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②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④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原旷其盈视盈:充满、盈满B.川泽纡其骇瞩纡:纡回曲折C.序属三秋序:顺序D.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甫:刚、顿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B.控蛮荆而引瓯越天柱高而北辰远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①②段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笔法写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两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
C.“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实写作者远望长安、吴会的情景,运用双关的说法,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D.③④段写宴会的盛况,既有悲伤的人生感叹,又有乐观的壮志不易的感慨。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译文:__________(2)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译文:__________答案:1.C; 2.B; 3.C; 4.蓄积的雨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 排箫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
解析:1.序:季节,时序。
2.A项,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B项,都是连词,表并列; C项,介词,在/介词,用,拿;D项,连词,表转折/副词,尚且。
3.是虚写,表面上是“望”“看”,实际上是在想。
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长安,由云海而想到东北的吴会,日下即长安,云间即吴会的意思又暗含其中。
2.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①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
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
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
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 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三王所为序、赋、记: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
后两作已失传。
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揭阳。
③大号:年号。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B.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C.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D.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B.大号,即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C.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
后又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
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其文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
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 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 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②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答案:1.B; 2.B; 3.C; 4.①可是我们袁州竟然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②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满一个月,您又在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于南昌”是介宾结构,做状语,后面应有谓语成分,故其后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当得”是能愿动词,在句中用于谓语前,故其后不可断开.据此排除D项。
故选B。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 “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基本上明、清两朝时一个皇帝终生只用一个年号,之前的大多数皇帝都有多个年号。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错,应为“寄寓了满腔不尽之意”。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①乃:竟然。
假:借助。
勤:使……劳苦。
馆人:管理客馆、接待宾客的人。
②伯:古代管理一方的长官。
适:刚好。
期月:满一个月。
燕:通“宴”,举办宴会。
公又来燕于此:介宾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公又于此来燕”。
乌:疑问代词,怎么。
【参考译文】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说江南有许多适合登临观赏的美景,而滕王阁独自排在第一位,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看到了三王所写的序、赋、记等文章,(我觉得)它们文辞壮美,更想去看一看滕王阁再读一读这些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到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我因为谏迎佛骨的事情被贬揭阳,赴任时选择走近便快速之道而到海上,又不能经过南昌参观所说的滕王阁。
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诏书下达,把中书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为御史中丞,考察江南西道;洪州、江州、饶州、虔州、吉州、信州、抚州、袁州都属于他管治的地方。
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满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不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满足的愿望)都实现了。
大的事情通过驿使迅速上报,小的事情立刻处理。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阳气上升,阴气闭合,在数日之内百姓就修炼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
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听从命令;可是我们袁州竟然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到达啊!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关系融洽,您和监军使在这个阁上设宴, 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参加宴会。
酒宴进行到中途,综合各种意见说:“这阁子如果再不修整,将会毁坏。
以前您在这里任刺史的属官,有恰当的理由来翻新滕王阁,您所写的文章,确实还题写在墙壁上;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满一个月,您又在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您回答说:“是的。
”因此,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块,浸坏模糊不鲜艳的色彩,修治一下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损害可供后人观赏的景观。
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就接受了您的命令。
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欢乐,即使我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跟着您一起游玩的话, 我还能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写下这篇阁记。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直接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观。
3.《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