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正常停运规程(以后石电厂#1~#4机组为例)1.1正常停运前的准备1.1.1值长接到停机命令并明确停机的原因、时间、方式后,应通知各相关部门及各岗位做好停机前的准备及工作安排。
1.1.2机组领班应通知各岗位值班人员对所属设备、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需停机处理的设备缺陷详细记录在运行记录中。
1.1.3联系公用课、保养课等部门,并将机组停运需配合事项交待清楚。
1.1.4机组大、小修前或停炉时间超过7天,应安排将所有原煤仓烧空(公用课燃运是否上煤应根据值长通知)。
1.1.5单机运行时应提前启动启锅向公用辅汽联箱供汽,机组共用辅汽联箱暖管后投入运行,机组共用辅汽应具备向机组辅助蒸汽供汽之条件。
1.1.6确认柴油系统正常备用,柴油日用罐有足量存油。
1.1.7试投所有点火器,应全部着火且稳定。
1.1.8停炉前应对锅炉受热面全面吹灰一次。
1.1.9机组停运前应进行TOP、AOP、EOP油泵自启动试验和小机直流油泵自启动试验,试转正常后投入自动备用。
1.2机组减负荷1.2.1600-450MW(1)在USS画面的“负荷/BID设定”控制棒图内设定负荷需求值为450MW。
(2)注意W/S疏水箱液位控制阀出口电动阀A&B&C强制/自动开启,动作条件如下A负荷需求值<455MW,W/S疏水箱液位控制阀出口电动阀A&B&C强制全开,液位控制阀自动置于“自动”控制模式。
B当MSP<17.7MPa,W/S疏水箱液位控制阀出口电动阀A&B&C强制全开,液位控制阀自动置于“自动”控制模式。
C电动给水泵启动时(一个脉冲信号),W/S疏水箱液位控制阀出口电动阀A&B&C强制全开。
(3)负荷需求值降至450MWA全面检查各系统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正常。
B退第一层煤燃烧器运行(若原煤仓需烧空,则需进行确认及敲打。
若无需将原煤仓需烧空,则应用检查停止模式停运煤燃烧器)。
C随着负荷的下降,机组轴封自密封逐渐切换到机组辅汽供轴封蒸汽。
确认轴封蒸汽压力、温度自动控制正常。
1.2.2450-270MW(1)在USS画面的“负荷/BID设定”控制棒图内设定负荷需求值为270MW。
(2)负荷需求值降至270MWA全面检查各系统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正常。
B退第二层煤燃烧器运行(要求同上)。
C退出一台汽动给水泵运行D确认一台汽动给水泵已退出运行,启动电动给水泵组,并入运行。
E退出一台凝泵运行。
1.2.3270-180MW(1)在USS画面的“负荷/BID设定”控制棒图内设定负荷需求值为180MW。
(2)负荷需求值降至180MWA全面检查各系统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正常。
B将机组辅汽切为由机组共用辅汽联箱供汽,并且确认辅汽系统运行正常,一过至机组辅汽、冷再至机组辅汽压力调节阀关闭。
C退出另一台汽动给水泵运行。
D投入第一层油点火器正常后,投入1-6,3-8油燃烧器,确认燃烧状况良好。
E第一层油燃烧器选择“自动操作”,监视油燃烧器进口油压>0.9MPa,煤主控>20%,退第四层煤燃烧器运行。
F调整混烧比为50%。
G除氧器加热汽源由五段抽汽切换至机组辅汽联箱供给。
H停止低加疏水泵运行,低加疏水切换为逐级流至凝汽器。
1.2.4180-102MW(1)在USS画面的“负荷/BID设定”控制棒图内设定负荷需求值为102MW。
(2)当给水流量<450t/h时,除氧器水位控制有“三冲量”切换为“单冲量”控制,注意凝汽器、除氧器水位控制正常。
(3)当负荷需求值<174MW时,“交叉限制”自动退出。
(4)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锅炉由干态模式切换为湿态模式A MWD<120MWB汽水分离器出口过热度<3℃保持15s且MWD<150MW。
(5)干态切换为湿态后机组控制模式由CC1切换为CC2。
(6)在CC2控制模式下FR/FW开始控制主蒸汽压力,TBV压力设定为8.24Mpa,锅炉切为定压运行。
(7)负荷需求值降至102MW。
A全面检查各系统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正常。
B联系EP值班员退出所有电场。
C退出第三层煤燃烧器运行,注意油燃烧器自动运行正常。
D切换厂用电至备用电源接带。
其操作步骤见第六篇之第28章的《机组解列前的厂用电切换》。
E依次退出#8、#7、#6高压加热器和#4、#3低压加热器汽侧。
1.2.5102-30MW(1)在USS画面的“负荷/BID设定”控制棒图内设定负荷需求值为30MW。
(2)负荷需求值<90MW时,确认汽机所有疏水阀应自动开启。
(3)负荷需求值<60MW,省煤器旁路烟气挡板全关。
(4)负荷需求值<50MW,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控制阀置于“自动预备”模式。
(5)负荷需求值降至30MW。
A停止PAF(A/B)运行。
B确认第一层油点火器运行正常(每侧有三个以上点火器着火且稳定)。
C选择油枪最后一次吹扫功能。
1.3发电机解列及相关操作1.3.1发电机解列(以#1机组为例)(1)确认机组负荷已降至30MW。
联系中调机组将解列A查6.6KV U1A1母线进线CB 6102小车开关在“试验”位置。
B查6.6KV U1A2母线进线CB 6114小车开关在“试验”位置。
C查6.6KV U1B1母线进线CB 6126小车开关在“试验”位置。
D查6.6KV U1B2母线进线CB 6138小车开关在“试验”位置。
E将#1发电机有功降至为零。
F将#1发电机无功降至接近于零。
G按下#1发电机励磁调节器自动跟踪“停止”按钮。
H将#1发电机励磁调节器方式选择开关43-90切至“手动”位置。
I断开#1机#1主变串5011开关。
J断开#1机#1主变串5012开关。
K把#1发电机手动电压调节器“70E”降到最低电压位置。
L把#1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90R”降至最低电压位置。
M断开#1发电机励磁开关41E。
N查#1发电机励磁开关41E确已断开。
1.3.2发电机解列后的相关操作(1)将DEH控制模式切为手动,按下“关阀”按扭,确认汽轮机MSV、GV、ICV全关后手动打闸汽轮机。
监视并确认下列项目A各加热器抽汽逆止阀联锁关闭。
B汽机打闸后,必须严密监视润滑油压,汽机转速下降时注意TOP、AOP、JOP自启正常,盘车自投正常。
C汽机惰走时间正常。
D注意除氧器、凝汽器水位。
(2)锅炉MFT。
A使用第一层油燃烧器全消火功能。
B油枪吹扫结束,第一层油点火器熄火,锅炉MFT。
C确认MFT动作后的联锁动作正确,参见第五篇之第一章《锅炉事故处理》。
(3)锅炉MFT后的操作A锅炉热态封炉a锅炉热态封炉用于锅炉各受热面及风烟道无检修工作时,目的是为了缩短了再启动时间。
b手动关闭主、再热蒸汽管疏水气动阀A/B,关闭汽机旁路TBV阀。
c通知EP值班员停运脱硫风机、脱硫海水泵,保持FGD预冷段运行。
注意监视FGD出口温度不超限。
d保持30%的空气流量进行炉膛吹扫5min。
e手动缓慢关闭FDF-A/B进口动叶至零。
f停止A侧FDF、IDF。
g停止B 侧FDF、IDF。
h IDF速度控制切换为“低速”位置。
i将FDF-A/B入口动叶、FDF-A/B出口挡板及其出口联络挡板、AH-A/B出口二次风挡板、AH-A/B入口烟气挡板、PAF-A/B入口导叶、IDF-A/B入口导叶、IDF-A/B出口烟气挡板等风门、档板关闭。
j FGD入口烟温小于100℃时停其预冷段运行。
k前锅炉区保持低加循环清洗、除氧器真空加热、CPP运行。
联胺和氨的注入投“自动”控制模式。
l保持AH-A/B、TV&火检冷却风机、TV冷却水增压泵运行。
B锅炉强冷a锅炉强冷用于锅炉设备高温部分有检修时,目的是为了缩短了检修工期。
b手动开启FDF入口动叶,保持50%的空气流量进行炉膛吹扫、通风冷却。
c启动电动给水泵组,调整给水流量至200t/h-300t/h,进行锅炉循环冷却。
d开启TBV和主蒸汽管疏水阀至20%,进行受热面泄压(注:当MS压力<0.2MPa时关闭)。
e联胺的注入切为手动方式控制,控制除氧器入口在2-3ppm。
氨的注入自动控制。
f CPP运行时应监视其入口的联胺浓度不能超过10ppm。
g锅炉强冷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除氧器与水冷壁之间水温差≯25℃。
h当水冷壁出口温度<100℃时,可停止TV&火检风机、TV冷却水增压泵及AH-A/B运行,打开炉本体各所有看火孔及人孔门。
i通知EP值班员停运脱硫风机、脱硫海水泵及FGD预冷段运行。
j当水冷壁出口温度<90℃,停止除氧器加热。
保持除氧器的真空。
k当水冷壁出口温度<50℃,全关电泵出口给水流量控制阀。
停止电泵运行。
l当锅炉各受热面管壁温度<30℃时,锅炉强冷结束。
m停止风烟系统运行。
破坏炉底水封,开启风烟系统有关风门及档板,保持炉膛自然通风。
(4)前锅炉区及其它系统可在确认其具备停运条件后逐一停运。
(5)将#1发变组转冷备用A查#1发电机励磁开关41E确已断开。
B断开#1机励磁回路控制电源开关NF1、NF2。
C查6.6KV U1A1母线进线开关6102确已断开,小车在试验位置。
D查6.6KV U1A2母线进线开关6114确已断开,小车在试验位置。
E查6.6KV U1B1母线进线开关6126确已断开,小车在试验位置。
F查6.6KV U1B2母线进线开关6138确已断开,小车在试验位置。
G查#1主变串5011开关确已断开。
H查#1主变串5012开关确已断开。
I断开#1主变出口50116隔离刀闸。
J查500KV #1主变出口50116隔离刀闸确已断开。
1.4正常停运的注意事项1.4.1机组正常停运应参照《机组正常停运曲线》(见附录十)控制整个进程。
1.4.2锅炉燃油期间应根据油枪前的燃油压力注意油枪自动投/退正常。
避免油燃烧器前油压过高或过低。
1.4.3锅炉燃油期间应现场检查确认油燃烧器燃烧稳定,保证第一层油点火器运行正常。
1.4.4磨煤机、油燃烧器停止后应确保吹扫正常。
1.4.5锅炉在停止过程中空预器应连续吹灰。
1.4.6在机组停运过程中及MFT时注意炉膛负压调节正常。
1.4.7汽机停运后应注意监视下列项目(1)汽缸上下温差,低压缸排汽温度,转子偏心度等参数。
(2)定期倾听汽机有无动、静磨擦声。
(3)盘车装置的运行情况。
如因故盘车不能投入,则立即采用手动盘车,每隔15-20分钟盘动转子180度,并设法尽快恢复连续盘车运行。
如果盘车在运行中跳闸,则应立即试投一次,如投入不成功,并确认是阻力大引起,则表明转子已弯曲,应改用定期180度的手动盘车,严禁强行投入连续盘车,同时检查汽缸疏水系统,查找原因。
(4)注意主机油系统工作正常,氢气没有置换前应注意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
(5)确认主机惰走时间正常,否则应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