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路基病害与检测1)

高速铁路(路基病害与检测1)


二、下沉(图)
下沉病害由基床土被水 浸蚀,极度软化引起。
1105
下沉病害的产生条件为:
1.基床土为中塑性或
高塑性黏土、淤泥、泥炭
风化残积土、粉土质黏土、
黏土等,经常处于饱和状
态。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
0.1 MPa,渗透系数小于 cm/s。
1105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2.路堤处主要是地表水渗入,道碴囊大 量积水影响。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一、 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是历年来中国既有铁路线最常
见的路基病害之一,也是数量最多的路基 病害,在多雨季节,土质不良地段基床病 害频繁发生。 翻浆冒泥可分为基床性和道床性两大类, 基床性翻浆冒泥又可分为土质基面翻浆冒 泥、风化石质基面翻浆冒泥、裂隙泉眼翻 浆冒泥 。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沿线路布置地质勘察横断面,间距不大 于50m,在过渡段或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密并 进行纵断面勘察。勘察横断面上的地质点 不应少于3个,地质勘察采用综合勘探技术。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 专线
高速铁路路基的主要问题是路基动应力和动刚度问题, 必须保证路基动应力和动刚度(动位移)满足列车安全、 舒适运行的需要。Fra bibliotek路基病害与路基检测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新建铁路路基
经过多年试验和实践,中国铁路制订了适用 于不同类型和等级的新建铁路的路基设计压实 指标和检测方法,对道床、基床和路堤的填料、 厚度、压实标准都有相应的规定。
世界各国对土体压实质量执行的标准不同, 因此检测方法也各异。可归纳为两大类: 测试 土的物理指标和测试土的力学指标。
3)对密度Dr
4)地基系数K30
5)动态变形模量Evd
6) 二次变形模量Ev2。
随着铁路路基工程建设的发展,借鉴国内外先 进的检测技术和经验,中国的路基技术标准会进 一步发展和完善。
地基
对客运专线路基上的无碴轨道,地质勘 察与沉降控制有特殊要求。
地质勘察工作应准确查明地基地质条件 和填料工程性质,提供评价地基和路基结 构物变形状态的必要地质资料。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既有线提速路基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 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路基技术标准 京秦提速为我国第一条既有线提速到200km/h的改造项目,
于2001年完成施工图文件,2003年提速开通运营。该线为客 货混运铁路,在运输性质上处于以客运为主的地位。其中通县 至丰润段117.8 km,按速度目标值200km/h设计,丰润至 南大寺段有117.6 km,按160km/h设计。 1.基床强度设计标准 京秦线已运营多年,道碴较厚,均大于0.3m,结合普遍存 在道床板结层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造价、加固工程实施难度等 因素,根据动应力的衰减规律,确定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工 程既有路基道床(道碴厚度为0.5 m)设计标准为:时若速 200km区段基本承载力不低于160 kPa,时速160km区段基本 承载力不低于150kPa。这一标准与新建线标准有相当大的差 距。
一方面,可以评价路基施工过程中或竣工后路基的质量, 检验路基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验证路基是否具有足够 的强度能够承受列车动荷载的作用,同时,又具备保证 列车安全、舒适运行的合理刚度;
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控制施 工进度,促进施工单位改进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 理,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3.路堑处主要是地下水位较高,又有地 表水大量渗入道碴囊。
4.列车动力作用。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三、 外挤(图18—10) 外挤的成因是软卧层 与刚卧层接触面有地下水影响,或道碴囊 积水使软卧层处于饱和状态,导致承载力 降低,发生剪切滑动或塑性流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既有线路基的特点 1. 既有线路基状态复杂 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基床土质不同、降雨量不均、
列车速度和运量不一,经过列车长期运营、养护维修和自 然界环境的长期作用,其形状(分层厚度等)和性状(承载能 力、刚度和含水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既有线路 基状态十分复杂。 2.既有线路基病害类型、发育程度和分布形式呈复杂多 样性和随机性 路基道床性病害主要有道床脏污、道床翻浆和道床板结 等,这些病害十分普遍。基床性病害主要有基床翻浆冒泥、 道碴陷槽和下沉外挤等。 无论是既有线提速,还是线路养护维修,都需要通过路 基检测掌握路基的实际状况和病害现状。总结既有线路基 检测的内容,分析既有线路基的主要病害,可为检测技术 的应用奠定基础。
力学指标是反映土的强度和变形的综合指标, 如地基系数、二次变形模量等;
物理指标是为满足力学性能的辅助指标,如 压实系数K、孔隙率,因此,两种指标应按需要 配合使用,目的是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
目前中国铁路路基工程中对不同等级的线路和 填土主要使用6种不同压实质量检测指标:
1)压实系数K
2)孔隙率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2)对基床承载力较低或土质差的区段采 用基床表层换填0.3m厚级配碎石夹土工格 室 的方案,见下图。
(3)路堑基床表层承载力较低,且土质差 的区段采用基床表层换填0.3m厚中粗砂夹 土 工膜的方案,见图。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既有线路基病害与特征
铁路既有线路基病害类型主要有翻浆冒泥、 下沉、外挤和道碴陷槽,危害包括隐蔽性冲空、 岩溶、陷穴和塌陷。椐2001年路基秋检统计, 全路路基病害延长占路基维修长度的12.3%。 这些路基病害影响线路的稳定和列车运行质量 甚至运营安全,而路基危害则直接影响运营安 全,因此,检测路基状态,探测路基病害和危 害,是既有线路基检测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为 此,了解既有线路基存在的各种病害、危害及 其特征十分必要
铁路既有线路基与路基病害
基床加固方案
根据既有线路基填料、基床承载力的差异,采 用适宜的加固方式和不同的加固深度。
凡200km/h区段基床基本承载力小于160kPa地 段及160km/h区段基床基本承载力小于150kPa 地段既有基床均需进行加固。
(1)200km/h、160km/h不改建区段基床承载 力不满足要求时,采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 根据 不同道碴厚度考虑不同的基床强度指标和加固深 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