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5、春秋战国时期盛行“( )之乐”。
第10课: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 。孔子的主要思想:
提出“( )” 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其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
为《
》一书。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其主要思想是:
(
)。他的学说记录在 《
》
里面。
3、孟子——儒家。主要思想:①(指出春秋无义战 );
)
(
)。(
) 是春秋时期 第一个霸主 。
他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3、楚晋 争霸在春秋时期最激烈。其中有 (
)
大战。
4、战国七雄:( )、 ( )、( )、( )、
( )、( )( )三家分晋:( )、
( )、( )
5、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
战。公元前260年,( )、( ) 之间发生
4、由于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的暴政,导致商汤灭夏,
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5、商朝又称为 (
)朝 。因为商王 (
)迁
( )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
界上的大国。
6、由于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的暴政,导致 (
)
伐纣 ,商朝灭亡。后来周武王建立 (
),
定都镐。
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
),这是西周成为
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 (
)房子,挖水
井,饲养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
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 黄河流域,
体现的是( )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 ( )制 石器,种植 ( ) ,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 (
) 房子;制彩陶;饲养动物、使用来自弓箭 、打猎捕渔;已会纺线、织布、
一个强盛国家的主要原因。西周的等级制度:( 天
子 ) → ( 诸侯 ) → ( 卿大夫 )
→( 士 ) )(统治阶级) → ( 平民 )
→( 奴隶 )(被统治阶级)。
第6课: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是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有
(
)(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有
“(
)” 的美称。
4、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
) 支持
下开始变法。
★ 变法的内容:
①
);
②(
);
③(
)。
★ 变法的意义:
(
)
5、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封建社会时期。( )
阶级 和 ( )阶级 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9课:
1、文字的演变:
( )文(商朝)→( )文(商周)→( )(西周晚期)
) 反击匈奴,夺取河
套地区,修筑了西起 (
),东到( )的长城。
第12课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
包括:①徭役、兵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
④秦二世的暴政。
2、公元 前(
)年,( )、(
) 在大泽乡发
动起义。但失败了。陈胜、吴广起义是 中国历史上第
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
第5课:
1、约公元前2070年,( ) 建立 ( ),这是 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王朝。我国开始进入( )社会时期。
2、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 )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国
家机构,是 (
) 压迫 奴隶 和平民的工具。
制衣。
第3课:
( ) 和 ( ) 都是生活在 ( )流域 的两个著名的
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后来,黄帝和炎帝结成
联盟,在涿鹿打败(
)。从此,这两个部落结成
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
)。
黄帝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
黄帝也被称为“(
)”。
(
)的“禅让”。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和(
)。
2、在 (
) 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做
“(
)” 文化。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
) 的国家。
4、夏、商、西周是以 农业 为主的社会。(
) 是主要
的劳动者,过着悲惨的生活。
第7课:
1、公元前770年,(
)东迁洛,史称“(
)”
东周分为 (
)和(
) 时期。
2、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
)(
→( )(战国)→( )、隶书(秦朝)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2、今天的农历,又叫“( )”。( )朝的历法一年分为12
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
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
(
)的“四诊法” ,一直被中医沿用。
4、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其代表作是 《 》。
第1课: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其生活距今约
(
万)年,在(
)省(
)县发现。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
人还保留着( )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 (
)制石
器,使用 (
),过着( )的生活。
4、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的。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 ( )制石
器,但已掌握 (
)技术;使用 ( )取火;用
( ) 缝制衣服;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 ( )关系结合
起来的 ( )。
第2课:
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
体现的是 (
) 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用(
) 耕地, 种植 (
) ,我国是世界
(
) ,赵军大败。从此,(
)。
第8课: 1、(
)时期,我国开始出现 铁农具 。到
(
)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出现了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
一步推广。牛耕是(
)史上的一次革命。
3、都江堰:由战国时期蜀郡太守 (
)在( )
江中游 主持修建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
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因此 (
②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③提出要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
4、韩非——(
)家。主张改革,提倡法制,提出建
立(
)的封建国家。
5、孙武——兵家。著《
》。军事格言: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第11课
1、经过 (
) 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
军的进攻,秦统一六国成为不可抗拒的事实。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 的 封建 国家是
(
)。(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在咸阳)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①、创立了一套
(
)的(
)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
(
) ;在中央设 (
)(
)( )
在地方推行 (
)。②、统一文字为
(
)、货币为统一使用(
)
钱)、度量衡。③、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
)”。④、北筑(
),南修
( )。秦始皇命大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