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DA课程设计报告8线-3线优先编码器

EDA课程设计报告8线-3线优先编码器

Xxxxx学院
《EDA技术》课程报告
设计题目:8线-3线优先编码器班级:应用电子1101班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一、8-3优先编码器设计原理分析 (3)
二、8-3优先编码器模块的源程序 (3)
三、8-3优先编码器仿真结果 (4)
四、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5)
五、参考资料 (5)
一、8-3优先编码器设计原理分析
8-3优先编码器输入信号为din0,d in1,din2,din3,din4,din5,din6和din7,输出信号为out2、out1、out0。

输入信号中din7的优先级别最低,依次类推,din0的优先级别最高。

也就是说若din0输入为1(即为高电平)则无论后续的输入信号怎么样,对应的这种状态一样,如若din0输入为0(即为低电平)则看优先级仅次于din0的din1状态决定,依次类推。

因为din0到din7共8中状态,可以用3位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8-3优先编码器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表1 8-3优先编码器真值表
二、8-3优先编码器模块的源程序
8-3优先编码器由VHDL程序来实现,VHDL语言描述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coder IS
PORT ( din : IN STD_LOGIC_VECTOR(0 TO 7);output : OUT STD_LOGIC_VECTOR(0 TO 2);EANABLE: in std_logic );
END coder;
ARCHITECTURE behav OF coder IS
SIGNAL SINT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BEGIN
PROCESS (din)
BEGIN
IF (EANABLE='0') THEN
IF (din(0)='1') THEN output <= "000" ;
ELSIF (din(1)='1') THEN output <= "100" ;
ELSIF (din(2)='1') THEN output <= "010" ;
ELSIF (din(3)='1') THEN output <= "110" ;
ELSIF (din(4)='1') THEN output <= "001" ;
ELSIF (din(5)='1') THEN output <= "101" ;
ELSIF (din(6)='1') THEN output <= "011" ;
ELSE output <= "111" ;
END IF ;
ELSE output <="ZZZ";
END IF;
END PROCESS ;
END behav;
三、8-3优先编码器仿真结果
8-3优先编码器由VHDL程序实现后,其仿真图如图2-1所示。

图1 8-3优先编码器功能仿真图
对其仿真图进行仿真分析:din为输入信号组,它由din7-din0八个输入信号组成。

output为输出信号组,它由output2-output0三个二进制代码输出信号组成。

enable为使能端,当enable为0时编码器工作,当使能端为1时输出高阻状态。

当din0为1时,即输入为:1*******时,输出111,当din0为0时,输出由优先级仅次于din0的din1决定,即输入为:01******时,输出110,紧接着依次类推,分别得出输入为:001*****时,输出101,输入为:0001****时,输出100,输入为00001***时,输出为011。

到此为止由于使能段变为高电平,输出信号为高阻状态,但可以推断出当输入为000001**时,输出010,输入为0000001*时,输出001,输入为00000001时,输出为000。

四、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设计课的重要性和目的性所在。

本次设计课不仅仅培养了我们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自主的进行设计的能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的检验和复习,使我明白了自己的缺陷所在,从而查漏补缺。

希望学校以后多安排一些类似的实践环节,让同学们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要求我要有耐心和毅力,还要细心,稍有不慎,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导致结果的不正确,而对错误的检查要求我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这次设计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以后从事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在应用VHDL的过程中让我真正领会到了其在电路设计上的优越性。

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形式来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方便灵活,利用EDA软件进行编译优化仿真极大地减少了电路设计时间和可能发生的错误,降低了开发成本,这种设计方法必将在未来的数字系统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参考资料
[1] 杨刚,龙海燕.现代电子技术-VHDL与数据系统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4
[2] 黄仁欣.EDA技术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潘松.VHDL实用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国丽,朱维勇.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 宋振辉. EDA技术与VHD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宋振辉. EDA技术与VHD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王锁萍.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教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