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题讲座》期末复习及考试说明责任教师杨丹华一、考核说明“《金融专题讲座》是金融学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培训学院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金融专题讲座》,焦瑾璞等编著,2002年本。
该教材主要围绕我国加入卅:界贸易组织后金融运行屮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以最新经济金融理论和第-•手翔实资料,较为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当前世界金融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金融改革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屮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和业务创新、金融全球化等九个专题。
对于木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说明如下:(一)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期末总成绩中,形成性考核占20%,终结性考核占80%。
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期屮考试等方式;期末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可以携带相应的教材和任何参考资料。
(二)考试重点:木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木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九个专题设计的知识点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知识点和内容按“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两个层次耍求。
重点掌握,耍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根据所给出的条件,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掌握,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三)考试题型及结构:本课程期末考试题型如下:1. 简答题:主要考核对基木原理和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每题15分,共30 分2. 论述题:主要考核对本课程所涉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论述题50分左右,一般出2题。
3. 材料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结合教材中的主要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最好有口己独到的见解。
材料分析题一般占20分,出1题。
(四)命题原则:1、以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木期末复习为命题范围(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超纲)。
2、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相结合。
命题注重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 在突出该课程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试题力求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屮,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掌握占60%左右,一般掌握占40%左右。
3、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难易结构。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较易、较难、难三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易40%, 较难4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五)各种题型举例:1. 简答题举例:近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口标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政策工具来实现?(15 分)答:最终廿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屮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屮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利率、窗口指导。
(共15分,每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2. 论述题举例:结合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谈一谈你对人民币可兑换的认识?(25分)答:(1)人民币可兑换的含义:指取消对外汇交易的限制。
从更为广泛的角度看,货币可兑换是指任何一个货币持冇者都可以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把该货币兑换成一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5分)(2)人民币可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开放条件下要求人民币可兑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这就要求人民币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兑换的,否则就可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也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外汇资源的配置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强,这就必然耍求人民币逐步成为可兑换货币,使我国经济和金融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Z屮。
1993 年下半年开始,中央确定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首先确定了人民币经常项口可兑换为现阶段口标,开始了新一轮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这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是在过去十几年体制改革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尤其是对外经济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15分)(3)建全和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是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重要保证。
能否尽快地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主要取决于我国是否有能力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大规模资本流动给整个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能否防范和化解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确保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建全和完善当询的外汇管理体制。
(5分)3. 材料分析题举例:(20分)材料一:〃2000年2月,我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推出了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银证转帐和外汇买卖等业务,产品功能不断丰富,并相继开通了北京、上海等2个分行交易网站。
年末网上银行业务己经推广至172年经济发达、效益较好的大中城市行,占全部城市行总数的53%,全年共发展客户15万户,发展特约网站25家,业务累计达到51. 3万笔,笔易金额累计达到155亿元。
〃摘自《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年报》材料二:据联合国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称,占全球1/5人口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80%,占全球人口3/4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仅占18%。
材料三、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大批示威者出现在会议地点附近。
他们高呼反对全球化的口号,警察与示威者发生了冲突。
灵敏以千计反〃全球化〃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巴斯克民族主义者趁欧洲联盟在法国尼斯市召开高峰会议,在场外举行大示威并演变成骚乱,与警察爆发激烈冲突,近年来反全球化大示威几乎已成为国际会议场外的必然事件。
仔细新闻记者上述材料,并根据材料屮提供的信息回答如下问题:1、网上银行(或网络银行)兴起的原因冇哪些?与国外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网上银行的差距在哪里?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冇人会反对全球化?答案要点:1、网上银行的兴起的原因有:(1)社会信息化发展。
(2)银行的客户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愿意接受电子化的金融服务。
(3)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向银行的业务渗透。
(4)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脱媒现象,银行的功能被削弱。
(5)网上银行的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的业务成本。
我国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业务范围较窄,(2)所提供的特色服务较少,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
(3)业务量较小,但是发燕尾服潜力巨大。
(4)传统业务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客户对网上银行业务的认口J不够。
(5)网上银行的支付安全问题。
(以上每个要点1分,共10分。
)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要求冲契约民族的、国家的、区域的界限。
(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3)各国亿对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要求。
反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全球化过程中的人为弊端。
(1)国际游戏规则的不公平、不透明,必然导致很多不良后果,许多当事者的反对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Z间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南北差距加大。
(3)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对外经济发展的成本和代价上升。
(4)缺乏全球范围内监管使得国际游资对一国的经济金融稳定性受到影响,东亚危机等现代经济危机中都有国际游资的影了。
(共10分,每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附:期末复习思考题: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
3. 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有哪些?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5.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6.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7. 简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8. 简述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9. 试论述未来几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1()•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11 •世界上通行的几种监管模式比较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借鉴意义。
12 •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体制比较及启示。
13 •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和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分析。
14 •货币可兑换的含义及如何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15 •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可兑换的经验及启示。
16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有哪些?18. 不良资产的概念与分类方法。
19.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成因。
2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方面的最新进展。
21. 世界各国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
22. 现代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和发展趋势。
23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方向和发展思路。
24.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业务体系。
25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和制度缺陷问题有哪些?26 •规范和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7. 简述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就。
2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27•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如何?28. 中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29. 什么是金融全球化?其趋动因素有哪些?30. 试论述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金融体系变革。
31・试论述世界上几种主要货币的发展格局。
专业好文档梢心整理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