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能和动能定理复习_专题训练

动能和动能定理复习_专题训练

动能定理专题
题型1:弄清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
等值法
1.如图所示,定滑轮至滑块的高度为h,已知细绳的拉力为F(恒定),滑块沿水平面由A点前进S至B点,滑块在初、末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

求滑块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绳的拉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微元法(不推荐,但希望同学们知道这种方法)
2.如图所示,某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 )
A、 0J
B、20πJ C 、10J D、20J.
平均力法
3.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

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x+f0,f0是车所受的阻力。

当车前进100m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法
4.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0.8m,BC是水平轨道,长
L=3m,BC处的摩擦系数为1/15,今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

求物体在轨道AB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变力做功法
5.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A点以V0=5m/s的初速度滑下,在D点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缩到B点时的速度为零,已知从A到B的竖直高度h=5m,求弹簧的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题型2:弄清滑轮系统拉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图8
F1
F2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一条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绳子跨过连在滑块上的定滑轮,绳子另一端受到一个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大小恒为F=100N的拉力,使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1m(滑轮右边的绳子始终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是( )
A.100J B.150J
C.200J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V0
S0
α
P
图11
题型3:应用动能定理简解多过程题型。

7.如图11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 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
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题型4:利用动能定理巧求动摩擦因数
A
B
C
h
S1
S2
α
图12
8.如图12所示,小滑块从斜面顶点A由静止滑至水平部分C点而停止。

已知斜面高为h,滑块运动的整个水平距离为s,设转角B处无动能损失,斜面和水平部分与小滑块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此动摩擦因数。

综合题型:利用动能定理巧求机车脱钩题型
S2
S1
L
V0
V0
图13
9、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m,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如图13所示。

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

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
1解析:设绳对物体的拉力为T,显然人对绳的拉力F等于T。

T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大小虽然不变,但其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该题型是变力做功的题型。

但是在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与绳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人对绳做的功就等于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而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F做的功可以用公式W=FScosa直接计算。

由图1可知,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到β的过程中,拉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 2.解析:把圆周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个小元段可认为与力在同一直线上,故ΔW=FΔS,则转一周中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为
W=F×2πR=10×2πJ=20πJ=62.8J,故B正确。

3.解析:由于车的牵引力和位移的关系为F=103x+f0,是线性关系,故前进100m过程中的牵引力做的功可看作是平均牵引力所做的功。

由题意可知f0=0.05×105×10N=5×104N,所以前进100m过程中的平均牵引力:
∴W=
S=1×105×100J=1×107J。

4.解析:物体在从A滑到C的过程中,有重力、AB段的阻力、AC段的摩擦力共三个力做功,重力做功WG=mgR,水平面上摩擦力做功W f1=-
μmgL,由于物体在AB段受的阻力是变力,做的功不能直接求。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外=0,所以mgR-umgL-W AB=0即W AB=mgR-umgL=6(J)。

5.解析:由于斜面光滑故机械能守恒,但弹簧的弹力是变力,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且弹力做的功的数值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相等。

取B所在水平面为零参考面,弹簧原长处D 点为弹性势能的零参考点,则状态A:E A= mgh+mV02/2 对状态B:E B=-W弹簧+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W弹簧=-(mgh+mv02/2)=-125(J)。

6.解析:拉力F做的功等效为图8中F1、F2两个恒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即W=F1·S+F2Scos60°,而F1=F2=F=100N,所以
W=F·S(1+cos60°)=150J。

即B选项正确。

7.解析:滑块在滑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少;又因为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所以最终会停在斜面底端。

在整个过程中,受重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作用,其中支持力不做功。

设其经过和总路程为L,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得
8.解析:滑块从A点滑到C点,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设滑块质量为m,动摩擦因数为,斜面倾角为,斜面底边长,水平部分长,由动能定理得:
9.解析:此题用动能定理求解比用运动学、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简便。

对车头,脱钩后的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得:
对车尾,脱钩后用动能定理得:
而,由于原来列车是匀速前进的,所以F=kMg
由以上方程解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