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7882生产管理复习资料(全)

27882生产管理复习资料(全)

2013年4月生产管理复习题(全)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1分*20题=20分)二、填空题(1分*6题=6分)三、判断题(2分*6题=12分)四、名词解释(3分*4题=12分)五、简答题(6分*5题=30分)六、论述题(10分*2题=20分)一、填空选择判断改错题:第一章1、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主要解决四大方面的问题: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人—机—环境系统。

1.P1 (09.7)(1) 生产过程组织包括生产过程和生产类型、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P1(2)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

1.P1(3)生产管理中,生产控制主要是生产进度和质量控制。

1.P1(4)生产组织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组织和劳动组织 1.P2(5)生产控制包括生产进度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物质消耗与库存控制、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等。

1.P2 2.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提供社会需要的服务的管理活动为( A )1.P1A.生产管理 B.运营管理 C.企业管理 D.营销管理3、生产管理的内容:产品开发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1.P1-2(09.7)(1)产品开发管理包括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选择与设计、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等。

P1(09.4)(2)企业生产组织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组织和劳动组织。

1.P2○1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该管理是指( D )1.P2A.生产计划 B.生产控制 C.产品开发管理 D.生产过程组织○2以下属于组织生产过程基本要求的是生产过程的( ABCD )1.P2A.连续性 B.比例性 C.均衡性 D.准时性(3)生产计划包括长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

1.P2○1企业的销售和市场份额增长战略属于( C )。

P2A、短期生产计划B、中期生产计划C、长期生产计划 D视情况而定(4)保证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的前提条件是生产控制。

1.P24、生产管理的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科学管理原则、均衡生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P2-3 (1)“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产品。

”是生产管理的( C ) 1.P2A.可持续发展原则 B.均衡生产原则 C经济效益原则 D.合理性原则(2)生产管理中,根据社会需要来组织企业生产,这体现的是( C )1.P3 (09.4)A.经济效益原则 B.科学管理原则 C.市场导向原则 D.均衡生产原则(3)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环境规划活动中心提出( B )1.P3A.绿色生产 B.清洁生产 C.节约能源 D.环保产品5、市场是企业生产的出发点和最后落脚点。

1.P36、市场的需要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1.P37、均衡生产既是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保证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的前提条件。

1.P38.生产系统的构成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产品或服务三部分。

1.P49、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是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

1.P4(1).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D )1.P4(09.4)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成本 C.获取利润 D.满足社会需要10、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少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一个指标,而成本和利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

1.P4-P511、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品竞争的关键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竞争的基础是成本,即竞争双方谁的产品成本更低廉,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1.P512、创新的实现是企业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表现。

1.P513、生产管理组织主要形式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虚拟组织结构。

1.P5a、直线制是最早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指挥和管理的职能。

一般只适合于产品单一、工艺简单和规模较小的企业。

1.P5b、直线-职能制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既能保证统一指挥,又可发挥职能管理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1.P5-P6c、直线-职能制适合于中小规模,产品和技术较为简单稳定的企业。

1.P6d、事业部制实质上是“直线-职能制”形式的发展和扩大。

1.P6e、事业部制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P7f、在企业组织机构中,把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横向管理部门,又有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垂直管理部门结合起来的组织机构形式,叫做矩阵制。

特点是容易沟通信息、强化协调、提高效率。

1.P7g、矩阵制适合于大件小批、高新技术等产品或大项目、大工程企业和新产品开发。

1.P7(1)由行政领导人执行,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 ) 1.P5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2) 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把企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机构,另一类职能机构和人员。

1.P5(3) 既保证统一指挥,又发挥职能管理部门参谋指导作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B ) 1.P5(08.7)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4) 适合中小规模、产品和技术较为简单稳定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B ) 1.P6(09.4)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5) 在总公司领导下,拥有相应的独立自主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种组织形式是 B 。

1.P6A、直线职能制B、事业部制C、距阵制D、虚拟组织结构(6) 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C ) 1.P7(09.7)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7)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横向管理部门,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垂直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 D ) 1.P7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8)距阵制组织形式是将 A 两种形式的原理结合使用,其特点是双道命令系统。

1.P7A.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B.职能制和事业部制C.直线制和事业部制D.直线制和虚拟组织机构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1.P815、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1)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中,生产方式更新的主流是( D ) 1.P8A.大规模流水线 B少品种小批量生产 C.多品种大批量生产 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a、当今生产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制造业,也应包括服务业 1.P9(2)与传统的生产管理相比,现代企业管理的范围扩大了,除了生产系统内部的运行,还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置。

另一点是指( B ) 1.P9 (07.7)A.人的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最重要方面 B.服务业的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一部分C.科技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范畴 D.用户信息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3)有关生产管理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1.P9A、制造业B、不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C、生产系统内部管理和环境管理D、医院、商场、餐馆也属于生产管理的范围(4)生产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 A 。

1.P9A、CADB、CAPPC、CAMD、FMS(5)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多样化,“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使生产计划更易实现。

1.P10○2实施准时化生产方式,联机生产管理是属于生产管理模式的( D )对策。

A、概念更新B、计划创新C、组织更新D、控制创新16、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B )1.P11 。

A、决策职能 B、生产管理职能 C、计划职能 D、协调职能17、企业的生产发展战略属于( C )1.P11 。

A.企业级战略 B.部门级战略 C、职能级战略 D、行业级战略18、生产管理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1.P11(1)泰罗制为代表的管理理论开始出现的阶段是( B )P12 A、传统管理阶段 B、科学管理阶段 C、现代管理阶段(2)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指导思想建立了( A ) 1.P12A.工厂制度 B.工序制度 C.工时制度 D.工程制度(3)科学管理阶段,是以工厂内部生产管理为重点,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中心。

1.P12 (07.7)判断改错1.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场来开展。

(√) 1.P12.生产计划包括长期生产计划、短期生产计划和临时生产计划三个层次。

( ×) 1.P1 生产计划包括长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

3.生产计划是组织和控制企业生产活动的依据。

(√) 1.P24、及时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顺利运行的基础。

(√) 1.P25.均衡生产,是指企业各生产部门都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

(×) 1.P3 是指生产过程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6.清洁生产,是指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要清洁卫生。

(×) 1.P3(09.7)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7.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适合于大件小批、工艺复杂和规模较大的企业。

(×) 1.P5 产品单一、工艺简单和规模较小8.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中,各事业部不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 × ) 1.P6 各事业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09.4)9.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更新是以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为主流方式。

( × ) 1.P8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09.4)10、批量生产的规模越大,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就越低。

(√) 1.P9第二章19.生产系统的布置包括工厂选址、生产单位的配置、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等几方面。

2.P1420、对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工厂的位置是建立、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

2.P1421、选定具体的厂址,实质上就是对生产系统进行安置,所有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都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

2.P1422、为了实现经济的生产系统,生产要素的供应和成本在选址时必须考虑资源供应条件。

2.P1523、厂址的选择一般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选位,然后选取具体的地址。

2.P1524.厂址选择的程序—般分为准备阶段、现场勘察阶段和确定方案阶段。

P15-16(08.7)25.选址的方法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定量选址方法有分等加权法和重心法两种。

2.P16(08.4)(1)当产品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占较大比重时,用( C )选择厂址。

A、分等加权法B、综合评分法C、重心法D、经济批量法(2)按分等加权法,甲、乙、丙、丁四个厂址的得分分别是95、104、86、80分,( B )是可以选择的较佳厂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