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导学案制作人:董兴波刘根久2015、10、20一、[温故知新]:1、庆祝民族节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3、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如何进行交流?二、[本节考点展示]:三、核心考点解读(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思考探究一:眼下许多新人热衷中国传统婚礼:八抬大轿迎娶,新郎新娘要叩拜天地、高堂,还要夫妻对拜,再要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新人的床上要撒些吉祥之物,还要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新人在婚礼上要互打同心结等,同时,婚礼还将传统艺术融入其中,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耍滚灯,热闹非凡。

与时下普遍流行的西式婚礼相比,中国传统婚礼别有一番韵味。

(1)请将材料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分一下类。

(2)当前,传统婚礼受热捧,传统艺术融入到婚礼中并受到青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思考探究二:时下,国学热在各地方兴未艾,诵读经典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发行,更是开启了一条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新路。

教材包括《弟子规》《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同时还加入了《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的精粹内容,这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能帮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进课堂,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二)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怎样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⑶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⑷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①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选择、传递)。

②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思考探究三: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

但是中医学缺乏清晰的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

特别是在19世纪30年代,西方医学引入中国,由于近代西医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在中国普及。

而中医自近代以来却在劣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其作用受到质疑。

时下甚至有人指出,要让中医退出国家的医疗体系。

(1)对几千年形成的中医中药我们能全部抛弃吗?为什么?(2)你认为我们面对几千年形成的中医中药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呢?为什么?综合提升探究(四)---选做题德政千秋,孝行天下舜帝被后人誉为百孝之首、道德之祖和文明之元,同时也被尊称为“德圣”、“孝祖”。

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代表的五教理念和以明德思想为代表的德政思想是舜文化的基本内涵,这些重要的思想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2013年5月6日,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为主题的公祭舜帝金秋大典暨第四届中国·运城德孝文化节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舜帝陵景区古柏广场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及社会各界群众近万人在此公祭虞舜圣帝。

本届中国·运城德孝文化节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举办了德孝论坛、德孝歌曲征集、专辑推广、老年人才艺大赛、德孝楷模、孝顺媳妇评选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和德孝实践,深入挖掘舜帝德孝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途径,广泛弘扬了德孝文化,使德孝文化进一步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1)结合材料,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就德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1)请将材料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分一下类。

答案传统婚礼中的一系列活动属于传统习俗;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等属于传统文艺。

(2)当前,传统婚礼受热捧,传统艺术融入到婚礼中并受到青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答案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婚礼、相声、京剧等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婚礼的习俗、京剧、相声等都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符号。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进课堂,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错误。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②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对待。

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几千年形成的中医中药我们能全部抛弃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全部抛弃。

中医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宝贵的医学财富。

(2)你认为我们面对几千年形成的中医中药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呢?为什么?答案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要把握好中医中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完全抛弃,而应该批判地继承中医中药,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结合材料,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德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历经数千年,其五教理念和德政思想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德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德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结合材料,就德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德孝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②继承德孝文化,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另一方面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德孝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