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茶、酒、咖啡的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有"客来敬茶茶留客"的风俗习惯,有"有宴必有酒,无酒不成宴"的说法。
在西方国家,咖啡、红酒自古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
饮不只是为了解渴,茶、酒、咖啡在餐桌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沟通双方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轻松的谈话气氛。
餐桌上,精于品饮、懂得品饮礼仪的人,不仅做成了事业,也搞好了关系,结识了朋友,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所以,品饮礼仪是职场人士必须要掌握的,它可以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中餐中的酒水礼仪亲朋往来、逢年过节时人们都要举杯畅饮,以增添喜庆气氛。
自古"酒"就有"久""有""寿"的象征,中国酒文化历经数千载而不衰,酒还能在许多场合使老友新朋的关系融洽。
善于饮酒的人,不仅能饮,而且会饮。
职场人员要真正做到善用酒水,合乎礼仪,一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准备酒水如果在宴会上提供了珍品佳酿,请务必把酒瓶拿出给宾客看见。
宴会主人要同时准备多种酒,如红酒、白酒、啤酒等,要为不饮酒的宾客准备好的果汁饮料。
宴会前可将白酒放于冰箱两小时,或放入冰酒器中20分钟。
白酒品质愈好,降温所需时间愈短。
2.酒与菜肴的搭配酒水的主要功能,是在用餐时开胃助兴。
然而欲使酒水正确地发挥这一作用,就必须懂得酒菜搭配之道。
唯有如此,二者才会相得益彰。
不然,就很有可能会是事倍功半,甚至坏人食欲。
若无特殊规定,正式的中餐宴会通常会上白酒与葡萄酒。
因为饮食习惯方面的原因,中餐宴请中上桌的葡萄酒多半是红葡萄酒,而且一般都是甜红葡萄酒。
选用红葡萄酒,是因为红色充满喜气。
而选用甜红葡萄酒,则是因为不少人对口感不甜、微酸的干红葡萄酒不太认同。
通常在每位用餐者面前餐桌桌面的正前方,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三只杯子,自左而右,它们依次分别是白酒杯、葡萄酒杯、水杯。
具体来讲,在搭配菜肴方面,中餐所选的酒水讲究不多。
爱喝什么酒就可以喝什么酒,想什么时候喝酒也可完全自便。
通常,正规的中餐宴会不上啤酒。
在便餐、大排档中,它的身影方才更为多见。
3.斟酒礼仪第一次斟酒要由主人亲自动手,逆时钟方向进行,可从主人左侧的客人开始。
客人喝完第一杯酒后,附近的人可以自由添酒。
如果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应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不要让客人用同一个杯子喝两种酒。
若是服务员来斟酒,你不必拿起酒杯,但不要忘了向服务员致谢。
但如果是主人亲自斟酒时,必须端起酒杯致谢,甚至是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致谢。
也可以使用"叩指礼",即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谢意。
倒酒时瓶口要尽量朝上,避免酒滴漏出来。
斟酒应先给长辈、远道客人或职务、职衔较高者;同一辈分或夫妻之间,应先给对方斟酒,同一辈分成员较多则可以按年龄高低或顺时针方向依次斟酒。
主人为来宾斟酒时,要注意以下四点:当场启封。
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
一视同仁。
要面面俱到,一视同仁,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
注意顺序。
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嘉宾斟酒。
斟酒适量。
白酒和啤酒都可以斟满,其他酒不用斟满。
在正式场合,除主人和服务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
宴席上斟酒时,接受斟酒者应起身或俯身,以手扶杯或作欲扶杯状,以示感谢或恭敬。
对于拒绝斟酒的人,斟酒者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不应该强人所难。
4.敬酒礼仪宴会上先由主人向来宾敬酒,客人、长辈、女士不宜首先向主人、晚辈、男士敬酒。
主人敬酒后来宾要回敬主人,在宴席规模较大时,主人则应依次敬酒,各桌可选一位代表到主人所在的餐桌上回敬。
5.饮酒礼仪喝酒能反映一个人的格调、品位和修养。
每个人酒量都不同,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心情等情况下,酒量也不同。
了解自己的酒量很有必要,在了解的基础上适量饮酒,才能避免在席间失态。
食物是最好的酒底子,喝酒前最好先吃点心,免得空腹喝酒导致酒醉失态。
中餐中的茶水礼仪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
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
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现在,饮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
1.选茶的礼仪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
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另外,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2.饮茶的礼仪礼貌接茶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者长辈为自己上茶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即起身站立,双手捧接,并道:"多谢"。
不要视若不见,不理不睬。
当其为自己续水时,也应以礼相还。
若自己难以起身站立、双手捧接或答以"多谢"时,至少应向其面含微笑,点头致意,或者欠身施礼。
正确端茶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持杯耳。
端无杯耳的茶杯时,则应以右手握茶杯的中部。
而以手端起杯底,或是用手握住茶杯杯口,都让人觉得动作粗鲁,不讲卫生。
文雅品饮在饮茶之时,应当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品尝。
每饮一口茶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
无论如何,饮茶时都不要大口吞咽,一饮而尽,不要喝得口中"咕咚咕咚"直响,茶水顺腮直流。
3.下午茶的礼仪传统上,下午茶是女主人在家招待女性朋友的聚会,是下午接待访客的最重要时刻。
殊不知如今下午茶已俨然成为职场沟通中的一份"甜点",它虽没有正式餐会的那份奢华与气派,但正如一顿饭后甜点,吃起来舒心,少了寡味。
具体时间在企业界,喝下午茶的风气愈来愈普遍,也愈来愈受欢迎,时间可订于下午3点半到5点半间的任一时段。
把握好时机平日里,老板可是不容易随便套近乎的,那下午茶的时间可就得好好利用了,这个时候接触老板既轻松也不会惹来嫉妒。
这时候的谈话是最高效,便于及时掌握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
4.注意事项饮茶的时候,忌连茶带叶一并喝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叶,甚至放入口中食之。
万一把茶叶喝进嘴里,也不要吐出来或是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应该在其他地方吐掉。
茶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只茶杯去折凉茶水,而最好待其自然冷却。
若主人告之所饮的是名茶,则饮用前应仔细观赏一下茶水,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
不要不予理睬,或是随口加以贬低。
不喝的凉茶、剩茶,千万不要随手泼洒在地上。
西餐中的酒水礼仪"无酒不称宴",饮酒可谓是餐桌上的重要活动,可以和菜肴并重。
同样,在正式的西餐宴会里,酒水也是主角。
与中餐的酒水相比,西餐中的酒水要丰富得多,有关酒水礼仪也有多方面的要求,每一个商界人士有必要做些了解。
西餐宴会中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为餐前酒、进餐酒、餐后酒等三种。
它们各自又拥有许多具体种类。
1.餐前酒法语叫做开胃酒,英语叫做开胃品,意思都是"增加食欲的东西"。
显而易见,它是在开始正式用餐前饮用的,或在吃开胃菜时与之配伍的。
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餐前酒因国而异,各国经常喝的餐前酒分别如下:美国--鸡尾酒、威士忌、啤酒。
日本--啤酒、威士忌、鸡尾酒、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威士忌、马丁尼。
英国--葡萄酒、威士忌、鸡尾酒、啤酒。
俄罗斯--伏特加、葡萄酒。
2.进餐酒进餐酒也称佐餐酒。
毫无疑问,它是在正式用餐期间饮用的酒水。
西餐里的进餐酒均为葡萄酒。
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等。
在正餐或宴会上选择进餐酒,有一条重要的讲究不可不知,即"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
这里所说的白肉,即鱼肉、海鲜、鸡肉等。
吃这类肉时,须以白葡萄酒搭配。
这里所说的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等。
吃这类肉时,应配以红葡萄酒。
鉴于西餐菜肴里的白肉多为鱼肉,故这一说法有时又被改头换面地表述为:"吃鱼喝白酒,吃肉喝红酒"。
其实二者的本意完全相同。
不过,此处所说的白酒、红酒,都指葡萄酒而言。
3.餐后酒法语、英语叫做消化酒,是帮助消化的意思。
最常见的餐后酒是利久酒,它又叫香甜酒。
最有名的餐后酒,则是有"洋酒之王"美称的白兰地酒。
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酒精浓度大约是42°或43°,代表性的有法国科涅克地方产的白兰地。
其实,上述区分也是十分不严格的,往往一种酒是不太容易区分其是餐前酒、进餐酒或是餐后酒的。
因为,有时候它既有可能是餐前酒,也有可能是进餐酒。
在一般情况下,饮不同的酒水,要用不同的专用酒杯。
在每位用餐者桌面上右边餐刀的上方,大都会横排放置着三四只酒水杯。
取用它时,可依次由外侧向内侧进行。
在它们之中,香槟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品饮咖啡的礼仪正式的西式宴会,咖啡往往是"压轴戏"。
而一些正式的西式宴会一般在晚上举行,所以在宴会上喝咖啡通常是在晚上。
不过为了照顾个人的嗜好,在宴会上上咖啡的同时往往也会备上红茶,由宾客们自己选择。
职场人员在喝咖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
主要是在饮用的数量、配料的添加、喝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多加注意。
1.饮用数量喝咖啡的具体数量,在正式的场合,商界人士要注意两点:杯数要少商界人士在正式场合喝咖啡,它只是作为一种交际的陪衬、手段,所以最多不要超过三杯咖啡。
所谓"过犹不及",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可而止"。
入口要少喝咖啡既然不是为了充饥解渴,那么在喝的时候就不要动作粗鲁,让人发笑。
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或是大口吞咽,搞得响声大作,都是失礼的。
2.配料添加有时根据需要,可自己动手往咖啡里加一些像牛奶、糖块之类的配料。
这时候,一定要牢记自主和文明这两项添加要求。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如果某种配料用完,需要添加时,不要大呼大叫。
另外,不要越俎代庖,给别人添加配料。
替别人的咖啡添加配料纯粹是多此一举的行为。
给咖啡加糖时,如果是砂糖,可用汤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如是方糖,则应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汤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
如果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有时可能会使咖啡溅出,从而弄脏衣服或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