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港澳大湾区:从产业空间到制度空间 (读书会)

粤港澳大湾区:从产业空间到制度空间 (读书会)

‘national strategy’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说明 introduction
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空间范围—行政区 administrative territories
面积: 约4.3万平方公里
(5.6万平方公里);
人口: 约6500万(2017年
报告提纲 Outlines
说明 introduction
一、“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
‘front shop back factory’industrial cooperation
二、“政府主导”的空间协调
‘government-led’spatial cooperation
三、“国家战略”的制度安排
轻轻纺纺、、服服装装、、食食品品等等劳劳动动密密集型集型 人人流流往往来来较较少少
交交通通能能源等源技等术技密术集型密产集业 型产业
旅旅游游房房地产地商产贸商等贸第三等产第业三 产业
金金融融保保险险高端高服端务服业务业 专业服务、创新科 技等
港澳居民到珠港三澳角居购民到物珠工三作角购购房物工;作珠购三房角;到珠港三角“到个港人“游个”人游” 粤港澳间粤港居澳民间自居由民往自由来往来 商务通勤、跨界职住
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了4项跨制度边界的空间协调 规划研究:
2009年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2010年的《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 2011年的《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 2012年的《粤港澳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专项规划》
其中,《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作为首个跨制度边界的空间协调研究,开 创性地探索了粤港澳地区由市场主导的“非制度性”合作向政府和市场双轮推动的“制 度性”合作转变的空间安排。
本地 采购
运输 仓储
一、“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
‘front shop back factory’industrial cooperation
“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阶段,珠三角城市大多以 土地为资源获得原始的资金积累和经济发展,但发 展走向与效果强弱受三个因素影响:
政策导向(国家开放政策支持) 社会基础(地方经济活力) 区位条件(深港跨界基建)
政府联系
往来往来为为外外交交事事务务,,交交流流少少
粤港政府粤港联政席府会联议席;会深议;港深、港惠、港惠间港间对对话话合合作作 中中央央政政府府参参与与 各各级级政政府府共共通通协协调调合合作 作
核心推动力 宏观背景
政政府府(优优惠惠政政策策)) 全全球球化化
市场推动市(场区推位动,(比区位较,优比势较)优势)
“国家战略”阶段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研究,2015年,深圳市政府。
说明 introduction
粤港澳大湾区,本质上是中 央政府在跨制度边界区域尺 度上的制度空间建构。
与国际知名湾区相比,粤港澳 大湾区的独特性:“一国”、 “两制”、“三个关税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新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赋予其三项使命: 一是深化“一国两制”实践,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二是引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撑区域; 三是引领国家整体转型发展,培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城市群,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front shop back factory’industrial cooperation
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 供应原材料、原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 色。
珠三地区则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 的角色。
250000 200000
粤港澳大湾区
193712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世界100强大学数量 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
5
6
2
-
16
4
4
-
2
3
2
4
60
28
22
16
150000
100000 50000
61764
155074
71037
103610
国际知名湾区既具有各自独特性,又具有一般共性特征, 包括:中心城市的高等级性、区域内部联系的紧密性、 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性,以及制度和功能的创新性。
随着发展水平的迅速缩小以及港澳面临新的 发展挑战,香港作为珠三角对外桥梁和资金 来源的唯一性和首要性逐步减退,粤港澳经 济层面的竞争加剧,但政府层面的合作诉求 却更加积极。
同时,香港经济与珠三角相互依存的程度仍 然很高,香港优势具有再发挥的潜力。
《香港2030+》概念性空间方案 当前,香港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寻求新发展方向的 关键时期,存在着政府施政困难、服务业竞争加 剧、创新科技缺乏根基、土地资源稀缺和发展成 本上升的挑战。
《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编制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
粤港澳三地政府《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 点行动计划研究》
提出了“十项”重点专项行动和“七个”重点合作发展地区建设行动。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 与行动》
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 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
GDP: 约9.2万亿人民币。
说明 introduction
粤港澳大湾区概况:空间范围—功能区 functional areas
说明 “湾区”概念的缘起 origins of ideas
1994 2008.12
2009.10 2010.04 2012.03 2015.03 2016.01 2016.03 2016.03 2016.11 2017.03
澳澳门门回归回;归; 亚亚洲洲金融金危融机危;机; 粤粤港港联席联会席议会;议; 中中国国入世入。世。
市市场场经经济 济
港港澳澳回回归,归入,世入世
SSARASR;S; CCEPEAP签A订签并实订施并。 实 施
CCEPEA PA
珠三角改革发展纲 要; 新型城镇化 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带一路; 国 珠三家角战改略革。发展纲要; 自由贸易试验区;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1989年的《珠三角城镇体系规划(1991―2010年)》 1994年的《珠三角经济区城镇群规划》 2004年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 2008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2014年的《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2014—2020年)》
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 为“前店后厂”。
零部件国际采购
有限内销
研发 设计
市场 营销
财务 管理
采购 统筹



能 , 营
香 港



转运至国际市场
零部件和设备 成品
投资和资金流动

三 角 城 市
制 造 加 工


直接出口至国际市场
劳动 力
过程 管理
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17)
说明 introduction
粤 港 澳 竞 合 关 系 competition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前店后厂”模式下,珠三角和香港的关系 是双方受益的合作关系。这一阶段,由于发 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粤港澳政府层面 的合作具有“热情上不均衡、内容上不一致、 视角上有差异”的特征。
空间上,“深港”地区与“广佛”地区轴向发展, 形成“两翼齐飞格局”:
二、“政府主导”的空间协调 government-led spatial cooperation
区域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重构工具,是粤港澳应对区域治理的主要方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在区域城镇化的过程中,珠三角 曾先后编制了5次区域规划:
发挥香港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及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方面优势, 以及香港服务业与广东制造业的双重优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区域经济的深 度整合与再度崛起,制度建构将发挥关键作用。
说明 introduction
粤港澳区域合作历程 trajectories
年份 重要事件
机遇 投资 人流 贸易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加快城市群规划编 制工作的通知》
2017年拟启动珠三角湾区城市群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
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民间倡议”阶段
“地方合作”阶段
改改革革开开放放;; 建建立立经经济济特特区区; ; 沿海海开开放放城城市市; ; 提提出出珠珠江江三三角角洲经洲济经区济;区; 邓邓小小平平““南南巡巡”。”。
特特区区优优惠惠政政策策; ; 区区位位、、人人缘缘优优势(势外(资外进资入进)入)
确确定定珠珠江三江角三洲角经济洲区经;济 区 ; 香香港港回回归归。 。
说明 introduction
粤港澳合作,已从过去“前店后厂”、 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的比较
自下而上的工业化合作,升级为集金 融、、科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
指标(2015年)
东京 旧金山 纽约 粤港澳 湾区 湾区 湾区 大湾区
务业于一体的城市化合作—城镇群。 GDP(万亿美元)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