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旅客服务.ppt
责以及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组建了交通运
输部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体制
数字看发展
客运量2.3亿人 ,总周转量 427亿吨公里
客运量8594万 人,总周转量 165亿吨公里
客运量343万 人,总周转量 4.29亿吨公里
客运量2年 1980年 1978年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六、飞机注册编号
字母+四位数字编号 • 字母B:指定中国使用 • 第一个数字:飞机的驱动方式 • 第二个数字:机型 • 第三、四个数字:飞机的序列编号
飞机退役、失事或报废后,编号作废,永远空缺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七、代码共享Code Sharing
运输业的四个要素:运输线路、运输工具、运输场站、 通信设备。
运输业是公共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运输业是连接社会各方面的纽带。
运输业的特征
运输产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 运输生产与消费是同一过程 运输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先行行业 各种运输方式间可相互替代
第二节 航空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交通运输部
第四阶段(2002至今) 200国2资年委,中国民行业航管理业再次民民航航进局局行重组
省市自治区
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联合重组,组行业成六大集团公
中 国 航 空 集 团 公 司
司空集民机2200东方航空集团公司:集团航场0048中团公政实年年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国公司府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航司、监属中整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公司空、中管地国合集中国机管当了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团国航构理选原公民空改国交司航器革际通地区空管局、信材民部东息进航、方集出组原地区管理局航团口织中空公集第国集司团一民安监团、公理用管理办公中司事航司国国空机场、航总南空局方油的地方航空公司航料职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体制
旧中国时期
冯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 1910年清朝政府向法国买进一架“法曼”双翼机,并
在南苑开辟了飞机场,这是我国拥有的第一架飞机和 首座机场 1913年在南苑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 1919年北洋政府交通部成立了航空事宜处,后改为航 空署 1929年中国航空公司成立
例如:以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货机 为例,它执飞新加坡经我国厦门 到美国芝加哥的航线,并在厦门 拥有装卸国际货物的权利。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九、航权
第六航权:桥梁权。 某国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境外两国或地区间载运客货 且中间经停其登记国或地区的权利。 例如:LON—PEK—SEL,CA将源自英国的旅客运经北京 后再运到韩国。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九、航权
第一航权 :领空飞越权 在不着陆的情况下,本国飞机可以在协议国领空上飞 过,前往其他国家目的地。 例:BJS—SFO,中途飞越日本领空,那就要和日本签订 领空飞越权,获取第一航权,否则只能绕道飞行,增 加燃料消耗和飞行时间。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3、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指一定时间内空运企业运输生 产的总产量,是运输量和运输距离的复合指标。 • 旅客周转量(客公里)=∑(旅客运输量(人)*旅客 运输距离(KM)) • 旅客周转量(吨公里)=∑(旅客运输量(人)*旅客 运输距离(KM))*0.075(0.09) • 货邮周转量(吨公里)=∑(货邮运输量(吨)*货邮 运输距离(KM)) • 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五、航班号
国内航班号 • 航空公司二字代码+四位阿拉伯数字 • 数字组成:航空公司基地(1位)+终点站(1位)+ 具体编号(2位)
国际航班号 • 航空公司二字代码+三位阿拉伯数字 • 数字组成:航空公司基地(1位)+具体编号(2位)
单数为去程航班,双数为回程航班
B
600
200
200
O 200
200
200 C
A
800
O
600
C A
600
O 600
600
C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一、航线
航线的开辟 • 一般为在原有航线的基础上增加新航线; • 客观的需求情况; • 开航的可能性; • 经济效益的预测。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二、飞行方式
第五节 民航运输生产指标
数量指标
4、机场客货吞吐量:指一定时间内由空运企业承运的 进出某机场的旅客、行李、邮件和货物的数量,包括 全部出港运量和全部进港运量。
5、机场起降架次:指一定时间内中外空运企业的航空 器在某一机场起飞和着陆的次数,不包括训练和熟练 飞行等非商务运输性质的起降次数。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体制
新中国时期
第二阶段(1978—1987) 1980年,中国民航政企合一,中国民航局既是主管民
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名义直接经 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体制
新中国时期
第三阶段(1987—2002) 1987年,中国民航开始实行政企分离改革 成立了六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 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和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 个地区管理局 1990年以后,陆续成立了中航油、中航材、中航信以 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国务历院 史和管理体制
新中国时期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体制
新中国时期
第一阶段(1949—1978) 1949年成立民用航空局,随后,中国航空公司的总经
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的总经理陈卓林一起发起了” 两航“起义归国 1958年,民用航空局由空军划归交通部领导 1960年,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1962年,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 为国务院直属
航空运输的特点
运输速度快 运输路线短 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灵活性大 舒适、安全 载运量小 营运成本高 受天气限制大
第二节 航空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航空运输的作用
节约旅客在途时间,缩短货物的流通过程 促进国际交往和国际旅游 促进经济发展 承担特殊任务运输
定期飞行 • 班期飞行 • 加班飞行
不定期飞行 • 包机飞行
定期与不定期飞行的区别:是否对外公布运价和班期。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三、航班:根据班期时刻表,飞机由始发站起飞, 按照规定的航线,经过经停站至终点站或直接到 达终点站作运输生产飞行。(去程和回程航班)
四、班次: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以一周计算)飞 行的航班次数。
第五节 民航运输生产指标
2、平均运程:指平均每位旅客或每一吨货邮被运送的 里程,是根据报告期客、货周转量和运输量的统计资 料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 • 旅客平均运程(KM)=旅客周转量(客公里)/旅客 运输量(人) • 货邮平均运程(KM)=货邮周转量(吨公里)/货邮 运输量(吨)
第五节 民航运输生产指标
数量指标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九、航权
第七航权 :完全第三国运输权 本国航机可以在境外接载乘客和货物,而不用返回本 国。即本国航机在甲、乙两国间接载乘客和运载货物。 例如:LON一PAR,由德国LH承运。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九、航权
第八航权 :国内运输权 本国航机可以到协议国作国内航线运营。
第九航权 :国内运输权 所谓第九航权是指上述第八航权分为连续的和非连续 的两种,第八航权所谓“cabotage”,只能是从自己国家 的一条航线在别国的延长;第九航权所谓的"full cabotage",可以是完全在另外一个国家开设的航线。
第五节 民航运输生产指标
数量指标:表示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在数量 方面应达到的要求,通常用绝对数表示。
九、航权
第二航权 :技术经停权 本国航机可以因技术需要(如添加燃料、飞机故障或 气象原因备降)在协议国降落、经停,但不得作任何 业务性工作如上下客、货、邮。 例如:SHA—CHI,由于飞机机型的原因,不能直接飞 抵,中间需要在ANC加油,但不允许在ANC上下旅客和 货物。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机场旅客服务
机场旅客服务
国内客票销售 值机业务 行李运输 配载
第一章 民航国内运输概述
第一节 运输业的性质 第二节 航空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节 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体制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第五节 民航运输生产指标
第一节 运输业的性质
运输业的性质
第四节 民航运输生产基础知识
A
200
一、航线
航线的结构形式
• 城市对式:从各城市之间的客流和货 B 流的需求出发,建立城市与城市之间 直接通航的航线和航班。
• 城市串式:一条航线由若干段组成, 航班在途中经停获得补充的客货源, 以弥补起止航站之间的运量不足。 B
• 中枢辐射式:以大城市为中心,大城 市间建立干线航线,同时以支线航线 形式由大城市辐射至附近各中小城市, 以汇集和疏散旅客与货物。
如:航空运输量、平均运程、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机 场客货吞吐量、机场起降架次等。
质量指标:表示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 益指标,通常用相对数表示。
如:航班客座利用率、航班载运率、飞机利用率、飞 机生产率、航班正常率等。
第五节 民航运输生产指标
数量指标
1、航空运输量:指一定时间内空运企业使用航空器承 运的旅客、行李、邮件、货物的数量。 • 不考虑运距;换乘航班另计算运输量;旅客运输量 可折算成重量,国内一个旅客75Kg,国际航班9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