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开放分类:地理、地域、地名、行政区划、区县目录• 城市概况• 交通区位• 工业商业• 农业发展• 人文环境• 旅游资源• 科教资源∙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市概况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城路16号,邮编:233500。
代码:341622。
区号:0558。
拼音:Mengcheng Xian。
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庄周办事处漆园办事处范集工业园区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以及万佛塔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
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
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
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第一大县,现任县长牛群。
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已经建成并生产。
水陆交通便捷。
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已经建成的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
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
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交通区位公路: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蒙城县城,南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与合徐高速公路交汇,县城距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
水路:境内涡河、茨淮新河、阜蒙新河全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铁路:距京沪、京九铁路枢纽站蚌埠、阜阳两站80-90公里。
航空:距合肥、徐州机场200公里,阜阳机场80公里。
工业商业工业初具规模。
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
微型车、冷冻机、家具、皮件、雪茄烟、庄子酒、专用面粉及“五洲牌”牛肉系列等产品,加工技术先进,已形成规模生产。
商贸流通活跃。
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省级柳林黄牛市场和农机市场及一批商品批发市场,为工业生产、销售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提供了方便。
投资2亿元占地400亩的牛群中国商贸城一期已经建成并运营。
蒙城,工商俱兴,初具规模。
经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蒙城已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化工印刷、建筑建材、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主要工业产品有雪茄烟、白酒、棉布棉纱、毛巾被单、面粉、家具、猪肉和牛肉制品、日用化工、印刷制品、水泥建材和皮件制品等三十多类。
特别是黄牛、小麦、棉花、木材等农产品资源深加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全县拥有以五洲食业公司、东升食品公司、天都食品公司为龙头企业的肉类加工产业链;以华洋纺织公司、经纬染织公司、永发毛巾被单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纺织加工产业链。
蒙城不仅拥有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还拥有皖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牛群中国商贸城、省级柳林黄牛市场、楚村粉丝市场、篱笆花生市场、马店蔬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
仅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年成交额就达30亿元。
农业发展蒙城是我国政府早期引用外资治理区和黄淮海开发区,先后被国家列为小麦商品粮、优质棉、出口棉和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国家肉牛育肥、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全国平原绿化示范县。
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正在由传统型农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型农业转变。
全县已建成年饲养量75万头的优质黄牛、40万只的波尔山羊、130万头二元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建设30万亩优质棉、40万亩的优质花生、50万亩各类瓜菜10万亩薄荷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地。
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5万亩,其中有林地40万亩,全县现有各类林木75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9%。
县乡公路、河流两侧绿化率达95%以上,全县成片造林36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140万亩。
城镇绿化覆盖面达36%,人均公共绿地达5.9平方米。
我县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治水和外资、黄淮海等项目的实施,全县现有各类涵闸110座,修筑堤防长度206公里,电灌站1365处,装机容量33710千瓦,机井9600眼,小口井37000眼,喷灌机械5.1万部。
形成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14.8万亩,除涝面积已达144.1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74.1万亩。
抗灾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农业高产稳产。
人文环境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尉迟寺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黄淮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旅游资源尉迟寺遗址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许疃镇境内,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98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2次发掘,共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文化周报及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其他几十家媒体都曾作过报道。
2001年7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尉迟寺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已被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
文庙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
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塔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
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庄子祠庄子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始建庄子祠,大文学家苏轼著《庄子祠堂记》。
原址在涡河北岸,后被洪水所没。
明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吴一鸾重建庄子祠,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明崇祯五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修庄子祠。
今天,宋、明时期庄子祠均已不在。
1995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堂旧址重建庄子祠,聘请中国科学院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作总体设计。
第一期工程已告竣,分汉围墙、东西万树园围墙、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
二期建设项目为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道舍、客舍等,正在筹建中。
科教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蒙城科教文化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永枯竭的精神源泉。
蒙城教育事业发达,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83所。
其中蒙城一中为省级示范高中,各类学科竞赛、中考高考成绩,高居全市第一。
职业教育兴旺,其中庄周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4800人左右。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蒙城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一所普通高校,就坐落在我县。
蒙城科研和技术开发硕果累累,单2004年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被授予专利4项。
其中脱毒红芋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部一等奖。
蒙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县乡广播电视机构27个。
蒙城卫生和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个。
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优异,多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得好名次。
蒙城科教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地位,使蒙城的“软环境”在全省排序中名列前茅。
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就有着怎样的文明;有着高素质的百姓,就有高效率的政府。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蒙城,正跨越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时空,以大改革、大开放的高昂姿态,迎接海内外客商在蒙城这块热土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离开发区1公里,有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供水:城区有自来水两座,日供水2.5万吨。
供电:拥有220KV变电站1所、110KV变电站2所、35KV变电站16所。
通讯:程控国际国内电话、移动通讯、会议电视、数据通讯、宽带网、智能网等业务全面开通。
历史沿革蒙城殷商时称北冢,周曰漆园,后合北冢为蒙,置蒙郡、蒙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
据《太平寰宇记》:“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为之”。
唐因以名县。
?年,蒙城县辖17个镇、6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三义镇、乐土镇、柳林镇、许疃镇、漆园镇、坛城镇、岳坊镇、常兴镇、楚村镇、立仓镇、田桥镇、范集镇、马集镇、板桥集镇、篱笆乡、吕望乡、罗集乡、王集乡、移村乡、小辛集乡、2000年,蒙城县辖18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06749人,其中:城关镇90815 双涧镇56001 小涧镇56884 漆园镇55778 坛城镇36146 范集镇38050 许疃镇43407 板桥集镇66153 马集镇39789 田桥镇16413 岳坊镇50579 柳林镇34775 立仓镇46385 常兴镇36358 楚村镇42833 乐土镇47165 三义镇60939 篱笆镇52779 王集乡40603 移村乡23990 小辛集乡41003 吕望乡26121 罗集乡40641 白杨未批镇17108 庄周虚拟乡46034 2004年底,蒙城县辖18个镇、5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副县级)、小涧镇(副县级)、漆园镇、坛城镇、范集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田桥镇、岳坊镇、柳林镇、立仓镇、常兴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移村乡、小辛集乡、吕望乡、罗集乡;白杨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