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人教学计划
小主持人培训教学计划
在学习中让每个孩子能正确认识“小主持人”,交给其正确的站姿与坐姿,字音基本正确,并能自信、勇敢地在公众面前进行自我介绍。
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舞台训练,找准舞台中心,学生用眼神与观众交流,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学生发准字音。
主持课程以集体与个人相结合,教室与舞台相结合,以训练和展示相结合,以推荐和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每位学员提供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走上舞台。
第一节课:解放天性训练
第二节课:解放天性训练、语音面貌纠正训练
第三节课:解放天性训练、语音面貌纠正训练
第四节课:绕口令练习、即兴说话练习
第五节课:绕口令练习、即兴说话练习
第六节课:即兴说话练习、快板练习
第七节课:快板练习
第八节课:朗诵基础练习
第九节课:朗诵基础练习
第十节课:舞台实战模拟主持
第十一节课:舞台实战模拟主持
解放天性的具体训练方法林林总总,每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又不会是单一地提升学生的某一种具体能力,但不同的训练方法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和指向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的同时,也应该“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的不同问题侧重相应的训练。
❖如何解放天性?
❖1.集中注意力的无实物练习(无实物练习是表演基础教学中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使学生在无实物的状态下,按照一定的规定情境里,有效地组织有逻辑的、有顺序的舞台行动)❖2.发挥想象力的即兴表演(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训练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物品作为道具,自己通过想象来设定场景、人物、对白、剧情走向,在当众状态下自然地去再现生活。
)
教学内容:小游戏(通过小游戏,使孩子们能够大胆表演、大胆演讲)
a、跟我学
b、无实物表演
c、即兴表演、演说
❖总结:解放天性的训练项目中都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的同时予以相应的指导,但毕竟训练不是为了娱
乐。
播音主持专业的解放天性也应注意配合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使天性的解放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提升相得益彰,
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逐步摆脱束缚当众状态下自然行为的枷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迅速成熟起来。
❖发散思维练习
❖用三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拖鞋手机吃饭
❖书包黑板扫帚
小游戏:
每个同学写三张字条,写上人物地点干什么,再请同学们随意抽取,连缀成一段话
❖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普通话字词的正音,绕口令、朗诵等
按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念下面的音节。
一姨乙艺 yī yí yǐ yì
辉回毁惠 huī huí huǐ huì
风冯讽奉 fēng féng fěng fèng
飞肥匪费 fēi féi fěi fèi
通同桶痛 tōng tóng tǒng tòng
迂于雨遇 yū yú yǔ yù
❖轻声:我的他的偷偷地睡了吃了微笑着去吧得了吧沉吗还早呢弟弟奶奶太太星星桌子燕子帽子
❖儿化:小孩儿小狗儿宝贝儿瓜子儿水珠儿小刘儿
❖儿化音绕口令: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
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嗓子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
❖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
❖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
❖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
❖“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
❖谁说四十是十四,就打谁四十。
绿青蛙,叫呱呱,
蹦到地里看西瓜。
西瓜夸蛙唱得好,
蛙夸西瓜长得大
❖八十八岁公公门前有八十八棵竹,
❖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八十八岁公公不许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八十八岁公公打发八十八个金弓银弹手去射杀八十八只八哥,❖不许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
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扑通扑通扑通三声跳下水。
❖普通话是有情绪的
练习: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2如何用语言表达出高兴、悲伤、兴奋、痛苦等)
❖快板
❖基础练习:
❖打起快板走上台,
❖我先来段开场白,
❖别看我长相一般般,
❖我这肚子里有内涵。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
❖见同学,问声好,团结友爱讲礼貌;
❖见老师,行个礼,尊师重教讲礼仪;
❖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
❖勤思考,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
❖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
❖课堂外,多阅读,博览群书知识广;
❖晓天文,知地理,人见人爱有志气;
❖好习惯,早养成,自强奋进有活力。
❖好学生,爱学习,天天向上争第一。
❖艰苦朴素好习惯
❖雷锋他艰苦朴素成习惯,
❖处处为国家来打算,
❖自己做了个节约箱,
❖拣了东西里面装,
❖里边儿有:
❖鞋帮儿、鞋底儿、鞋后跟儿,
❖麻绳头儿、碎铁丝儿,旧卡胎儿、橡皮筋儿,
❖铆钉、螺丝、大头针儿,碎布条儿,烂布块儿,
❖毛巾、袜子、破手绢儿,罐头盒儿、瓶子盖儿,
❖废铜、烂铁、麻袋片儿,一件儿,一件儿,又一件儿,
❖艰苦朴素好习惯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
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
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语速、句调、重音。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
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子:
❖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
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
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
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⑴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
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⑵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
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调。
(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⑷曲调。
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