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中国画教案

走进中国画教案

篇一:走进美术教案1

厚德树人 笃学致用

******************************************************************

遵义师范学院(教案)

教案题目: 走进美术

系 别 美术学院

专 业 美术教育学

年 级 10级

姓 名 杨贝

学 号 10411202009

指导教师 古玉

时 间 2013年3月

走近美术(教案 )

一、课 题:《走近美术》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知识。

三、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优秀美术作品的图片及ppt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图片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以及其艺术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欣赏的入门知识以后学生能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分析各种美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学会初步鉴赏各类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以及审美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中的国画和油画及其艺术特点和区别。 难点: 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进行初步鉴赏各类美术作品

七、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比较法、提问法,等。

八、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贝,大家可以叫我杨老师。这学期将由我担任大家的美术课老师,首先恭喜大家升到初一,到了新的学校,结交了新的朋友。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学的开心,玩的愉快!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美术吧!

1、导入: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美术课是什么样的呢?对我们小学已经接触到了美术课,学习了绘画,手工制作,剪纸等等,美术=绘画吗?想不想知道美术到底有哪些分类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归纳一下吧。

美术的主要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八个主要门类。下面就有老师一一给你们讲解一下。

打开课本第2页,(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

(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精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2、《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

象空间。

3、今天我们就《走近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

(1)、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是指用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墨和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

a、从材料上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

b、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

c、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d、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如《粒粒皆辛苦》和工笔《鸳鸯戏水》。(比较两幅画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打开书第3页,欣赏一下工笔画《玉兰黄鹂》与写意画《粒粒皆辛苦》对比一下,比较表现技法有什么不同?

(2)、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主要画种,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画种。用松节油等快干油调和颜料化成的,一般多画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其特点是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的表现对象,达到丰富飞色彩效果。

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讨论:对比和《父亲》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董希文:绍兴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萌生了创作的激情。董希文的创作手法十分大胆,将领导人集中放在左侧,中间是毛主席,右侧是宏大的游行队伍。领导人和群众一多一少,一虚一实,更好突出了节日气氛。色彩上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3)、水彩画:广义的讲,用水调和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都叫水彩画。主要是以静物、风景为绘画对象。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的变化。

欣赏版画作品《鲁迅》,鲁迅是最早将西方的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的。鲁迅是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刺向敌人的胸膛,好比一位英勇的战士,作者在创作时,用直线条或尖锐线条来表现鲁迅的战斗性和饱经沧桑之感。

(5)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这有一些图片,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取一下。(发东西)

好了,东西都到手了,先打开看一下百宝箱里有什么?对啊,漂亮的图片。后面有一份小试卷,按照要求把相应的图片贴在符合的条件的后面。时间为10分钟,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吧!

时间到,由小组代表将你们的作品拿上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聪明!

好了,我么一起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绘画,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表现手段,在平面上创造艺术形象或表现某种氛围、情调,表达情感或传递信息一个丰富多彩的美术门类。

从呈现的形态讲,可分为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

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 其中,中国画又因为表现技法不同又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

4、作业:收集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进行分类,每个类别至少有五个作品名称。

5、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美术的主要门类,油画、国画的特点和区别,美术的主要门类有八种,以后我们会继续学习,今天你学到的什么呢?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初步鉴赏美术作品。热爱美术,热爱生活。

九、板书设计:

篇二:中国画教案

中国画——丝瓜画法

执教:兴化市实验小学仇越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水墨,彩墨画法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国画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2、学习中国画写意丝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大提斗笔)}、调色盘、纸杯、毛毡、a4生宣纸。

2、教师用具:文房四宝一套、丝瓜范画一张、步骤图一张、吸铁石若干。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瓜果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笔墨技法和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紫藤和螃蟹等种类,今天,老师准备来教同学们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丝瓜。(板书解题:中国画——丝瓜)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丝瓜什么时候成熟吗?(指名回答) (——它是夏季的时候成熟)

(——炎炎夏日,碧绿碧绿,大大小小的丝瓜吊在浓浓的绿荫里,显得分为美观。丝瓜的末端一朵朵的小黄花,像天幕上的星星一样分外吸引人。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上有很多大画家就喜欢画丝瓜,不仅因为它适宜国画的水墨表现 ,而更在于它负载着一片浓浓的田园诗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丝瓜的画法吧!

2、读画

丝瓜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田间地头,超市菜场都能看

到。今天我们就来 学一学齐白石老先生画的丝瓜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丝瓜图,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瓜叶、瓜身、藤蔓、瓜花)。再看看瓜叶有什么特点?瓜身又有什么特征?藤蔓呢?(——瓜花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圆圆头的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齐白石老爷爷的《丝瓜图》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中锋蘸藤黄点花瓣,再换斗笔侧锋画出瓜叶,未全干时狼毫笔勾出叶脉,长锋笔画藤

③写意蔬果的技巧特点

写意蔬果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丝瓜”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丝瓜的花和叶,均需藤蔓撑托,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瓜身,后穿藤蔓。而后添叶,也可先画丝瓜,次画叶,最后穿藤蔓。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藤蔓: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

③画丝瓜:先用毛笔饱翠绿色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中锋一笔画出,局部可以补笔。 [画后板书](出示分步步骤图)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蔬果画的最基本的技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2丝瓜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

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五笔画叶)

画瓜身:斗笔蘸翠绿,中锋由上而下顺势画出。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丝瓜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丝瓜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篇三:走进美术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