 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5)C 地图示这天昼长时间为 小时。
,等于0。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9. C 10.A 地理[答案]l.B 2.C 3. A 4. A 5. D 6. B 7.A 8.B
ll.C 12.B 13.C 14.C 15.D 16.C 17.A 18.D 19 C 20 C
21.B 22.B 23.D 24.B 25D
76.⑴金星火星类地(3分)
⑵西东逆近圆共面(4分)
(3)A (1 分)
77⑴昏线(2分)
(2)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4
分)
(3) D C (4 分)
(4) A B (4 分)
(5) 16 (小时)(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