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应用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应用


复苏液的选择
赵中江等通过临床证实了小剂量高渗盐水复苏可 以减轻未控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值得临床推广。彭祝君等研究指出,早期应用高 朱红军等通过实验研究也证明,高渗氯 渗盐水能降低重度颅脑损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病 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于创伤失血 人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性休克病人是安全、有效、可靠的。
输液量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 1802±313 传统液体复苏组 2790±536 治愈率 83.9% 71% 病死率 16.1% 29%
11/13/2018
血液乳酸的正常值为12mmol/L,其水平的高低能直 接反映机体的无氧代谢情况。 血液动脉乳酸正常化是目前 为止最好的确定复苏终点的 传统的评价方法以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心排血量、尿量作为灌 指标之一 注充分的参数和复苏终点。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趋向于采用新的评价方 内皮素是评价休克患者的组织 法,即血乳酸( BL)、内皮素(ET)、碱剩余(BE)。 氧供和氧摄取的另一个较好指 标,很多学者建议把此指标作 血乳酸 为复苏终点的指标。 韦世奎等研究发现,该指标能准确反 映休克的严重程度和复苏效果,与持 续性低碱剩余相比,持续性高碱剩余 评价指标 具有较低的氧耗和较低的氧利用,且 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提高。 内皮素
11/13/2018
主张理由:费用低、纠
反对理由:扩容效果差、
2.复苏液的选择
胶体液:右旋糖
酐、明胶、羟乙 基淀粉、白蛋白 血液制品等
主张理由:胶体在血管内 反对理由:胶体可降低肾小
扩容能力强,停留时间长。 球滤过率,抑制凝血和免疫 功能,有一定的变态反应 发生率,因此主张根据病情 合理使用。
11/13/2018
11/13/2018
区别
陶莹莹研究发现大量的液 体输入导致了血液稀释, 影响了凝血功能,加重出 血,增加了并发症,最终 导致病死率增加。
传统的液体复苏观念认为,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应 该在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大量补液,短时间 内恢复机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来保证机体的供血以及供氧,这种快速、大量的补液又 被称之为即刻积极复苏。
11/13/2018
参考文献
[1] 陶莹莹.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与护理研究[J].健康必读杂志,
2010,(10):143 [2] 赵双彪,尹刚,宁晔,等.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作出血休克中的应用研究价值 [J].中国医药,2007,(4):222 [3] 翟光维,邢彩霞.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 70-72 [4] 彭艳,彭雪刚,文刚,等.两种复苏方式在抢救多发性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研 究[J].四川医学,2011,32(8):1263-1264 [5] 陈明.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8(19):299-301 [6] 黄善灶.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 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6(3):379-380 [7] 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J].创伤外科杂志, 2008,10(3):200-202 [8] 支淑华.国内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1,25(1)8-11 [9] 赵中江,邓哲,邱晏,等.高渗盐水复苏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评价 [J].广东医学,2008,29(1):140-141
11/13/2018
限制性液体复苏
这种限制性补液的目的就是通过限制补液量,使机体 的血压维持在既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基本血液 供应,同时又不会因为补液量过快、过多,扰乱机体的代 偿机制以及内环境。这种补液方式同时可以避免出血加剧, 减轻由创伤引起的全身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器官 功能障碍(MODS),最终降低病死率。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作者:汪芬 指导老师:王叶飞
内 容
1 2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 临床治疗研究
3
复苏液的选择
复苏终点的评价指标
4
11/13/2018
限制性液体复苏
概念
限制性液体复苏亦称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或延迟性液体复 苏,是指机体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性休克,通过控制补液的 速度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补液量,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内, 直至彻底的 止血。
李涛通过不同分子质量的羟乙基淀粉对失 1.7.5%氯化钠溶液血性休克的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显示,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羟乙基淀粉均有明显 的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其中以200效果最明 显。
2.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3.羟乙基淀粉
11/13/2018
输液量
彭艳等将6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限制性 液体 复 苏组和传统液体复苏组进行治疗。
复苏终点评价指标
碱剩余
11/13/2018
小 结
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疗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 程,需要正确判断及全面分析,越来越多的动物实 验和临床实践支持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 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大量液体复苏。但对于限制性液 体复苏的临床研究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仍需 要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实验研究以获取更加 有力的证据,以便规范治疗。
11/13/2018
1.临床的治疗研究
陈明将7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液体复苏组(传统 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进行治疗:
传统组治疗37例
死亡7例
死亡率18.9%
限制组治疗35例
死亡4例
死亡率11.4%
11/13/2018
2.临床治疗研究
黄善灶对243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充分液体复苏和限制性 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如下:
DIC
充分液体复苏 病死率31.1% 20.3%
ARDS
33.8% 17.1%
MODS
39.2% 18.4%
ARF
14.9% 13.2%
限制性液体复 11.8% 苏病死率17.1%
11/13/2018
以上3项不同的临床 研究表明,无论是治愈率、 张吉新等回顾性分析了536例未控制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 病死率,还是并发症的发 病人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如下: 生率限制性液体复苏比传 统液体复苏都有明显的临 床治疗优势。
治愈率% 常规液体复苏组 282例 限制性液体复苏 组254例 病死率% MODS ARDS
3.临床治疗研究
63.5% 82.7%
36.5% 17.3%
35.1% 16.5%
23.8% 8.7%

11/13/2018
1.复苏液的选择
晶体液:生理盐
水,林格液,乳 酸林格及高渗盐 等
半衰期短、需大量输液、 正脱水和低钠血症、扩充 可能引起血中白蛋白、凝血 胞外液的数量、保护肾 ,一般无不良反应 因子过分稀释增加肺水肿、 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