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电气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在运行中发生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或者达不到标准的设备均视为设备有缺陷,根据威胁程度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
2.一类设备缺陷:性质严重、情况紧急,若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会发生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造成停电事故者。
3.二类设备缺陷:性质较严重,对人身或设备有一定威胁,但可以坚持运行,列入月计划检修还不至于造成事故者。
4.三类设备缺陷:主要是指那些对运行影响不大,可列入年度大修、改进计划,能坚持长期运行者。
5.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报告,并写入运行日志。
安全员与技术负责人共同鉴定缺陷类别,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
6.对于一类设备缺陷,值班员应立即上报车间,根据车间领导指令进行处理,如不能处理的,应积极采取措施限制缺陷发展,并报告主管领导。
7.对二、三类缺陷由值班班长根据情况报检修计划,不能处理的,汇报车间主任和公司主管领导。
8.设备缺陷消除后,值班验收人员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热电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017-08-19 22:20 | #2楼热电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目的为确保设备的安全、可控、经济、稳定运行,使设备缺陷管理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优质高效,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2.1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内容。
2.2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考核办法。
2.3 本制度适用于东营华泰化工集团热电车间。
3 管理归口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由车间、工段共同组织实施,技术科为归口管理部门及考核归口部门。
4 基本原则4.1 设备缺陷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主、辅设备、系统、自动装置、保护和仪表发生异常情况,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需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处理的,均称为设备缺陷。
设备缺陷管理包括从设备缺陷的发现、登记、确认、消除、验收、评价(鉴定)、统计、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
4.2 设备缺陷管理必须贯彻执行“防消结合”的原则。
要把设备缺陷作为设备管理超前控制和关口前移的基准点,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变化规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4.3 设备消缺必须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4.4 要树立“零缺陷”理念,设备存在缺陷应及时消除。
对不能及时消除的威胁 1安全生产和系统完整的重大缺陷,所在工段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缺陷蔓延或扩大。
带有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的设备,应立即停止运行。
4.5 坚持开展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坚持专题讨论与日常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把缺陷分析和统计扩展到基层班组,开展群众性的缺陷分析和统计。
4.6 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查询设备缺陷情况,深入现场检查消缺情况,指导设备消缺。
5 设备分类5.1 主设备是指在发供电过程中,直接参与能量转换与输送的设备。
即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包括励磁系统)、10.5kV母线,主变压器单元, 110kV系统,以及上述设备的控制、保护、自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5.2 辅助设备是指主设备以外的为主设备服务的设备。
用电系统(含照明系统),直流系统,油、水、风系统、各种测量装置以及其它设备(包括通讯、通风、空调、阀门、启闭设备和主要水工建筑物等)。
6 缺陷处理方式6.1 停电(停机)处理:是指必须停电、停机、减负荷才能处理的缺陷。
6.2 大小修(技改)处理:是指当前不具备条件,必须经过大小修或更新改造才能消除的缺陷。
6.3 延期处理:是指一时无法进行有效处理而又不影响主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
6.4 正常处理:是指除上述处理方式以外的能够直接消除的缺陷。
7 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责7.1 生产经理职责7.1.1 制定设备缺陷管理的方针,组织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落实奖罚条款的考核。
2净化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017-08-19 21:18 | #3楼为了提高车间设备完好率及设备使用综合效率,降低设备突发故障,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实现设备综合效益最大化,特制定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各工段应按设备三方点检制度按时对设备进行点检保养。
2.设备操作方通过点检发现问题后,填写设备缺陷修理通知单,送给设备修理方进行修理。
此设备缺陷修理通知单一式三联,设备操作方留一份底,下达给设备修理方两联。
设备修理方对设备修理完成后,经设备操作方检查确认修好后签字,操作方反回一联(反馈单),设备修理方保存一联。
3.工作中不能及时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立即报告车间设备专员或车间主管领导。
3.设备修理方负责设备的周点检工作。
4.设备修理方通过周点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理,把故障处理在萌芽状态。
对于处理不了的问题,设备修理方应及时报告给车间技术组,车间技术组组织相关人员对疑难问题进行“会诊”,最终处理问题。
5.车间技术组处理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汇报车间领导,车间领导及时报告给分厂生产运行科,由分厂组织相关方面进行处理。
6.设备修理方每月对设备缺陷单进行装定汇总,交车间设备员保管存档。
此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编写:张金强审核:屈忠成批准:宁景胜净化车间 2015-7-20设备缺陷(异常)管理制度2017-08-19 22:55 | #4楼第一条为加强设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异常),以保证公司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缺陷(异常)分类1、重大设备缺陷(异常)指生产主流程重要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影响生产正常进行,威胁生产安全,需立即组织检修或局部停车,系统停车抢修的。
2、一般设备缺陷(异常)指生产装置运行不正常,存在故障,但不很严重,短期内不至影响安全生产,可以限时处理的。
3、微小设备缺陷(异常)指生产装置运行中存在跑冒滴漏等小缺陷,暂不影响生产,且不致发展扩大,通常所在岗位可自行处理解决的。
第三条维护检修工作的责任范围和工作程序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1、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在生产岗位现场保存,作为缺陷(异常)信息反馈过程责任记录。
2、此表由岗位班长填写。
按缺陷的处理范围、程度,由检修工和各级责任人员签署意见。
3、此表具体格式见附页。
第五条设备缺陷(异常)信息反馈程序1、当班岗位员工或其它人员在巡检等过程中,发现生产装置存在缺陷或异常,应向装置所属岗位的当班班长反映,经确认后,视缺陷(异常)的分类,填写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自行消除解决或通知有关领导。
2、中夜班及节假日,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当班班长填写后,向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统筹指挥。
3、若设备缺陷(异常)的消除在技术、材料、方案及生产系统退出等有困难,则按各自职责向相关专业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由各对口专业及时配合解决。
第六条设备缺陷(异常)消除后的确认1、检修部门对有缺陷的设备实施检修后,应在反馈表“实际修理情况”栏填写并署名。
2、设备所属岗位在反馈表该栏填写验收意见并署名,同时将处理结果记入设备缺陷台账。
3、生产部定期对硬设备缺陷(异常)信息反馈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延误、推诿的责任者提出考核意见。
起草:沈国华审核:钟欣慧审批:郎海娟设备缺陷(异常)信息反馈处理程序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设备缺陷及故障管理制度2017-08-19 21:58 | #5楼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建立高效的设备消缺运行机制,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以及探索设备故障发生规律,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的动态信息,为逐步走向设备的预知维修积累经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缺陷和故障的定义(一)设备缺陷:运行设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零部件损伤或超过质量指标范围,引起设备性能下降的,称为设备缺陷。
设备缺陷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缺陷和重大缺陷:1. 一般缺陷是指:不影响产品质量、不危及安全生产,能及时消除或设备仍可正常运行而不需采取特殊监护措施的设备缺陷。
2. 重大缺陷是指:影响产品质量、危及安全生产,但因生产需要而必须带病运行,有可能引发设备事故,必须采取特殊监护措施的设备缺陷。
(二)设备故障:因各种原因造成设备、零部件丧失规定性能或为消除缺陷而造成的停机。
第三条设备故障统计范围(一)一般故障:不影响装置正常安全生产的设备故障。
(二)报公司故障:1. 造成生产装置减量生产或引起装置停工的故障。
2. 关键生产设备的故障(关键生产设备范围由公司生产调度处制订)。
3. 造成一套生产装置切断进料,但能在2小时内恢复供应的动力设备系统故障。
4. 热电事业部一台发电机组或一台锅炉因缺陷造成停机组或熄火,凡关闭主汽门的设备故障。
(三)公司考核故障:1. 在运行中因故障停机造成一套生产装置切断进料,影响装置停工24小时(含24小时)以上。
2. 造成一套生产装置切断进料,在2小时内不能恢复供应的动力设备系统故障。
3. 热电事业部一台发电机组或一台锅炉因缺陷造成停机组或熄火,凡关闭主汽门检修时间大于24小时的设备故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设备动力处职责(一)负责公司级设备故障的统计和分析。
(二)负责组织公司考核故障调查和重大缺陷调查分析。
(三)对事业部缺陷和故障管理进行检查考核。
第五条设备动力部职责(一)负责对事业部设备缺陷和故障的统计、分析及上报工作。
(二)负责建立事业部设备故障处理应急网络。
(三)组织重大设备缺陷的消缺工作,组织做好消缺方案、事故预案和落实措施。
(四)对生产车间(作业区)、检维修单位的缺陷和故障管理进行检查考核。
30-2第六条生产运行部管理职责当设备缺陷和故障直接危及安全生产或造成装置停工时,负责启动设备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车间(作业区)管理职责(一)负责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和故障应急预案。
(二)重大设备缺陷和故障发生后,按预案和故障处理要求,积极组织缺陷和故障处理。
(三)及时上报设备缺陷和故障情况以及初步分析报告。
(四)建立和完善设备缺陷及故障档案。
第八条检维修单位及外来施工单位根据消缺方案和故障处理方案,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消缺和处理。
第三章缺陷及故障检查及报告第九条操作人员应根据巡回检查规定,认真巡检所管辖设备的状况,加强运行分析,及时发现缺陷和故障。
第十条发现设备缺陷和故障后,操作人员应及时登记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并逐级汇报班长、管理人员和车间领导,对重大设备缺陷和公司级故障还应向生产运行部汇报。
第十一条生产车间(作业区)有能力处理的一般缺陷,应组织班内人员处理。
已影响或将影响正常生产而没有能力及时处理的一般缺陷,经班长确认后,应立即与值班联系,并填写缺陷报告单,通知维修部门。
发现重大缺陷,应及时汇报车间,再由车间联系处理并汇报设备动力部相关专业。
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单位根据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以上工作。
第十二条日常生产期间,车间(作业区)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天至少到装置巡检一次,并组织处理设备缺陷登记簿上记载的设备缺陷,对己消缺内容组织进行确认,并在登记簿上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