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的产生与治疗》摘要:做为一个正常人,不仅是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同时更是社会意义上或者说心理意义上的存在。
行为(beharior)指有机体的系统反应,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人有丰富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情况不同,对同一刺激反应常常是不一样。
关键字:心理危机、抑郁症、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参考文献:《人力资源应用心理学》、《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旅游心理学》案例:史蒂文面临的精神健康危机史蒂文今年26岁,独居于一间公寓内。
尽管他早期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在18岁离开学校的时候成绩却不太好。
他在从事第一份文职工作时因为不守时而被解雇。
从那时起,他就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失业的时间也逐渐变长。
史蒂文的父母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父亲是一位进修学院的讲师。
他有一个妹妹,已结婚生子。
史蒂文的父母越来越为儿子不能找到一份适合他的工作而焦虑不安。
史蒂文的成绩和他妹妹的成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在他妹妹离家上大学之后越发凸现出来。
在史蒂文和他父母一起生活的时候,他与父母的关系就已经变得很糟糕,有一次史蒂文甚至用暴力威胁过父亲。
之后,父母帮他找到了现在的房子。
前些天,父母邀请他星期日共进晚餐,但他没有来。
他的父母到他的公寓来找他,撞开门,却发现他醉倒在屋里,满身的呕吐物。
父母不得不为他请医生,他们告诉医生:他们已经注意到史蒂文在最近一年中变得沮丧和忧郁。
他沉默寡言,把所有事情都闷在肚子里,他们只能猜测他的感受。
他们认为他从没有过女朋友,所以非常孤单,而他在学校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也都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医生发现史蒂文的房间脏乱不堪,史蒂文本人也是蓬头垢面,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按时吃饭了。
史蒂文对别人的问题毫无反应,加之父母对他行为的描述,使得医生不得不怀疑史蒂文得了精神疾病,应该去看精神病医生。
1.你认为史蒂文发生了什么事?2.造成史蒂文现状的可能原因有哪些?3.列出可能对史蒂文有帮助的措施?前言:联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complete well-being)”。
医学心理学还认为: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从疾病最严重状态到健康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化而非绝对静止状态,并呈现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
如果个体与环境保持正常的适应,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
正文:做为一个正常人,不仅是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同时更是社会意义上或者说心理意义上的存在。
行为(beharior)指有机体的系统反应,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人有丰富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情况不同,对同一刺激反应常常是不一样。
“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行为公式,这个公式是B=f(P*E),公式中的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f是函数;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它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换近的的变化而变化。
心理学家库尔特提出的行为公式告诉我们,对人的行为要从两个方面去找原因,一方面,要从行为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找原因,另一方面,要从行为者自身来找原因,看行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想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现代心理学有三大流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佛罗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佛洛伊德主义心理学,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佛洛伊德把人看成一个能量系统,认为如果能量不能释放的话,人就会不愉快,痛苦(如焦虑),人的行为就在于追求能量的释放,解除紧张的痛苦。
佛洛伊德还认为,每个人都有本我(本能、性本能),自我(后天获得的经验)和超我(社会道德的自我,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
而人的自我平衡正式三者关系的和谐。
从案例分析,史蒂夫现实生活中所遇的挫折,使他的自我得到损伤,使得超我降低,他的情绪变得暴躁,焦虑不断攀升,各种负面情绪无法得到良好的宣泄,只能借用酒精麻痹自己以逃避现实。
一、你认为史蒂文发生了什么事?史蒂文发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导致发生了抑郁,自杀和攻击性行为。
精神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案例中的史蒂文在18岁离开学校之时成绩就不大好,从事的第一份文职工作因为不守时而被解雇,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史蒂文的心理危机就开始显示出来,第一份工作被解雇他的精神压力增大,假设他的精神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致使他之后只能找得到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失业的时间也逐渐变长。
心理危机的后果: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
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
一般会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压力会得到及时的缓解;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正如案例中史蒂文。
对于大部份的人来说,危机反应他们需要时间去改善,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
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
正因为史蒂文的心理危机过强,才会出现非理性的行为,父母因为担忧儿子找不到稳定的工作而焦虑不安,史蒂文他父母的关系僵化,并对父亲使用暴力威胁,在后期沉默寡言,不外出社交,甚而酗酒,这些都是他心理危机的表现。
二、造成史蒂文现状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史蒂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不能承受的挫折,与妹妹的鲜明对比让自己压力越来越大,和家里的关系逐渐僵硬,身边的朋友或者都已经成家立业,而他连基本的工作都无法保持,失业的时间拉长,他的压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宣泄,从而导致精神上崩溃,抑郁。
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
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
表现在心理上、生理上会有反应。
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人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愤懑;总之,个人的挫折会产生反常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行为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满足不了自己的各种需要,从而产生挫折心理。
那么,我们假设,史蒂文因为第一份工作被解雇,这件事情使他的心理遭受重大的挫折,失业时间的拉长再一次使他的心理遭受挫伤。
挫折与个人的抱负水平直接相关,并且具有双重性质。
在积极方面,可以促进意志的锻炼;在消极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丧,甚至是消沉不思进取。
挫折可以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既可以是理性行为,如改变策略、降低自我要求,寻找借口安慰;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案例判断史蒂文是属于消极的一方,并可能由此引发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都无法得到保障。
抑郁症是精神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
抑郁症的经常表现的方式有: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闭门不出,与亲友间的关系疏远;情绪焦虑不安;消极悲观;躯体或生物学症状。
病因:1、遗传因素,占有一定的因素,但并不是全部。
2、生理因素3、环境因素和应激4、性格因素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把握性差,过分担心。
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
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而案例之中史蒂文的成绩在之前还可以,但是在十八岁离开学校的时候就不怎么好,那么,假设,在他的少年时期,曾经遇到过挫折,造成了他成绩下降的原因。
三、列出可能对史蒂文有帮助的措施?多种抗抑郁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都可以治疗抑郁症。
对有些病人来说,抗抑郁药物更有效;而对另外一些病人来说,物理治疗或者心理治疗更为有效;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一起使用可能最有效。
特别是对严重抑郁症患者,物理疗法可以用来相对迅速地减轻抑郁症状,而药物则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嵌入,慢慢使药量减少从而降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危害。
总结:除了上述有关抑郁症的治疗,对史蒂文精神存在问题剖析外,另有其中本质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努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自我看做是一个自主行动者,关心自我价值,认识家室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方面,相信人类有巨大的潜能来满足生活的需要,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所创立和倡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也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缓解来访者的某种心理表现,而在于帮助来访者增强自信心,引导和鼓励来访者自己积极面对现实,独立进行决策。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边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影响较大,目前被广泛应用,其理论有五个观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现实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安全需要,而进行人际交往是获得这一需要的重要途径,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等手段进行交流和沟通,达到彼此相互了解,信任;也可以在沟通当中进行情绪宣泄,人际交往是身心两方面健康的基本保证。
缺乏人际交往的人往往容易患精神疾病。
案例中,史蒂文的亲人可以多和史蒂文进行交流,使其感到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使其通过与同伴往来,表现各自的喜怒哀乐,促进情感交流,使其能为别人所接受,关怀和喜爱。
尤其是亲密的交往,使人感到自己有朋友,有可以依恋的人,由此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慰藉,避免内心孤独感,失落感的产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人际沟通有两方面的功能:传达信息,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若是做到上述几点,解除史蒂文的心理危机,治疗因心理危机过度引起的抑郁,使他恢复对生活信心,相信,他的生活不会再糟糕。
武夷山、武职院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