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新突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疾病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作为男性最常见的老年病,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给很多老年男性带来很大的不便,健康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一部分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解除和减轻这些患者的痛苦,医务人员们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就是在这一领域近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组织受雄激素水平变化影响,腺组织增生肥大,增大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使前列腺尿道部变细变长,引起排尿不畅,排尿困难,早期出现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夜尿增多,排尿淋漓不尽。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尿潴留,甚至肾积水,严重者出现尿毒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因至今仍未明确,因此还不能有效的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其发展。
生活调节、临床观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虽然可以缓解症状、延迟病情进展,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不得不通过外科手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因膀胱、肾脏功能的损害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在20年前是泌尿外科最头疼的手术之一。
病人年龄大、身体条件差、手术难度大、术中术后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所以每次手术前后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但即使再小心谨慎也难免出现一定的死亡率。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前列腺电切技术进入中国,并随着视频技术的应用和手术器械的改良而逐步推广,前列腺增生手术进入了微创时代,前列腺电切术也成为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金标准”。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01年购入“顺康”(美国)电切镜,在台州市较早地开展了前列腺电切手术,至今已进行手术近2000例。
经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此项手术技能已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各项指标和数据显示都处在省内较先进的水平。
但是,前列腺电切手术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第一,特殊的冲洗液会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和水中毒,由此引发“电切综合症”,直接危及生命;第二,手术时间一般都必须限制在1小时以内(超过1小时容易出现电切综合症),而对于大体积前列腺、出血较多的前列腺则不能得到充分的处理;第三,前列腺增生组织类似球体,由尿道向外切除很难保证整个球面增生腺体切除干净。
北京一项研究显示电切手术切除体量平均只达到增生腺体体量的50%左右。
特别是前列腺尖部残留较多,因为尖部与尿道括约肌几乎是“零距离”,损伤括约肌就导致尿失禁而痛苦终生。
因此手术效果就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多数患者术后还是拉得出,不爽快。
术后复发率也随着手术年限的增长而增长。
这也是很多病友担心的问题,甚至成为选择痛苦开刀手术的原因。
前列腺腺体增生开始于围绕尿道精阜的腺体,这部分腺体称为移行带,增生后的腺体将原来正常腺体的中央带和外周带挤压成“外科包膜”,沿外科包膜与增生腺体之间的间隙可以将增生腺体完全切除。
开放手术能做到但不能直接止血,单纯电切则看不见间隙。
怎样两者兼具?前列腺剜除手术应运而生,具备此两大优点。
近10年来,国内外很多医院都对剜除术进行了研究,浙江杜传军教授、上
海夏术阶教授在激光前列腺剜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因为激光剜除对术者个人水平要求太高而难以推广。
广东珠江医院刘春晓教授首创了等离子电切镜下前列腺剜除术,早期也因为寻找间隙困难而很不容易被掌握。
2008年12月在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上,刘教授正式演示改良后的以钝性分离包膜间隙技术、前列腺球体剜除为特点的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受到全世界数千名腔内泌尿外科专家的热烈好评。
改良后的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手术几乎弥补了前列腺电切术的所有缺陷,具有非常高的先进性:微创、安全、手术时间充分、手术效果良好、出血少、恢复快、复发率极低。
经尿道手术,创伤小,保持了电切术的微创性;生理盐水冲洗,“电切综合症”几乎不会出现,同时也解除了1小时的手术时间限制,可以从容完成手术,安全系数大大增加;360°球体完整切除增生腺体,包膜血管纹理清晰可见,止血方便、彻底,术后出血少,患者恢复快,术后排尿功能完全可以达到年轻人水平;因为手术剜除整个增生腺体,理论复发率为零,刘教授大样本统计复发率极低;可操作性强,易推广,有一定电切经验的医生就可以学习、开展。
所以我们说,改良后的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前列腺电切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2008年下半年,我院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佳乐”(英国)第三代等离子电切镜常规电切手术。
2008年年底,泌尿外科章庆华医生在得到刘春晓教授悉心指导后,顺利开展了改良后的等离子前列腺剜除这项中国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泌尿外科前沿手术,现在已经达到每月大约10例的手术量。
术后通过回访得知,患者排尿功能均达到年轻人水平(尿流率>30毫升/秒),彻底摆脱排尿困难的痛苦。
文/章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