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达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1.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B.大运河贯通南北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2.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
这一演变说明A.君主专制日益加强B.君权和军权的矛盾C.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D.清朝中央集权逐渐走向衰落3.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
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A.孙建国、周跃进、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5.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能看到A.集美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金龙汽车投入运输 D.鹰厦铁路通车6.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的“窗口”不包括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深圳8. 古巴比伦文化对人类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下列与之匹配的文化遗产是A.《汉莫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9. 他一生命运多桀,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这位音乐家是A.达•芬奇B.狄盖特C.欧仁•鲍狄埃D.贝多芬10.据《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史》统计,广东对英贸易从1844年的3340万美元下降到1849年的1930万美元,1855年时为650万美元,较1844年时减少了80.5%。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后开放五口通商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口岸增多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在华设厂D.八国联军侵华后广州人购买力下降11.习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典型代表。
据二十四节气推算,今天应该是A.立夏B.夏至C.立秋D.立冬1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一五”计划的实施C.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4.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A.“九一八事变” 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5.“三角贸易”的主要罪恶是A.倾销商品B.贩卖黑奴、掠夺金银和生产原料C.资本输出D.推行奴隶制度16. 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1919年6月以后,潍坊的反日浪潮风起云涌,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统照等回到诸城,广泛宣传,为潍坊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活力”是指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 发展了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D.马克思主义思想18.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
”这反映了当时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的管理之中;②资本家已经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共55分)19.(13分)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
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
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廷帝国、朝鮮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
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
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
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城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廷(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
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那一类?(3分)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6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么历史认识?(4分)20.(18分)问答题“曙光”是指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被誉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新航路开辟中,哪位航海家由于坚信什么观念最早到达古巴海地?此“曙光”对欧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9分)(2)15世纪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印度航路的是哪个国家的航海家?(3分)(3)新航路开辟之前,古代世界连接亚欧的主要商路是哪条?此商路是在谁出使西域后逐渐形成的?它的起点在哪里?(6分)21. (24分)材料解析题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
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
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见识深浅大不相同……——《中国全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
(4分)【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政治要求?(4分)【材料三】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历史教科书》(北师大版)(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4分)【材料四】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
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
更为严重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4)依据材料四,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6分)【材料五】“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历史争鸣•回顾戊戌》(5)依据材料五回答,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在当时社会上起到什么作用?(6分)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1.A2.A3.A4.D5.D6.B7.D8.A9.D 10.A 11.B 12.C 13.A 14.D 15.B16.A 17.D 18.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共55分)19.(1)A(3分)(2)可从朝代、交往国家、机构名称、交往礼节、交往方式等方面回答。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6分)(3)唐朝对外交往广泛(4分)20.问答题(共18分)(1)人文主义(2分);哥伦布(2分);地圆学说(2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分)(2)葡萄牙(3分)(3)丝绸之路(2分);张骞(2分);长安(2分)21.(1)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分),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或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2分)(2)君主立宪或开国会、行宪法(2分);民族资产阶级(2分)(3)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
(任答2点得4分)(4)因素:远离当时的政治现实;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
(任答2点得4分)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