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焚烧炉施工方案1.1.1编制依据WSA工厂构筑物及设备的工程服务和交货工程项目的询价文件;《管式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6-87、SHJ506-87);《石油化工管式炉碳钢和铬钼钢炉管焊接技术条件》(SH3085-97);《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工程及配件安装工程技术条件》(SH3086-9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焊接H型钢》(YB3301-92);《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HGJ201-8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15-96);1.1.2工程概况本H2S焚烧炉H102是装置中关键设备,几何尺寸为φ4200×14000,材质16MnR,筒体重24t,金属组合件总重30t,需在现场预制并安装。
1.1.3施工准备1.1.3.1人员准备1、焚烧炉是装置关键设备,因此应安排我公司有大型工业炉安装经验的专业队伍来承担此项工程。
2、安装必须有完善的质保体系,人员落实,提前到位,职、责、权分明,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业炉施工管理经验;3、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包括进行结构焊接的焊工),焊工合格项目应覆盖所有材质的管子、结构的焊接,这一切必须在施焊前按规范要求完成取证工作。
1.1.3.2技术准备1、各专业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学习炉子安装的有关规范及要求;2、在开工前应要求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施工图和进行图纸会审;3、施工技术人员在熟悉各种有关的技术资料后,应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前详细地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1.3.3现场准备由于该焚烧炉是新建的,需提前预制,以便在冬季前完成全部安装工作;我们将在业主划出的施工临设区内设施开展前期的深度预制工作。
1.1.3.4机具准备由于本炉安装过程中需进行大型组合件的吊装,故机具准备采用50吨吊车完成。
1.1.4总体施工方案1.1.4.1施工原则根据本炉结构特点,炉子安装工作按施工时间可分为地面预制组对与安装两大阶段。
预制深度原则上必须满足安装工期的要求,而且在保证能够运输、在机具吊装能力及结构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大组合重量,以加快施工总进度,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炉子的全部安装工作。
1.1.4.2施工工艺顺序1.1.4.3材料检验及基础验收1.1.4.3.1材料检验1、设专职材料人员对到货设备及材料进行管理,先检查外观,再根据装箱单清点数量、规格、尺寸、随箱质量证明资料等;2、接收的设备或材料应根据材质、规格按顺序存放,并及时进行标识,质量证明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3、设专门库房用作小零部件的存放;4、请理化人员对合金钢部件按规范进行复验;5、审查质量证明文件记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6、保存好检验记录。
1.1.4.3.2基础验收及处理基础验收由技术部门组织安装、土建(跨单位的还应由甲方现场代表参加)有关人员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程序如下:1、检查土建提供的基础施工记录及其实测的各种数据,至少应包括砼标号、土建测量基准点、外形尺寸、中心线、标高、预埋螺栓顶部标高及螺栓中心等各项偏差。
2、外观检查:有无蜂窝、麻面、裂纹,表面是否清理干净,螺母及垫圈是否齐全。
3、对基础的各项尺寸、标高、强度(由专检人员测量)等进行实测实量,将复测结果与土建资料进行核对,以检验其真实程度。
4、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基础处理1、基础表面应清理干净,放置垫铁的位置应铲平,其余地方应铲出麻面,地脚螺栓的油污也应清理干净。
2、划出立柱安装的辅助中心线及钢架立柱底板的轮廓线,用红铅油在基础上作出标记。
3、放置好垫铁,并用铁水平初步找平,定出垫铁大致高度。
1.1.4.4钢结构的预制安装1.1.4.4.1施工程序:1 钢结构予制生产准备→材料验收→原材料矫正→原材料打砂防腐处理→放样、号料→零部件编号标记→下料→制孔→组对焊接→矫正→构件预拼装→出厂交安装2 钢结构安装安装前基础验收→成品、半成品构件及材料验收→锅炉柱子,梁分片组装→吊装→找正后固定→交工验收1.1.4.4.2主要施工方法:1原材料验收:钢材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
材料代用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
2钢材的矫正a 钢材变形超过允许偏差时,须在划线、下料前进行矫正。
b型钢的矫正首先采用机械方法,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辅助矫形。
用机械方法不易矫正时,可采用火焰矫正法。
局部突变形,可用火焰加热,用手锤进行矫形。
C 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得冷矫正和冷弯曲。
d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根据钢材性能确定,但不得超过900,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缓慢冷却。
e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应符合规定,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3放样、号料及下料a按制造图及技术要求在放样平台上以1:1的比例放出大样,以确定钢结构的制作形状、加工尺寸和各构件的相互位置.b样台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刚度,以防大样图走形。
样台不平度应小于2/1000。
c放样所用量具均应与号料、检查所用量具统一校对,达到计量标准。
放样所用石笔、粉线的划线宽度不要超过1mm,最好用划针,以保证其准确性。
d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e在量取长度方向上的连续尺寸时(如螺栓孔位置尺寸),要以一端为基准点,而不要分段测量造成积累误差。
f样板按大样图进行制作,样板要写清楚其构件编号,注明螺栓孔位置、数量及孔径等有关数据。
书写的字体要工整且不易涂掉。
g型钢下料在带锯机上进行,型钢截面的最大尺寸大于500mm的构件,可采用气割,然后用砂轮修磨其加工面。
h连接板、节点板、筋板等板材,板厚小于等于20mm的板材用剪板机下料;板厚大于20mm的板材用半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
下好料后要进行矫正,边缘处理后再转入下道工序。
i钢板和型钢切割应尽量采用机械切割方法。
如采用气割时,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4制孔a用制造好的钻模对构件进行模钻,以保证构件孔距的相互尺寸的准确性。
b型钢构件上的螺栓孔,划线时划出其螺栓孔的中心线,并标示出其模板号。
钻孔时,用其对应的模板对正中心线,压紧后即可开始钻孔。
c节点板、柱底板等板类构件,相同规格的构件可以将数块构件叠在一起对正,将其对应模板放在最上面,对正压紧后钻孔。
d孔径大于50的构件可先用钻床钻φ50的孔,然后在钻床上装上镗刀,将孔镗至需要尺寸。
5基本构件预制:a主要承重梁,柱应选用整料制作,如需拼接必须取得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并根据构件受力情况确定拼接接头地位置及型式。
b槽钢组合件横截面的允许偏差为:截面宽度b b≤300 允许偏差为0+2.0b>300 允许偏差为0+3.0两槽钢之间高度方向的错位Δh≤250 允许偏差为 1.0 h> 250 允许偏差为 2.0c角钢或扁刚组焊法兰其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d所有阀门,仪表和接管的开孔,应符和设计文件要求。
予制时开孔位置的允许偏差为正,负10.0mm..6框架的预制:a立柱长L的允许偏差为:当立柱长小于或等于8米时为正,负3.0mm;柱长大于8米小于或等于16米时为正负6mm;柱长大于16米为正负8.0mm.立柱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柱长的0.1/100且应满足下列要求:当柱长小于或等于8米时,不大于5.0mm;当柱长大于8米小于或等于16米时,不大于12.0mm;当柱长大于16米时,不大于20.0mm;.b两相邻立柱轴线间距离d的允许偏差:当间距小于或等于5米时为正, 负3.0mm;当间距大于5米时为正负5.0mm. 总间距的允许偏差:当总间距小于或等于5米时为正, 负5.0mm;当总间距大于5米时为正负8.0mm。
c两立柱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柱长的0.1/100,且不大于5.0mm.d梁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长度的0.1/100,且不大于8.0mm.e底梁的位置的允许偏差为正,负2.0mm.;.炉膛上下梁间距的允许偏差为正,负5.0mm;。
管板安装梁间距的允许偏差为正,负 3.0mm;。
其它横梁间距的允许偏差为正,负4.0mm。
梁与梁之间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长度的0.1/100,且不大于5.0mm.f框架平面内两对角线之差及框架结构空间两对角线之差,均不应大于10.0mm。
7组对a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b节点板与梁、柱的组对一定要严格按施工图所示的位置定好位,大样要按照1:1的比例放样,组对时按线认真组对。
c设备结构上有固定地脚螺栓孔的构件,应预组装在一起划上其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再卸开进行钻孔工作。
d柱底板的组对焊接要保证底板与柱的垂直度。
8焊接a焊接工作由合格焊工按照焊接工艺进行。
b焊接工作是在各连接件组对点焊固定后,放在焊接架上进行的。
c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
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
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d带端面板横梁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可制作胎板,将胎板用螺栓与端面板紧固在一起后再进行焊接。
e节点板与梁、柱等的焊接可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如采用合理的焊接电流和选用对称焊法,分段退焊法等方法来防止焊接变形。
f焊接均采用手工电弧焊,并均为连续焊。
9零部件标识与存放a编号工作要运行在施工的全过程。
从号料开始,就要把构件所在的管架号和结构号、构件的详图号,构件的编号、数量、有关尺寸等全部标明在构件上。
b标记可用油漆工整地写在构件的不易磨损处(如型钢的腹板上),标记要清楚明了,便于安装者查找。
c构件要按区、管架号和结构号不同,种类不同,成品构件和半成品构件不同而分开存放。
d存放时要排列整齐,且不可堆积太高,分层存放时要多加支点,以防产生永久变形。
10钢结构的安装a 钢结构基础必须认真检查验收合格,并应有复验报告。
b对进入现场的钢结构件,在组装前、后,检查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按照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不合格品,必须处理合格后方可安装就位。
c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高空作业,保证安装精度,采用片状框架地面扩大拼装,整体吊装的方法。
d为防止构件组合体在吊装翻转时产生变形,应采取加固措施。
e管廊架的安装,可把管架分成小框架预组装,如可按照截面图把对应两根柱子和第一层主梁组装成“门”式框架,吊装就位初步校正并固定后,再安装其他构件(主梁除外)。
第一层管道铺设后,再安装第二层主梁,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