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分析

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分析

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分析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和成果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区域布局和产业
链条已现雏形,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为海洋能
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海
洋能发展和我国开展海洋能国际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潮流
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

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沿
海及海岛经济社会发展为海洋能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谋划布局好十三五期间海洋能工作,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科
技部等相关部委相继启动十三五海洋能战略研究工作。

目前,《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已完成初稿编制,并将尽快出台。

我国在1958 年、1978 年、1986 年和2004 年分别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海洋能资源调查。

2004 年,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首次对我国近岸海域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风能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 年中国海洋能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近海的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的理论潜
在量约6.97 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0.76 亿千瓦。

其中,温差能资源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海洋能总量的52.6%,开发利用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潮汐能、潮
流能和波浪能共占31.1%。

总体上看,我国海洋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
全,分布范围较广但不均匀,其中潮汐能和潮流能富集区域主要分布于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