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14周周三理综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H~1 O~16 C~12 N~14 S~32 F~19 Cl~35.5 Br~80 I~127 Si~28 Na~23 K~39 Ca~40 Mg~24 Al~27 Fe~56 Cu~64 Ag~108 Zn~65 Ba~137 Mn~55 Pb~207组题人:李春凤侯爱静王海阔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近年来抗药菌株增多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是分解者、遗传物质是DNA、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
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1%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CO2B.若将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C3会减少C.若将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A TP会增多D.若将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则植物的干重不变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鉴定蛋白质时,若双缩脲试剂B滴加过多,可能会使待测溶液变蓝影响结果B.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时,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C.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捕捉过的田鼠更难捉,则实际值比估算的种群密度低D.用低温处理洋葱(2N=16)根尖细胞后,镜检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64的细胞4、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索合成抑制剂( 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B.浓度为10-5和10-4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5、根瘤菌共生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肉眼可见的根瘤。
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水、无机盐及有机物,根瘤菌内的固氮酶可将N2转变为氨以便植物利用,但氧气过多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
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是由植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B. 豆血红蛋白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C. 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固氮酶的结构D.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6、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和非卷翅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
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B.子代不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C.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D.两对基因只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7.我国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溶剂有:水;或亲水性溶剂(如乙醇,与水互溶);或亲脂性溶剂(如乙醚,与水不互溶)。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过程中,记录如下:青蒿素的水煎剂无效;乙醇提取物的效用为30%~40%;乙醚提取物的效用为95%。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B. 青蒿素含有亲脂的官能团C. 在低温下提取青蒿素,效果会更好D. 乙二醇提取青蒿素的能力强于乙醚8.C8H8O2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 10种B. 21种C. 14种D. 17种9.下列有关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系统命名法命名3-羟基丁酸B.四苯基乙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1分别与足量的、溶液、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量分别是3、4、1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硝酸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10.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酸性污水的一种工艺,装置如右图。
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H·(氢原子);若上端开口打开,并鼓入空气,可得到强氧化性的·OH (羟基自由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论是否鼓入空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3e- = Fe3+B. 鼓入空气时,每生成1mol·OH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C. 不鼓入空气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 + e- = H·D. 处理含有C2O42-的污水时,上端开口应关闭11.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2. 为了研究在温度对苯催化加氢的影响,以检验新型镍催化剂的性能。
采用相同的微型反应装置,压强为0.78Mpa,氢气、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5:1。
定时取样分离出氢气后,分析成分得如下表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温度超过280℃,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可能是因为该反应为吸热的可逆反应B. 在110~240℃苯的转化率为100%。
说明该镍催化剂活性较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催化而且不发生副反应C. 增大压强与提高氢气、苯的物质的量比都有利于提高苯的转化率D. 由表中数据来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苯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13.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3NO3-+8Al+5OH-+2H2O3NH3↑+8AlO2-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二、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9~21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 开普勒研究了行星运动,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 爱因斯坦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D. 瓦特提出了太阳是宇宙中心为主要观点的“日心说”15.如图所示,一质点以某一速度v0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斜向上抛出,落到斜面上时速度v方向水平向左.现将该质点以2v0的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同样方向抛出。
则质点两次落到斜面上时A. 落点相同,速度方向相同B. 落点相同,速度方向不同C. 落点不同,速度方向不同D. 落点不同,速度方向相同16.在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氡核22286Rn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成Po核,假设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o核与α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外切圆B. Po核的动能是α粒子动能的2 109倍C. Po核的轨迹半径是α粒子轨迹半径的142倍D. 若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则Po核与α粒子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为84T17.如图甲所示为理想调压变压器,原线圈A、B端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则当此变压器工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滑动触头P处于某一确定位置,当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下滑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小B. 若滑动触头P处于某一确定位置,当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上滑时,电压表示数增大C. 若滑动触头P和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同时上移,则电流表示数一定变大D. 若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 ,且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置于最上端,则在滑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2.2 A18.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
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BC 所在平面为等势面C. 将一正试探电荷从 A '点沿直线移到B ',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若A '点的电势为A ',A 点的电势为 A ,则AA '连线中点D 处的电势D 一定小于2A Bφφ+19.某质点在3s 内一直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与时间(a -t )图像如图所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210/g 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在第1s 内发生的位移为5m B. 质点的初速度不小于29m/s C. 质点在第2s 内处于失重状态D. 质点在第3s 末的机械能大于在第1s 末的机械能20.我国发射的第10 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它的运行周期是24小时.图中的“8”字是该卫星相对地面的运行轨迹,它主要服务区域为亚太地区.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道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7RB. 该北斗卫星的线速度小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C. 图中“8”字交点一定在赤道正上方D. 依题可估算出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317g21.水平长直轨道上紧靠放置n 个质量为m 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物块间用长为l 的细线连接,开始处于静止状态,轨道动摩擦力因数为μ.用水平恒力F 拉动1开始运动,到连接第n 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为零,则( )A. 拉力F 所做功为nFlB. 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12n n mglμ-C. 2n mgF μ>D. ()1n mg F n mg μμ-<<Ⅱ 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