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精彩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精彩试题

2014-2015学年新密二高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9.17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60分)“时间2008年8月1日19时20分摄于的日全食图”,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读天体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从地球上望去,太线被月球遮挡的过程。

据此完成1—4题。

1.主要由图中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有()A.1级 B.2级C.3级 D.4级2.图中日全食发生时,正值英国伦敦(中时区)()A.10时20分 B.10时16分C.11时20分 D.11时16分3.8月1日全球日全食发生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与运动方向为()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南半球,向北移动C.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4.图中日全食发生时,会使()A.太阳活动减弱 B.月球温度上升 C.地面辐射减少 D.太阳辐射增强5.每年北半球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日数为186天,冬半年日数为179天,这现象的出现是因为()①夏半年公转速度慢所至②冬半年公转角速度,线速度都较快③夏半年地球运行过近日点④冬半年地球运行过远日点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6.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体积适中 B.质量适中 C.位置适中 D.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存在7.与地球物理特征相似的一组行星是()A.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火星、木星、土星C.水星、金星、火星 D.金星、土星、冥王星8.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B. 光球、色球、日冕三层中,光球层最厚最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光球层上的低洼部分D.在日全食时能看到色球和日冕9.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10.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C. 地球上地震、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东南亚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

据此完成11~17题11.“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12. “嫦娥二号”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耀斑和黑子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色球 B.日冕、光球 C.日冕、色球 D.色球、光球13.“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接近最快 D.接近最慢14.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总星系④银河系⑤河外星系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5.“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16.“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17.“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午夜2008年10月7日,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并与地球大气层摩擦后燃烧,但没有对地球造成破坏。

据此回答18~19题。

18.小行星2008TC3原来位于( )A.太阳系外 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19.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因为(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大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几乎相同③太阳活动不够稳定④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每天都重合B. 每天都不可能重合C.只有在春秋分某一时刻重合D. 只有在冬至日夏至日某一时刻重合21.同一经线上的各地()A.日出的时刻相同B.地方时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季节变化相同22.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昼夜现象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太阳的东升西落D.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题:23.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确的是()A.甲地地理坐标是(30°S,45°W)B.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C.甲乙两地线速度相同D.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早2小时读“太照图”(图3),回答24~25题24.图中()A. AB是晨线B. AB是昏线C. AN是晨线D. BN是晨线25.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日读经纬网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西十二区,乙位于东十二区B.甲地所在时区的钟点比乙地所在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C.乙地所在时区的钟点比甲地所在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乙地所在时区的日期比甲地所在时区的日期期晚一天27. 图中有一物体由甲向乙做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将()A.向右偏 B.向左偏C.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D.不偏转图32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9. 当西八区的旧金山区时为 10 月 8 日 6 时,时间为:()A.10 月 8 日 22 时B.10 月 9 日 18 时C.10 月 8 日 18 时D.10 月 9 日 22 时下图斜线部分表示7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30~31题。

30.此时A点的区时是()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31.此时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太阳直射点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它的位移与众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下图完成32--33题。

32.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33.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围大小的因素是黄赤交角,图乙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XOF B.∠TOF C.∠FON D.∠TON34.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围最大时,则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地轴的关系是()A.与赤道面垂直B.与地轴交角最大C. 与赤道面重合D. 与地轴交角最小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34一35题。

35.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仑站B.站C.长城站D.南极点36.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如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36-37题。

3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A. 70°E,0°B. 90°W,0°C.90°N,0°D. 180°E,0°38.若该图所示阴影部分日期为3月5日,则P点时间为()A.3月5日6时B.3月6日6时C.3月5日12时D.3月6日12时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1日。

据此回答29-30题:39.SA的经度是()A.600E B600W C.1800 D.0040.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A.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B.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C.时间为3月22日12时D.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SN L甲乙丙丁二、综合题41.(12分)下图是以L经线为旋转轴的复合经纬网图,若经线L的度数为东经90°,读(1)甲、乙之间相差________°,时差为________小时。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经度相同的是________。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3)图中丁的经度为_______°,丙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

42、下为“二分二至示意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照示意图”,且乙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南移,回答问题。

(14分)(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 ;B 。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角速度最慢的是。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点,乙图点。

在甲图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43、读“太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完成下列问题。

(14分)(1)在图中绘制太线。

(2)此时此刻,太阳直射点位于点,该点地方时是时。

C地这天点日出。

(3)有一个人从B点沿经线发射炮弹,该炮弹可能落在D点的侧。

(4)此刻,点与B点时刻相同,再过小时,A点将进入新的一天。

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CACA 6-10:DCDBC 11-15CDBCD 16-20:AABDC 21-25:BABCC 26-30:DDDAC 31-35:BCCBC 36-40:DACBC二、综合题41、(1)90 ° 6(2)甲,丙丁(3)60°E 西北42、(1)冬至春分(2)A C(3)A D 南纬23度26分或者南回归线43、(1)略(2)A 12 8 (3)左侧或西侧(4)D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