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毕业论文高速铁路线路病害与检测维修技术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职称: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通过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页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页脚.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一(指导教师用)班级::学号:求和评分标准。
页脚.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二(评阅人用)班级::学号:求和评分标准。
页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记录班级::学号:页脚.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评定表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组长签名:年月日评分占40%。
页脚.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大量建成与投入使用,我国铁路就面临着对这些铁路线路的病害分析、病害检测、养护维修等问题。
而本文针对道岔、曲线、隧道线路、桥梁病害及维修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各病害的产生原因,病害治理的方案并进行优化对比。
本文还就高速铁路线路中的无砟轨道进行无损检测阐述,对正常的无砟轨道、道床板与支撑层间病害、道床板部病害、道床板钢筋异常、支撑层(CA砂浆层)裂损进行分析检测说明。
也针对高速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问题进行了合理的统一阐述,根据轨道部件的使用状态,具体分为大规模修理施工和小规模修理施工两种,就线路维修标准、线路检查及周期也进行了完备的说明。
关键词:高速铁路;病害;检测;维修页脚.English abstract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of soft soil we often encounter problems and handle quality and choice method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rack structure, so with safe use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for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general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especially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for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y was summariz ed, and then proposed sui ts the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processing method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high-speed railway of soft ground treatment of the new technology, high speed railway lanzhou-xinjiang soft roadbed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an 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Keywords:Soft soil High-speed railway features Foundation treatment页脚.目录摘要 (I)1绪论 (1)1.1高速铁路的概念 (1)1.2高速铁路的发展 (1)1.3铁路线路病害分析 (2)1.4高速铁路养护维修特点 (2)2铁路线路工程病害分析 (3)2.1道岔、曲线病害及整治 (3)2.1.1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3)2.1.2 曲线主要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7)2.2隧道线路病害及检测维修 (9)2.2.1 梨树沟隧道病害现状 (10)2.2.2病害维修技术 (10)2.2.3效果检验 (13)2.2.4原位探测 (16)2.3桥梁线路病害检测与维修 (17)2.3.1 概述 (17)2.3.2 桥梁养护与维修的技术要点 (24)3高速铁路线路无损检测 (31)3.1病害(缺陷)机理分析 (31)3.2方法选择 (32)3.3典型探测 (33)3.3.1 正常的无砟轨道 (33)3.3.2 道床板与支撑层间病害 (34)3.3.3 道床板部病害 (35)3.3.4道床板钢筋异常 (36)3.3.5支撑层(CA砂浆层)裂损 (37)3.4 结论 (37)页脚.4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 (39)4.1线路设备修程修制 (39)4.1.1大规模修理施工 (39)4.1.2小规模修理施工 (39)4.2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40)4.3线路检查及周期 (41)4.3.1静态检查 (41)4.3.2动态检查 (42)4.3.3钢轨探伤 (42)4.3.4线路维修天窗 (43)4.3.5线路养护主要流程 (43)4.3.6主要作业手段和方法 (43)结束语 (45)参考文献 (46)致 (46)页脚.1绪论现在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大规模修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无砟轨道、有砟轨道、无砟道岔等,运行速度达到350km/h,最高速度达到了394km/h,在修建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已列居世界首位。
但是,我国自首条350km/h高速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开通运行以来,陆续开通了石太、武广等多条客运专线,工务设备的养护维修问题就成了当前首要研究项目。
1.1高速铁路的概念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到200km/h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
截止2010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跃居世界第一。
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
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铁路维修市场广阔。
1.2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是现代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铁路牵引力、线路结构、车辆技术、列车运行控制、运输组织和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化发展的水平,以及铁路运输管理的水平。
自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以来,高速铁路以其安全可靠、技术创新、节能环保、快捷舒适、服务优质等特色不仅为铁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高速铁路的成功,不仅使铁路产业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竞争中呈现勃勃生机,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考虑建设高速铁路,就连过去曾因铁路不景气而大量拆掉铁路线路的“汽车王国”美国,也在着手高速铁路建设准备。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拥有或正在建设高速铁路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荷兰、比利时、英国、日本、页脚.国、中国等12个国家及地区,进行研究和规划的国家及地区有6个,已经建成高速铁路总长达8000km以上。
1.3铁路线路病害分析铁路线路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自然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常年在大自然中,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
路基、道床随时发生变形,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以及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未能够及时进行,因而对铁路线路造成诸多病害。
列车开行后,造成轨道结构及其部位的破坏速度较其它线路变形加剧。
从维修中可以看到, 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以线路爬行、钢轨及接头联接零件病害和曲线病害居多。
为了能够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要找出其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合理整治,以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
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1.4高速铁路养护维修特点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大量采用无缝线路、无砟轨道、板式轨道等新技术、新设备,这就使我国对高速铁路的线路养护维修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要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使线路的养护维修做到灵活和统一。
高速铁路由于采用了无缝线路和板式轨道,其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大致相近,便于大修计划的安排与实施。
由于高速铁路行车速度高,车辆轴重较轻且品种单一,荷载变化具有重复性和周期性,因此对轨道平顺性要求很高。
为使高速铁路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舒适地运行,必须保证线路维修质量。
线路状态修是以线路设备运用状态为基础,通过监测手段掌握线路设备的工作状态,分析确定线路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在线路设备状态临近失效控制线但尚未出现故障时,进行适当和必要的维修,使设备始终处于可靠受控状态。
页脚.2铁路线路工程病害分析2.1道岔、曲线病害及整治道岔和曲线是线路的薄弱环节,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通过道岔和曲线时的晃车现象比较普遍,对道岔、曲线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
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线路周期性与随机性变化叠加引起的线路晃车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道岔、曲线处更为明显,控制线路晃车发生已成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容。
我们通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对道岔、曲线病害的产生和整治,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
2.1.1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1)共性问题病害1: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线路方向和高低超限。
(1)原因分析:一是渡线道岔线路的设计线间距与实际线间距有误差,道岔发生纵向位移,造成铺设后线路方向不良;二是道岔大修及道岔换填施工过程中,岔区前后及道岔夹直线未换填或挖砟换填深度、宽度、长度不符合要求,捣固不实,造成道岔不均匀沉降,岔区出现高低偏差;三是大机捣固安排线路多,道岔少,未提前测量标注起道量,造成岔区与前后线路不平顺;四是大机作业前未提前测量岔后线路拨量,大机自动拨道,造成线岔结合部方向不良;五是线路缺砟,曲股线路捣固不实,道岔侧向过车冲击大,形成岔区水平或方向偏差。
(2)整治方案:a.道岔大修前,采用全站仪对道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既有线间距进行测量,对线间距不符合要求的线路进行全面拨改,确保道岔平纵断面位置精确。
b.按照标准对岔区及岔区夹直线进行换砟,配合道岔大机捣固,采用冲击式捣镐对道岔曲股线路及道岔连接杆、绝缘接头处所进行起道捣固,消除岔区暗坑和一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