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色知识初学者必读6

配色知识初学者必读6

配色知识初学者必读(6)——配色技巧
通过上个篇幅的教程,我们知道了色彩的相关性质,那么要想科学合理、灵活的进行色彩搭配,掌握一些基本的配色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一篇教程中我将为大家讲解色彩的几种配色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色彩平衡
色彩平衡是以明度为基准,并只能用眼睛来进行测量。

例如蓝色的重量会是黄色的7倍。

但这只是凭感觉估算出来的,并不是精密测算的结果。

如图所示,色彩的面积大小、视觉上的轻与重都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色彩平衡。

有紧张感的画面就会有冲击力和张力。

有冲击力的画面会吸引人的目光,给人感动。

所以色彩平衡对于画面的整体色彩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下面作品中,小面积的红橙色虽然很醒目但由于面积比较小与大面积的蓝色在大小差上获得了均衡,并没有影响整幅画面的凉爽主题。

如图所示,桔黄色虽然面积很小,但却位于画面的正中间,从而与大面积的黄色在位置上达到了平衡。

2. 对比与区分的手法
2.1 色彩对比
在对一幅作品进行配色时,采用对比的手法相当重要。

色彩缺乏对比便会产生混沌、乏味的效果;色彩过度的对比,刺激性会很强,虽然达到了醒目的目的,但是会使人感觉不舒服;适当的增强对比,作品将会变得醒目、富有冲击力。

如图所示,在本作品中采用的色彩在明度和色相上过于接近,导致色彩缺乏对比,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混沌、令人乏味。

将灰蓝色和蓝紫色更改为鲜红色和红紫色,增强了色彩的对比度,画面立刻变得醒目、栩栩如生,且富有视觉感染力。

2.2 色彩区分
区分是在相邻颜色相似的情况下,在不改变色相的前提下,制造出区分色彩的效果。

在本广告作品中,色相和明度都过于接近,作品模糊不清,没有视觉上的吸引力。

在不改变整体色相的前提下,改变背景明度,达到色彩区分的目的,使作品变得醒目。

虽然明度差别较大,但色彩的纯度相似,同样会使画面给人一种平淡无奇的感觉。

在不改变整体色相的前提下,改变主体物纯度,达到色彩区分的目的,使作品变得醒目。

3. 对比效果与面积效果
色彩面积对比是指两个或更多色块的相对色域。

这是一种多与少、大与小之间的对比。

色彩可以组合在任何大小的色域中。

同样的色彩,使用的面积不同,色彩感觉也不大相同。

如图所示,较小面积的色彩形成画面的中心,用淡灰色处理周边,这样会使主体物成为视觉中心更加明显。

如图所示,当主体色彩大到一定程度时,画面的主色将变为整幅画面的颜色。

如图所示,色相相似,主体物的印象变的分散,主体物的分辨相对来说较弱。

如图所示,大面积平铺的色彩,会使画面中分辨不出主体物,整个画面缺少主体,从而得到背景般的效果。

4. 关键色与强调色
4.1 关键色
关键色是在整幅作品中突出主题的最重要的颜色部位,在整幅画面中会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色彩。

如图所示,作品中橙黄色就是画面中最显眼和富有冲击力的颜色。

关键色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整体画面的需求而定。

如图所示,画面的多处采用了关键色,让画面统一协调。

4.2 强调色
强调色是在画面整体缺乏活力的状态下,加入少量与整体色调相反的颜色,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强调色是在含糊的画面效果中,加入少量与整体色调相反的颜色,如图所示,在绿色调的画面中添加红色。

在添加强调色时,其使用面积不宜过大。

如图所示,画面中采用了少量的紫红色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既可以使画面活性化又不会喧宾夺主。

5. 和谐与同色系统一
在一幅作品中,使用不同色相的色彩越多,画面整体就会显得色彩越鲜艳,营造出热闹的气氛。

但如果色彩太多,会使画面产生杂乱无序的感觉,这就需要整合作品的色彩,使之形成和谐的统一感。

如图所示,在色彩搭配上使用了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是典型的全色相配色的方法,色彩艳丽、明快,有一种节日庆典般的视觉感受。

如果要保持多颜色的画面效果,就要选择画面中的关键色。

如图所示,将蓝色列为关键色,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入到其它艳丽的颜色中,使画面整体色调变得统一。

要营造统一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颜色。

如图所示,在作品中减少了红紫色、黄色等色彩,整体色彩没有了喧闹感,整体色调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

如图所示,把其它的色彩去掉,使用同一色系蓝色系的色彩进行配色,也可形成统一感。

但整体的色彩搭配会显得比较呆板。

6. 渐变
色彩阶段性的变化称之为渐变。

首先来了解一下渐变的种类,渐变有明度渐变、彩度渐变和色相渐变3个种类。

6.1 明度渐变
当画面色相和纯度相近时,应采用明度渐变的效果。

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如图所示。

6.2 彩度渐变
当画面只使用一种色彩时,应采用彩度渐变的效果。

营造出舒缓的变化,使物体产体积感,使平面的作品画面变的富有立体化,以得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6.3 色相渐变
当画面明度相似时,可以采用彩度渐变的效果,如图所示,用丰富的色相来弥补单一明度的缺点。

7. 透明
透明的表现是通过色彩的重叠,重叠部分的颜色就是重叠两个颜色的混合,如图所示。

在作品中使用透明效果,可使单调的色彩搭配变的丰富起来,如图所示,可制作出强烈的光感效果。

如图所示,透明效果还可以使画面变得模糊,从而产生梦幻的感觉。

8. 动态与节奏
动态就是制造律动的效果,给作品以动感。

没有动感的画面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

暖色较冷色更容易体现动感,但冷色结合有效的构图,也可以到达动感的效果。

如图所示,采用倾斜的构图方式、采用连续的点、线构成,制造流动感等等。

如图所示,将连续的点连接起来,形成曲线、面,产生犹如连续的波浪的效果。

如图所示,采用夸张的视角,同样可以给人一种震撼力和力量感。

9. 制造冲击力
我们在进行色彩表现的时候,重要的是制作出可以让人感受到冲击力的东西。

如图所示,显眼的颜色面积越大冲击力越强。

如图所示,暖色系视觉冲击力更强。

如图所示,放射比封锁显得更大。

如图所示,截断的方法可以增强冲击力。

10. 秩序性的美
所谓“秩序”是指次序、常态、规則性的循环反复、条理分明。

这种形成秩序的方法有多种,我们一起来了解制造秩序性的常规手法。

10.1 建立秩序
所谓的秩序可以通过方向的统一性、色彩的统一性、尺寸的统一性和制造韵律感,来获得秩序感。

如图中,混乱的秩序会给人一种不稳定感和杂乱感,如果给混乱不堪的画面赋予一定的秩序,就会变为一种美。

10.2 打破秩序
在创建秩序性的前提下,移动或者改变其中的某个元素,原先具有静态秩序感的画面,将打破这种秩序性,产生动态的美感。

如图所示,打破色彩上的秩序感,制造视觉焦点。

如图所示,打破动态上的秩序感,移动具有次序感中的元素,产生动态美。

通过这个篇幅的教程,我们学习了一些配色技巧,希望这些配色技巧能对大家今后的学习或是工作生活有所帮助,我将会在今后陆续给大家介绍更多的配色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