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001.绝对压力为P ,表压力为P g 真空为P v ,大气压力为P b ,根据定义应有A .P =P b - P vB .P =P b - P gC .P =P v -P bD .P =P g - P b002.若过程中工质的状态随时都无限接近平衡状态,则此过程可属于A .平衡过程B .静态过程C .可逆过程D .准平衡过程003.有一过程,如使热力系从其终态沿原路径反向进行恢复至其初态,且消除了正向过程给外界留下全部影响,则此过程属于A .平衡过程B .准静态过程C .可逆过程D .不可逆过程004.物理量 属于过程量。
A .压力B .温度C .内能D .膨胀功005.状态参数等同于A .表征物理性质的物理量B .循环积分为零的物理量C .只与工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D .变化量只与初终态有关的物理量006.热能转变为功的根本途径是依靠A .工质的吸热B .工质的膨胀C .工质的放热D .工质的压缩007.可逆循环在T -s 面上所围的面积表示A .循环的吸热量B .循环的放热量C .循环的净功量D .循环的净热量008.热力系储存能包括有A .内能B .宏观动能C .重力位能D .推动功009.只与温度有关的物质内部的微观能量是A .内能B .内热量C .内位能D .内动能010.构成技术功的三项能量是宏观动能增量,重力位能增量和A .内功B .推动功C .膨胀功D .压缩功011.如图所示,工质在可逆过程1~2中所完成的技术功可以可用面积A .e+dB .a+bC .a+eD .b+d012.技术功W t 与膨胀功W 的关系为A .w t =w+ p 1v 1- p 2v 2.B .w t =w+ p 2v 2- p 1v 1-C .w t = w+ p 1v 1D .w t = w+ p 2v 2013.当比热不能当作定值时,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A .C p =p T u ⎪⎭⎫ ⎝⎛∂∂B .C p =p T h ⎪⎭⎫ ⎝⎛∂∂ C .C p =dT duD .C p =dTdh 014..理想气体的定容比热C v 与比热比κ,气体常量R 的关系为C vA . 1+κRB .1-κκRC .1-κRD .1+κκR016. 利用平均比热表计算理想气体焓变的公式为A .21t pm t c (t 2-t 1)B .()dt et bt a ⎰++2C .(20t pm c -10t m C )(t 2-t 1)D .20t pm c t 2- 10t pm c t 1017.理想气体任何过程的内能变化量,如比热不能当作定值,应该是A .Δu =21T v T c dT ⎰ B .Δu =21T p T c dT ⎰ C .Δu=C v (T 2-T 1) D .Δu=C p (T 2-T 1)018.同一理想气体分别经可逆和不可逆过程实现相同的温度变化,则Δu 12(可逆)A .大于Δu 12(不可逆)B .小于Δu 12(不可逆)C .等于Δu 12(不可逆)D .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Δu 12(不可逆) 019.理想气体不可逆过程中熵变化量A .无法计算B .大于相同初终态可逆过程的熵变量C .可以用Δs = ⎰T qD .可以用Δs =⎰T q020.在T -s 图上,理想气体定容线的斜率等于 A .R T B .v c T C .s T D .R T k )1(- 021.理想气体定温过程的热量q 等于A .c n ΔTB .w tC .T ΔsD .w 022.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中,焓变化Δh 等于A .1-k kR (T 2-T 1) B . c v (T 2-T 1) C .-⎰21pdv D .⎰21vdp 023.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内能变化Δu 等于A .c n ΔTB .c v ΔTC .c p ΔTD .R ΔT024.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膨胀功w 等于A .1-n R (T 1-T 2) B .1-n R (T 2-T 1) C . 1-n nR (T 1-T 2) D .1-n nR (T 2-T 1) 025. 多热源可逆循环工质的最高温度为T 1,最低温度为T 2,平均吸热为1T ,平均放热温度为2T ,则其循环热效率为A .1-12T TB .1-12T TC .1- 2211T T T T --D .1- 1122T T T T --026. 对于可逆循环,⎰T q δA .>0B .=0C .<0D .=⎰ds 027.不可逆循环的⎰T q δA .>0B .=0C .<0D .≤0 028. 自然过程A .都是使能量品质下降的过程B .都是非自发过程C .都是自发过程D .都是不可逆过程029.理想气体经可逆定容过程从T 1升高到T 2,其平均吸热温度12T = ........A .(T 2-T 1)/ln 12T TB .C v (T 2-T 1)/ln 12T T C .(T 2-T 1)/ C v ln 12T T D .221T T + 030.1~A ~2为不可逆过程,1~B ~2为可逆过程,则A .⎰21A T q δ>⎰21B Tq δ B .⎰21A T q δ=⎰21B T q δ C .⎰21A T q δ<⎰21B T q δ D .⎰21A ds = ⎰21B ds 031.热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属于A .可逆过程B .不可逆过程C .自然过程D .自发过程032.自然现象的进行属于A . 可逆过程B .不可逆过程C .具有方向性过程D .自发过程033.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A .实现热功转换的条件B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C .能量总量的守恒性D .能量自发地贬质性034.能量质变规律指出A .自发过程都使能量的品质降低B .凡是能质升级的过程都不能自发地进行C .非自发过程的补偿过程一定是能质降低的过程D .孤立系统的熵如有变化,将使能质降低035.克劳休斯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说明A .热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C .热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需要补偿条件D .热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036.对卡诺循环的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有:A .提高高温热源温度降低低温热源温度可提高热效率B .单热源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C .在相同温限下,一切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低于可逆循环D .在相同温限下,一切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均相同037.卡诺循环是A .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B .热效率最高的循环C. 热源与冷源熵变之和为零的循环D .输出功最大的循环038. A 是可逆机,B 是不可逆机。
热效率ηA 、ηB 的可能存在的关系有A .ηA <ηB B .ηA >ηBC .ηA ≤ηBD .ηA =ηB039.工质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相同的所有循环中,热效率达到极限值的循环有A .可逆循环B .卡诺循环C .概括性卡诺循环D .回热循环040.热量的做功能力损失与A .热源温度有关B .环境温度有关C .孤系的熵变有关 D.系统的熵产有关041.流体在喷管中沿流动方向,马赫数A .先减小后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在渐缩部分增大。
D .在渐扩部分增大。
042.若使超音速气流加速,应选用A .渐缩管。
B .渐放管。
C .缩放管。
D .拉伐尔管。
043.工质在渐缩喷管出口已达临界状态。
若入口参数不变,再降低背压,其出口A .比容增加,流量增加B .比容减少,流量减少C .比容不变,流量不变D .比容不变,流量增加044.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渐缩喷管出口端截去一段后,A .流速增加、流量增加。
B .流速减少、流量增加。
C .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D .流速增加、流量减少。
045.水的湿蒸汽经绝热节流后,A .干度增加,温度下降。
B .干度增加,压力下降。
C .干度减少,温度下降。
D .干度减少,压力下降。
046.方程A dA +c dc -vdv =0, A .不适用于非稳定流动。
B .适用于可逆过程。
C .只要是稳定流动。
D .不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047.工质作稳定且不对外作功的绝热流动时,能量方程dh+cdc =0A .适用于理想气体。
B . 适用于真实气体。
C .适用于可逆过程。
D .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048.理想气体亚音速流经缩放喷管作充分膨胀时,参数变化是A .dp>0B .dc>0C . dv>0D .dT<0049.根据喷管截面变化规律A .亚音速流动截面应渐缩B .超音速流动应渐扩C .亚音速增至超音速应用缩放喷管D .使用渐缩型喷管不可能达到音速050.喷管流速计算公式C 2=1.41421h h 适用于A .理想气体B .水蒸气C .可逆过程D .不可逆过程051.渐缩喷管的背压p b 低于临界压力p c 时,A .出口压力 p 2>p cB .出口压力p 2= p cC .出口气流马赫数Ma=1D .出口气流马赫数Ma<1052.缩放喷管背压p b <p c 时,A .出口气流流速为超音速B .喉部截面气流为声速C .喉部气流压力为p cD .出口气流压力为p b053.理想气体在喷管中作稳定可逆绝热流动时,A .流速增大B .压力减少C .温度升高D .比容增大054.气体在喷管中因流动有摩擦阻力,会使喷管出口气体的A .焓值减少B .熵减少C .焓值增加D .熵增加055.实际气体经绝热节流后A .熵增加,做功能力下降B .焓值不变,压力下降C .熵减少,压力下降D .熵不变,压力下降056.燃气轮机装臵,采用回热后其循环热效率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循环做功量增大B .循环吸热量增加C .吸热平均温度升高D .放热平均温度降低057.无回热等压加热燃气轮机装臵循环的压气机,采用带中冷器的分级压缩将使循环的A .热效率提高B .循环功提高C .吸热量提高D .放热量提高058.无回热定压加热燃气轮机装臵循环,采用分级膨胀中间再热措施后,将使A .循环热效率提高B .向冷源排热量增加C .循环功增加D .放热平均温度降低059.燃气轮机装臵采用回热加分级膨胀中间再热的方法将A .降低放热平均温度B .升高压气机的排气温度C .提高吸热平均温度D .提高放热的平均温度060.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而不采取回热措施反而会使燃气轮机装臵的循环热效率降低的原因是A .压气机出口温度降低B .空气在燃烧室内的吸热量增大C .燃气轮机做功量减少D .燃气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061.电厂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再热是为了A .提高循环初参数B .降低循环终参数C .提高乏汽的干度D .提高锅炉效率062.再热压力不能太高是因为A .受到金属材料的限制B .循环热效率不如朗肯循环高C .对排汽干度的改善太小D .平均吸热温度不如朗肯循环高063.再热压力不能太低是因为A .排汽干度反而减少B .会使循环效率下降C .对循环效率的提高太小D .对排汽干度改善太小064.朗肯循环采用回热后A .汽耗率和热耗率都上升B .汽耗率和热耗率都下降C.汽耗率上升但热耗率下降D.汽耗率下降但热耗率上升065.回热循环中混和式加热器出口水温度A.随抽汽量增加而增加B.由加热器的抽汽压力确定C.随加热水的增加而减少D.随加热器进口水温增加而增加066.欲使回热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提高,应该A.增加抽汽量B.提高抽汽压力C.减少给水量D.减少抽汽压力067.其它蒸汽参数不变,提高初温度可使A.平均吸热温度提高B.平均放热温度降低C.热耗率降低D.排汽干度提高068.其它蒸汽参数不变,提高初压可使A.平均吸热温度提高B.平均放热温度降低C.热耗率降低D.排汽干度提高069.可以反映汽轮机内部气流摩阻而引起损失的参数有A.内部热效率B.循环热效率C.汽轮机内部相对效率D.内部汽耗率070.初参数和背压相同的汽轮机,有摩阻的绝热膨胀与理想的绝热膨胀相比,其损失体现在A.排汽焓上升 B.排汽熵增大C.排汽焓降低 D.排汽熵减小071.再热循环中,蒸汽通过再热器后其A.温度和压力增加 B.焓和温度增加C.比体积和熵增加 D.熵和焓增加072.朗肯循环采用回热后会使A.汽耗率提高B.热耗率提高C.循环热效率提高D.平均吸热温度提高第二部分填空题073.定义一个叫作咪度(M)的新温标,在此温标中水的冰点为100 M,沸点为10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