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诚信
其实诚信本身无所谓大小,我想说的小诚小信,是在细小事情上表现的“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行为。
芸芸众生,兼济天下并非人人都有机会,独善其身却是你我天经地义的责任。
而诚信,肯定就是你我独善自身过程中,最不容小觑的品质。
古往今来,有关大诚大信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有很多佳话为人们津津乐道。
商鞅南门立木促进了变法的推行,蔺相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才有了完璧归赵的典故;道德模范郭初辉67载为烈士守墓,用一生来致敬英灵;信义兄弟孙长林、孙水林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生死接力,守护“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条……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不会有影响时代的壮举,没有为后人乐道的事迹,没有关乎大信大义焦灼的选择,甚至都没有拾金不昧的机会。
但大部分人都会有同事邻里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经历,会有亲朋好友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来往,也会有努力完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言
行。
或者,及时送还小卖部两三元的欠款,与快递小哥关于单号和快递费口头约定,集赞就送礼品的商家推广……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身上发生。
如此说来,诚信,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榜,更是你我触手可及的“鸡毛蒜皮”。
它就在你我身边,而且曾经或许做到过,或者一定做到过,只是不记得了,或者自认为那些不足挂齿。
但每一次的诚信行为,都会留给自己一份心安,留给别人一点宽慰,进而给社会正能量增加一点点积极的养分。
这又何尝不是在一点点去完善自我,进而成就一个大写的自己呢。
不取他人院外之梨的“我心有主”是小诚信。
古时,许衡与一帮朋友在路上走,忽然发现路边有棵梨树。
此时天气炎热,大家口渴难忍。
别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正襟危坐。
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反正已没有主人了。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反观当下,春风习习,垂柳依依,公园里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孩童嬉闹,鸟儿鸣,一派好春光,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可是,个别人的行为却大煞风景,她们为逞口舌之欲,在公园里折柳枝,捋柳芽,装柳芽的袋子满了,柳树却伤痕累累。
一地的残枝败叶与春之生机极不协调,任意摧残公共景观树与不取他人院外之梨的“我心有主”极不相称,折柳之举与当今社会倡导的文明之风相悖而行。
每每看到“关爱环卫工人”“赞扬城市美容师”“文明行动,从我做起”……的文章,不少人都会积极转发接力,一并带着情真意切的呼吁。
可是转眼间,手头的烟头随意一丢,自然流畅,车窗抛物,摇窗就扔,动作也是娴熟。
不知道,诸如此类的言行,他(她)在某一个瞬间会不会懊恼,自己已然违背了所谓内诚于心的信条,再看自己转发的文章和不容置疑的呼吁,会不会觉得耳根发热。
现在不少家长效仿曾子杀猪,为孩子承诺的事,一定做到,美其名曰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习惯,让孩子相信自己。
可是,为兑现周末带孩子游玩的诺言,谎称家中
有事,缺席单位组织的公益活动,这样的诚信教育意义究竟何在,或许,仅仅这一次,就让孩子对诚信二字产生了“问号”。
亦或许,早在上午刚辅导完孩子关于尊老爱幼的作文,下午就对拾荒老人恶语相向之际,孩子已然感受到所谓“诚”的别样“风味”。
诸如此类的行为,无关大善大恶,不影响职场升迁,甚至都算不上道德的范畴,只是无人监督下能否自我约束坚守原则的选择,也只关乎叩问内心是否心安与坦荡。
但是,还有一个词叫潜移默化,还有一种影响叫人格魅力。
鸿踏雪泥,事行有迹,每一件让人发自内心赞许的小言小行,必定会在与人相处中留下余香,沁人心脾,欲效之而行,也必定会在成就大我的过程中善行善成,魅力自生,让人倾心相交。
所以,即使独善我身,诚信亦当时刻铭记,济已,济他,推而广之,或许就能达而济天下了。
张龙梅
2018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