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
适用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须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流程
1、设计思路
通过企业调研,确立了适应行业技术改革,紧跟前沿技术发展的思路,突出机电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企业需要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针对性同时兼顾适应性。

2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掌握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3)掌握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二)方法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半导体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等的使用。

(2)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使用、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及使用。

(3)掌握常见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掌握应知知识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自学兴趣。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相关内容。

主要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源适配器、扩音机、电池充电器、稳压电
源、无线话筒、声光控开关、数字钟等所涉及的理论、实践知识。

全书共分十个项目,各项目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立项,体现了项目教学的思想。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每个项目均附有“项目实训”,对项目实训涉及的装调步骤、测试方法、元件选用等均有详细讲解,对“动手做”中的实践项目稍作改进,即可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项目1 制作手机充电器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晶体二极管基本知识
知识2 整流元件及电路
知识3 滤波元件及电路
知识4 稳压元件和三端集成稳压器
(二)技能目标
1、会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二极管的引脚和质量优劣;
2、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
3、能识读并会搭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4、了解稳压器件的工作特性。

项目2 制作简易助听器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三极管的基本知识
知识2 共射放大电路的构成及分析
知识3 分压偏置式共射放大电路
知识4 声电与电声元件
知识5 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
知识6 多级放大电路
知识7 场效应晶体管简介
(二)技能目标
1、掌握三极管的基础知识,包括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
特性曲线,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多级放大器及其耦合方式;
2、在实践中能识别晶体三极管的引脚并合理使用;
3、会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三极管的引脚和质量优劣;
4、会熟练使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
5、学会电声和声电器件的功能及检测方法。

项目3 制作模拟温度控制器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集成运放的电路结构
知识2 集成运放的运用常识
知识3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知识4 集成运放的常用电路
知识5 继电器
(二)技能目标
1、会根据要求正确选用元器件;
2、会安装和使用集成运放组成的应用电路;
项目4 制作音频信号发生器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振荡电路
知识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知识3 LC正弦波振荡器
知识4 石英晶体振荡器
知识5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二)技能目标
1、能安装与调试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
2、能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
3、能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
4、能排除振荡器的常见故障。

项目5 组装调幅调频收音机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信号与无线电波
知识2 调幅与检波
知识3 调频
知识4 鉴频
知识5 混频
知识6 功率放大器
(二)技能目标
1、掌握收音机中频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调幅与检波、调频与鉴频,学会用示波器观测调幅调频
收音机检波电路的波形
项目6 制作家用调光台灯电路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普通晶闸管
知识2 双向晶闸管
知识3 单结晶闸管
(二)技能目标
1、熟悉晶闸管的基本结构、符号、引脚功能、工作特性,独立
制作台灯电路
2、会用万用表检测晶闸管的管脚
项目7 组装声光控楼道灯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脉冲与数字信号
知识2 数制与编码
知识3 逻辑门电路
知识4 逻辑函数化简
(二)技能目标
1、掌握二进制计数的表达方法、运算方法、二进制与十进制的
相互转换;
2、掌握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集成逻辑门的正确使用;
3、制作一个声光控楼道灯
项目8 制作四人抢答器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
知识2 编码器
知识3 译码器
知识4 数码显示器
知识5 触发器
(二)技能目标
1、熟悉组合逻辑电路,了解编码器、译码器以及各种触发器;
2、独立制作一个四人抢答器。

项目9 制作秒记时器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时序逻辑电路
知识2 寄存器
知识4 555时基电路
知识3 计数器
知识5 555应用示例
(二)技能目标
1、掌握二进制、十进制等典型计数器的应用和外特性;
2、了解555时基电路的引脚功能和逻辑功能;
3、制作一个秒计时器。

项目10 制作电池电量指示灯
(一)相关知识
知识1 数/模转换
知识2 模/数转换
(二)技能目标
1、了解A/D转换和D/A转换的基本概念;
2、了解典型A/D和D/A转换电路的引脚功能和应用电路的连接
方法。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
理论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演示。

教学研讨采取课堂问答的手段。

(1)精讲多练、做学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将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深入浅出。

(3)要注重重点环节的教学设计。

反复强调、演练。

力争把每个知识点理解透彻。

五、教学资源要求
1、师资条件:
《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的课程团队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整个团队人员共6人,其中企业专家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人。

团队
人员均为“双师型”教师,均达到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本门课程在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中的地位、作用有较深入的认识。

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2、实训条件
实验设备: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晶体管
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25套;电烙铁50个。

3、教材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综合化教材。

(2)根据三年制中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担任;
(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三年制中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4)选取的内容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课改精神,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六、考核评价
1、考核形式: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通过期末理论考试实行,实验部分主要通过日常实验考核实行,实训环节部分主要通过实习进行。

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作业、单元测试、提问质疑等多项组合)相结合。

2.考核标准: 作业(教材习题和课外练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答疑和质疑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一个较好方法。

根据各项目的评价标准,拟定了如表1(见下页)所示的评价表,此评价表对各项目给出了评分标准,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各环节的评分略有不同。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50%+期末考试×30%七、参考资料
谭克清、陈国培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郭培源沈明山《电子技术基础及应用》简明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