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应专业:应用电子专业开设时间:学时数:51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电工电子基础》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应用电子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建设采取以知识内容的组合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建设方式。
模块化结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可拆拼组合适应不同专业的需要。
本课程设置电路分析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三个内容模块。
这三个模块不仅符应用电子专业的需要,也是可以增设其它模块以满足其它专业的需要。
让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也可以从事一些电工相关的行业。
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具体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3.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4.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5.掌握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能和主要工作原理6.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能力2.具有正确测量基本电学量(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能力3.具有正确识读和分析常用电工电子电路图,并完成有关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三、内容标准(一)学习目标: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综合知识的应用,而且能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创新意识。
(二)活动安排:1、元月9号到元月17号:到企业进行调研、开发课程标准的制定。
2、元月18号到元月21号:根据企业的要求、行业的标准进行课程标准交流。
3、元月22日到元月29号:1)根据课程整体设计的要求,制定出具在的本课程特色的整体教学设计。
2)根据课程整体设计的要求,制订出本教材编写大纲、并邀请企业专家对大纲进行修改。
3)按照ISO的标准制定教案书写标准。
4、元月30日到2月23日:1)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建设团队做好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并请相关专家对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
2)完成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3)制定作业批改标准(三)知识要点:1、直流电路1)掌握直流电路的组成及电学量之间的关系。
2)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复杂直流电路。
2、正弦交流电路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2)掌握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规律3)掌握RL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4)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电动机掌握三相和单项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4、低压电器与控制线路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和主要工作原理2)掌握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二极管及简单直流电源电路1)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知识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知识3)掌握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分析计算方法4)了解简单直流电源电路组成和分析方法6、三极管及放大电路1)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知识2)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掌握常用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计算方法7、数字电路1)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2)掌握逻辑门电路的符号和逻辑功能3)掌握触发器电路的符号和逻辑功能(四)技能要点:1、直流电路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等常用测量仪器仪表2)学会正确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基本电学量2、正弦交流电路1)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2)学会运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3)学会安装日光灯电路并进行分析计算3、学会检测电动机4、低压电器与控制线路1)学会识别与检测常用低压电器2)学会安装与调试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5、二极管及直流电源电路1)学会判别二极管管脚及其好坏2)学会简单检测变压器3)学会组装与调试简单直流电源电路6、三极管及放大电路1)学会判别三极管的管脚、管型2)学会组装与调试基本放大电路3)学会组装与测量简单运算放大电路7、数字电路1)学会设计、连接简单组合门电路2)学会设计、连接简单触发器电路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本课程的教学应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创造性实验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的主观能动性,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设计水平,使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得到较好的实践技能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抓住待解问题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电工电子基础的信心。
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尽可能做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考核评价建议变“终结性考试”为“过程考核”,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大实践的考核比重。
重视教学过程评价,将阶段评价加入到最后总评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能力的考核,建议考核公式为:平时总成绩=出勤率成绩×50%+课堂表现成绩×50%。
项目成绩=阶段测试成绩×50%+课堂任务书成绩×50%;总成绩=平时总成绩×20%+项目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30%(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应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编写,注重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用自编校本教材。
教材编写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训大纲实验项目一:直流电动机认识实验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等状态。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通过观看并拆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试验,来了解直流电动机各种状态下的运转情况。
实验项目二:直流电动机起动、调速、正反转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正反转等状态。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通过观看并拆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试验,来了解直流电动机各种状态下的运转情况。
实验项目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能力目标:使用常用电子仪器。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实验项目四:工厂供电电气接线图的认知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工厂供电电气接线图。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读懂各种工厂供电电气接线图。
实验项目五:配电箱/配电柜的接线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工厂供电电气接线图,进行配电箱/配电柜的接线。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读懂各种工厂供电电气接线图,完成配电箱/配电柜的接线。
实验项目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的各种状态。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通过观看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
实验项目七: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的组装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绕组饶制情况,能够进行组装。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通过拆装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完成组装。
实验项目八:变压器绕组的饶制、同名端的判别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变压器的结构,能够进行变压器绕组的饶制、同名端的判别。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通过拆装变压器,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完成变压器绕组的饶制、同名端的判别。
实验项目九: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及故障判断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电路的接法,并能进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及故障判断。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会接基本的电路,完成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及故障判断。
实验项目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一、实验能力目标: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状态。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通过观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运行情况,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实验项目十一: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能力目标调试静态工作点二、实验项目和内容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实验项目十二:直流稳压电源——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一、实验能力目标整流滤波电路测试、串联型稳压电源性能测试。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1、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2、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安装,并能进行调试,使其达到正常工作的要求。
考核建议考核主要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采用按组考核的办法,考核的办法,实训表现10分(纪律、态度、安全情况)、实训报告30分和动手操作60分,合计100分。
实际操作60分由实习实训老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