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科结构设计100条标准(2015收藏版)

万科结构设计100条标准(2015收藏版)

第一部分结构形式与材料限额标准第一节住宅以上备注:A. 住宅层高为2.9米,无地暖B. 钢筋含量的调整:抗震等级为6度时,钢筋含量降低3~5kg ;抗震等级为8 度时,钢筋含量提高5~7kg 。

C. 结构限额设计变更指标:别墅、多层为已完工作量 1.1% ;小高层为1.0% ;高层为0.8%。

D. 地上指标列入设计合同条款,若低于限额指标,则按比例奖励设计人员;若超过限额指标的5~7%,则根据实情对设计单位及项目公司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罚款条款在签定合同时确定。

E. 表中地下指标为参考指标,具体工程应根据地勘报告和设计管理中心审定的基础形式加以调整,调整后的数额列入设计合同补充条款。

第二节会所第三节商业步行街第四节酒店式公寓第五节独立地下车库酱注:1<2000平方米的车库钢涼碗调整菲数为1.032特犬型车库{车也多500辆)例筋二程扇藍系为0幻,第二部分结构设计总则第一节结构设计一般原则1 •必须严格执行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不得有任何违反。

2 •结构形式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 •结构方案应合理,应兼顾安全与成本,即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成本最优原则。

4 •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规范中较低值。

第二节各业态活载取值要求除严格执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外:1. 商业步行街中独立商铺楼面使用荷载取4.0kN/m2。

2. 会所中健身房、舞厅使用荷载取4.0kN/m2,其余取2.0kN/m2。

3. 独立地下车库顶板荷载应根据景观布置图或文字说明分块计算,并满足《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取值标准。

顶板活载取值:绿地取1.5kN/m2 ;小型广场取4.0kN/m2 ;机动车道一般兼做消防车道,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相关条文取用。

4. 公共建筑的种植屋面填土厚度为500mm,活载取值:绿地取1.5kN/m2 ,观光处取3.0kN/m2 ;住宅的入户花园及露台有填土要求时,填土厚度为200mm,活载取2.0kN/m2。

第三节梁、柱断面及配筋率取值范围1. 主梁断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0~1/14,合理的计算配筋率一般在0.8%~1.6% 之间。

2. 次梁断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4~1/18,合理的计算配筋率一般在0.4%~1.4% 之间。

3. 除砖混结构外,结构外围梁的高度还应满足建筑要求,一般梁底至洞顶小于150时梁高做到窗顶。

4. 大跨度(大于10米)和大悬挑(大于2.5米)的梁应专门验算绕度和裂缝。

5. 梁配筋的归并系数取0.15,并严格按计算结果配置,不应随意放大。

6. 当梁腹板高度小于450时,不配置构造腰筋。

(如计算结果需要配置抗扭腰筋则属例外)7.悬挑梁箍筋全长加密。

8. 主次梁相交处以加密箍筋为优先,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剪力包络图为依据,如不需要,不应随意设置,以减少施工麻烦。

9 •管道穿梁应加套管,直径大于30的圆洞(30X30方洞)应配置洞口加强筋。

10. 屋面、露台板跨中一般不设反梁,若设反梁,应根据排水情况在反梁上预留过水洞,标出洞的位置、大小,并做疏水处理,保证洞口排水通畅。

11. 柱断面可根据层数、层高、轴压比等要求来确定,尽量使柱轴压比接近规范限值。

12. 沿竖向柱计算配筋变化大于15%时,应分层配置;同一层柱配筋归并系数取0.15,并严格按计算结果配置,不应随意放大。

13. 柱断面配筋中拉筋应钩住主箍筋并参与体积配箍率计算。

第四节板厚及配筋要求1 •楼板荷载应满足装饰要求。

2. 楼板厚度一般取跨度的1/30~1/35,合理的计算配筋率一般在0.20%~0.6% 之间。

3 •楼板负筋不应大面积拉通,但小板块如卫生间、暗埋管线较多处、建筑平面薄弱处、温度应力较大处则属例外。

4. 楼板配筋应满足地方标准的有关要求。

5. 同样跨度,同样支承条件,同样荷载的板板厚及配筋各单元必须完全一致。

6 •异形板设计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跨度较大的异形板应验算弹塑性下挠度和裂缝7 •设备专业与结构专业应密切配合,楼板中穿线管不应出现大量集中及相互交叉超过2层的情况,否则应予以处理,防止混凝土开裂。

8. 窗台板转角处应设置放射筋。

窗台侧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9. 所有屋面板采用细石混凝土;板厚》120mm,裂缝宽度[W] O.2mm ;钢筋©8@ 150双层双向拉通,大板块配筋不足者,额外配筋补足。

第五节地下室外墙,顶板有关要求1 •地下室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长结构不设温度变形缝。

设计上采用后浇带(加强带)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

2 •地下室顶板、外墙应进行强度计算及变形验算。

3 •地下室采用的水泥品种应为抗水性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且有一定的抗侵蚀性,水泥标号要求不低于425号。

混凝土标号宜小于或等于C35。

4. 混凝土外墙板的最小厚度应满足防水要求,外墙中的施工缝应有止水(钢板止水)构造措施。

5 •地下室管道如需穿梁,位置应选在梁受力最小处,并配置洞口加强筋。

6 •外墙留洞均应有防水套管,套管周圈应满焊止水钢板。

7 •在建筑范围内的地下挡土墙均应与主体结构连成一体,避免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8 •有防水需要的地下挡土墙均做混凝土墙。

9 •在进行挡土墙设计时,应与建筑、园林专业进行沟通,使挡土墙形式与建筑、园林专业要求的外观、质感相致。

10 •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满足防水要求,一般采用S6。

(特殊部位另定)第六节基础方案的比较原则1 •基础形式应安全、经济、可行,根据地质条件及上部结构情况,一般的工程设计院出两个方案报设计管理中心审批,重要的工程在基础论证会上确定。

2 .独立基础:A. 为保证施工质量,独立基础采用阶梯式。

B. 一级框架及特殊情况下的独立基础才设置拉梁,其余不设拉梁。

(兼作底层填充墙基础属例外)拉梁梁高按平均跨度的1/10取值,配筋率一般为0.4%~0.6%,兼作底层填充墙基础的拉梁按实际受力情况计算。

3 .桩基础:A. 同一单元可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桩。

当采用预应力管桩,如桩径为400或500 时,尽可能用大直径少数量的桩替代小直径多数量的桩。

当采用灌注桩,如桩径为800或1000时,尽可能用小直径桩替代大直径桩。

B. 单体工程桩数超过300根或相同地块有后续工程时,建议提前打三根静载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后再进行基础设计。

4. 江南软土地区基础选型:(参考表)5. 北方粘(粉)土或基岩埋深较浅地区基础选型:(参考表)6. 高层剪力墙住宅尽量在轴线下布桩,基础底板应采用承台梁加防水底板。

第七节超长结构后浇带(加强带)问题1 •超长结构应在合理位置设置后浇带(加强带),后浇带(加强带)间距为35~40米;2.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后浇带(加强带)尽量闭合设置;3. 后浇带(加强带)左右800内钢筋不得搭接,且需另设附加钢筋;两侧施工缝用钢板止水;后浇带(加强带)迎水面做防水附加层,后浇带(加强带)用高一各标号砼加一定比例的膨胀剂浇筑。

第八节计算资料1 •设计院应提供PKPM电子模型送设计管理中心审核后方可出图。

2. 计算书应完整,没有进行电算的部分要提供手算资料,如楼屋面荷载取值计算、楼梯梁板配筋计算、天然地基承载力的修正、单桩承载力计算、承台冲剪弯计算、桩顶筏板厚度及配筋计算、地下室外墙强度计算及变形验算等。

3 •计算宏观指标如轴压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也不要有太多富余。

第九节出图要求1. 结构分区应与建筑分区相同2. 结构一定要紧跟建筑的调整变化,保持与建筑的一致性。

3. 立面及节点尽量采用混凝土结构处理,如有必要采用钢结构处理,应绘制节点施图。

4 •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若存在附属钢结构,计算时应充分考虑钢结构传来的荷载,并绘制钢结构预埋件布置图。

有幕墙处要考虑幕墙自重且在施工之前有预埋件布置图。

5. 所有采用预应力结构、钢结构的部分应在整套施工图出图时一并出施工图,不留二次设计出图。

6•楼层标高中应注明出结构标高。

7. 墙、梁、柱上的设备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应出定位图。

8•外围填充墙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必须在结构平面模板图中表示出来。

9•有地下室的工程应单独绘制地下室外墙模板图,并标出穿墙套管的位置及大小。

10. 有地下室的工程应单独绘制底板模板图,并标出排水沟、集水井、水池沉砂槽等的位置及大小,绘制具体结构大样图。

11. 天然基础平面布置图中应说明持力层在几号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多少,修正后fa是多少,对施工有何要求;桩布置图中应说明桩型、桩径、桩长、选用图集号、桩端持力层土层号、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试桩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12. 后浇带应在现浇板模板图中标出具体位置,注明是温度后浇带还是沉降后浇带,绘制后浇带大样,并对施工要求加以说明。

13. 应在合适位置标注沉降观测点。

14. 各工程子项的技术标准及绘图标准必须统一。

15. 图纸绘制应采用国家标准平法图集《03G101-1》《04G101-3》表示。

第三部分材料选用范围第一节墙体1. 承重墙采用MU7.5~MU10 粘土砖或承重多孔粘土砖,M5~M10 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2. 填充墙外墙采用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砖,M5水泥混合砂浆;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水泥混合砂浆。

3. 厨房、卫生间填充墙底部200高为C20素混凝土或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砖, M5水泥砂浆.4. 地下室填充墙采用MU5水泥灰砂砖或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砖,M5水泥混合砂浆。

5. 框架、框-剪、剪力墙、框中筒结构中女儿墙泛水高度以下为钢筋混凝土反梁或C20素混凝土,以上采用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砖,M5水泥混合砂浆。

6. 加气混凝土砌体及材料要求(1)干体积密度为w 7kN/m3⑵砌体密度(容重)8~9kN/m3 (—般取9kN/m3 )⑶内墙砌块强度MU5 (A5.0 ),外墙砌块强度MU5 (A5.0 );⑷内墙100厚砌筑砂浆M5 ( H W2.4m ) , 200厚砌筑砂浆M5 (H <4.4m );(5)砌块墙体拉结:砌块墙体应与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拉结。

拉结方式可采用沿柱或剪力墙的高度方向每隔600mm后植热轧钢筋,直径①6。

钢筋伸入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后植钢筋的锚固为100mm。

第二节混凝土1. 基础:C25~C352. 主体:砖混为C20 ;其余不低于C25 ;多层、小高层的墙柱一般以C25~C30 为主;高层的墙柱一般以C30~C35为主。

第三节钢筋1. 梁、板纵向钢筋首选HRB400 (III)级钢。

2. 基础受力筋、墙柱纵向钢筋首选HRB400 (III)级钢筋;当计算结果基本为构造要求时可采用II级钢筋。

3. 梁、柱箍筋根据计算结果选用I级钢筋或HRB400 (III)级钢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