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零件图
1) 可对主视图中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补充表达。 2) 应优先考虑选用基本视图,并尽量在基本视图中选择剖视。
3)对未表达清楚的局部形状和细小结构,可补充必要的局部视图和局部放 大图,且尽量按投影关系放置在有关视图的附近。
4)选择视图除考虑完整、清晰外,视图数量选择要恰当,以免主次不分。
D
D-D
B C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φ65 φ52 14
3
50
2x45°
4X1 21 12
同一工序尺寸尽 可能集中标注
36 238
55
4按
加
工
顺
序
2x45°
标
62
注
尺
寸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便于测量
便 于 测 量
不 便 于 测 量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加工面和非加工面
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每个方向尽量只有一个联系尺寸
“C”表示倒角的边长, 当倒角为45°时,可以写 成“C×45°”,当倒角 非45°时,则分别标注。
滚花绘图时可以不必画出, 只需标注出其规格、尺寸
的参数即可。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零件结构 类型 平面
燕尾槽
中心孔
标注方法
说明
在没有表示出正方形的图形 上,该正方形的尺寸可以用 “a×a”(a为正方形边长) 表示。
一、表面粗糙度 二、极限与配合 三、形状和位置公差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一、表面粗糙度
零件的各个表面,不管 加工得多么光滑,放在 放大镜(或显微镜)下面观 察,都可以看出峰谷高 低不平的情况。因此, 把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 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 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 面粗糙度。它与加工方 法和其他因素有关。
❖ 从工艺要求方面
为了使零件的毛坯制造、加工,测量、装配和调试工作 进行得顺利和方便,应设计出铸造圆角、拔模斜度、倒角和 退刀槽等结构,这是决定零件局部结构的依据。
❖ 形体分析法
运用形体分析法对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后,采用适当的 表达方法,才能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全部结构 形状。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加工面与非加 工面之间有一
个联系尺寸
合理
两个红色尺寸不合理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四、常用孔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
类型 标注方法
简化注法
说明
3×M6—6H表示 螺纹大径为6mm, 均匀分布的3个 螺纹孔
螺
为深度符号,
纹
本表各行均同
孔
对钻孔深度无一 定要求,可不必 标注,一般加工 到螺孔稍深即可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用视图、剖视、断面及其它规定画法,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 零件的各部分形状和结构。
❖ 零件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制造、检验时的全部尺寸。
❖ 技术要求
标注或说明零件制造、检验、装配、调整过程中要达到的一些技 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热处理要求等。
❖ 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等各项内容。
功能尺寸在零件上的作用,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 确定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正确位置尺寸。 2. 确定零件间配合性质尺寸。 3. 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尺寸。
❖ 与相关零件的尺寸要协调
相关零件之间的尺寸必须协调。如低速轴与齿轮内孔配合部分的长度57应 略小于齿轮轮毂宽度,以保证轴套的右端面与齿轮的左端面接触,从而固定齿 轮的轴向位置;而径向尺寸φ58的基本尺寸φ58也必须与轮毂孔的基本尺寸一致。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一、什么是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连接件(标准件)
法兰盘
起连接、支承作用
有螺纹紧固件、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零 件 的 分 类
根 据 零 的 作 用
销、轴承等,标准
件不画零件图。
传动件(常用件)
在机器中起传递运动 和扭矩作用 如:齿轮、蜗轮、蜗 杆、皮带轮等。
螺栓 销
齿
一般零件
轮
根据零件的 结构通常分
类型 标注方法
沉 孔
简化注法
说明
“ ”为埋头 孔符号
““ ”为沉孔 或锪平孔符号
上一张
锪平孔的深度 不需标注,只 加工到不出现 毛胚面为止
下一张 返回标题
类型 标注方法
光 孔
圆 锥 销 孔
简化注法
说明
“4”指同样直 径的孔数
圆锥销孔直 径是指配用的 圆锥销的公称 直径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结构类型
零件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
❖ 主视图的选择
1. 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应尽可能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和工作位 置。
2. 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应选择反映零件结构形状最多和各形状结 构之间相互位置关系明显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 其它视图的选择
1. 根据零件内外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特点,增加的每个视图都有各自的 表达重点,达到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效果。视图数量不宜过多, 同一方向的视图可以适当地集中和结合起来表达,以免重复及主次 不分,不利于读图。
形位公差等。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图例1柱塞泵轴测分解图和泵套零件 图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零件的分类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根据零件在机器或 部件上的作用,一般可将零件分为三种类型:
❖ 一般零件
如轴、箱盖、箱体等,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必须按部件 的性能和结构要求设计。按照零件结构上的特征,一般零件可以分成: 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叉架类等。一般零件都要画出零件图以供制 造时使用。
❖ 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封闭尺寸链是首尾相接,绕成一整圈的一组尺寸,这是尺寸标注中不允许。 通常将尺寸链中精度要求最低的环不标注尺寸,称其为开口环,或注上后打上 圆括号,作为参考尺寸。这样使制造误差都集中在这个开口环上,从而保证了 重要尺寸的精度。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直接标注全部功能尺寸 与相关零件的尺寸要协调
第十一章 零件图
基本要求 §11-1 零件图的内容 §11-2 零件的表达分析 §11-3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11-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1-5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11-6 读零件图 §11-7 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基本要求 ❖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 能正确绘制和阅读零件图; ❖ 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和基本合理; ❖ 能正确注写表面粗糙度代号、公差带代号和
主视图投射方向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2.零件位置的选择
(1)加工位置原则
使主视图的摆放位置 与零件在机械加工时的装 夹位置保持一致,加工时 方便看图操作。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2)工作位置原则
将主视图按照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放 置,便于看图和指导安装。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二) 其他视图的选择
倒角
退刀槽 及
越程槽
简化注法
说明
倒角1×45°时, 可注成C1;倒 角不是45°时, 要分开标注
表7-2 图2
标注形式可按 “槽宽×直径” 或“槽宽×槽 深”,也可将 槽宽和直径分 别标注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结构类型
板厚
均布的成 组要素及 同轴圆、 同轴台阶
孔
同心或不 同心圆弧
简化注法
说明
a)同心
2. 优先考虑选用基本视图以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切。采用局部视图、 斜视图和移出断面时,应尽可能按投影关系配置。
3. 选用适当的比例合理布置视图的位置,充分地利用图纸幅面。图样 的布局要均匀、投影关系要清晰。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一)主视图的选择
1.投射方向的选择
主视图是反映零 件的结构形状信 息量最多的视图, 应选择最明显、 最充分地反映零 件主要部分的形 状的方向作为主 视图的投射方向, 即体现零件的形 状特征原则。
2. 工艺基准——是在加工、测量和检验时确定零件结构位置的一些面、 线、点。
❖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 基准。
❖ 为了减少误差,保证所设计的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 性能,应尽可能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如两者不能 统一时,应以保证设计基准为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三、考虑工艺要求时,标注尺寸的一般原则
❖ 从便于加工、测量角度考虑,标注非功能尺寸。
非功能尺寸是指那些不影响机器或部件的工作性能,也 不影响零件间的配合性质和精度的尺寸。
❖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便于工人师傅读图和按图加工、测量,也便于工艺人员 制订加工工艺。
❖ 同一工序中用到的尺寸应尽可能集中标注 ❖ 便于测量,尽量采用实基准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标题栏 一组视图 完整的尺寸 技术要求
§ 11.1 零件图的内容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11.2 零件的表达分析
❖ 从设计要求方面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可以起到支承、包容、传动、连接、 安装、定位、密封和防松等一项或多项功用,这是决定零件 主要结构的依据。
板状零件厚度,可在尺寸 数字前加注符号“t”
对尺寸相同的成组孔、槽 等要素,应在尺寸后注出 均布的缩写词“EQS” 同心圆或台阶孔尺寸,可 采用共同的尺寸线,按顺 序注出不同的直径
b)不同心
上一张
一组同心圆弧或圆心位于 一条直线上的多个不同心 圆弧的半径尺寸,可采用 共同的尺寸线,依次注出
下一张 返回标题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标题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质量的杯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