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 日本传统的庭院具有浓郁的东方 哲学思想,其表现形式独特且风 格鲜明。
• 究其理念与思想的原点可以追溯 到中国古代道教的阴阳五行说以 及对于蓬莱仙境的向往。
• 日本庭园在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和 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并结合 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性格以及 宗教信仰等因素,逐步形成的一 种造园文化。
《蓬莱仙境图》清 袁耀
大德寺瑞峰院的獨坐庭(方丈前)
京 都 大 德 寺 瑞 峰 院
第2时期 枯山水园林
●
京 都 龙 安 寺
• 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 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以简洁而独 特的布局形式闻名。是真正只有形态的 枯山水庭园。
•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枯山水与“禅宗”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并派学生与工匠前往中国学习 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逐渐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思想的简朴庭院————“枯山水”庭院。
第2时期 枯山水园林 京都 大德寺 大仙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2时期 茶庭
• 茶道是日本著名的“三道”之 一。于是日式园林中有了茶庭, 在日本是与茶室相配的庭园, 是日本庭院艺术中很有民族特 色的作品种类。
• 茶庭也被称为露地,是附属于 茶室的庭园。因为日本的传统 茶室本身就是清寂的世界,所 以茶庭所表现的都是符合茶室 性格特征的深山幽谷的风情。
西田氏玉泉园--江户初期
水园林流行 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
●第3时期: 时间: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庭 代表作:桂离宫
日本园林的类型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②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③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第1时期 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金阁寺建于公元1397年,原为幕府将 军足利义满的别墅,称为北山殿,后 改为佛寺,初名鹿苑寺。由于鹿苑寺 外表贴金,故又称金阁寺。
金阁寺是一座紧邻镜湖池畔的三层楼 阁状建筑: 一楼是延续了当初藤原时代样貌的 “法水院”(属寝殿造风格,也就是 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 二楼是镰仓时期的“潮音洞”(一种 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筑风格), 三楼则为中国(唐朝)风格的“究竟 顶”(属禅宗佛殿建筑)。寺顶有宝 塔状的结构,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 凤凰装饰。
茶庭的造园要素
木户:茶庭的第一个门城是嵌 于高墙之中的一个有顶院门, 称为“茶庭的第一个门城是嵌 于高墙之中的一个有顶院门, 称为“木户”,它将露地与外 界清晰的隔离
外露地:第一层庭院,整个景 观为半自然状。半具野趣半分 略有人工凿痕,为何如此被规 定?外露地之目的与功能,有 如今日潜水艇之减压舱一般, 让你的身体和心理慢慢适应, 不知不觉,进入另一世界。
第1时期 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平等院凤凰堂】始建于平安时代。是11世纪最有权势的 贵族藤原赖道建成的阿弥陀堂。 作为佛教寺院庭园的“净土庭园”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按照佛教净土曼陀罗中的描写,“净土庭园”自南门进入 后,首先有一个很大的湖,湖中自然有岛,亦有桥相连两 岸,通过桥就可以到达本堂。湖中一定种植莲花,因为它 正是“极乐净土”的象征。
• 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 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 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 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 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 "河道"。这里的主石, 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 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 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 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 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 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 流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 在书院的院子里,做了 两尊大石头, 取名为” 中山石“,以两尊石 头为中心,布置成了” 峡谷“,“峡谷”间用 白砂形成 “瀑布”,瀑 布“倾泻下 来后用碎 石铺成了”大海“,” 大海里又巧妙的用石头 摆成了“船舶”,“仙 人岛”, “石桥”这 样抽象的景观。
•蹲踞:就是洗手台,只不过是用蹲的洗。前面经过了雪隐,现在
再来洗个手,不只单纯的把手上的污垢洗掉,更让心中之不洁 藉由清水干净地流去。
•尘穴:在洗手的同时,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约二十公分左右的 圆形或方形凹洞,名为「尘穴」。顾名思义此乃收集落叶与尘 垢之处。通常主人会斜放一双青竹做的筷子,暗示欢迎。
金阁寺(鹿苑寺)
三种不同时代不同的风格,却能在一栋建筑物上调和 完美,是金阁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 自衣笠山的池泉回游式庭园里有许多风格别致的日式造景, 让它成为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
第2时期 枯山水园林
• 枯山水的庭园形式最早出现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作庭 记》当中。我们看到的现存 的“枯山水”庭园是在室町 时代以禅宗寺院当中表达禅 宗思想的庭园为中心发展起 来的。
•飞石:就是进入外露地时, 脚下所踩的石头。利休要求的 飞石是「渡六分,景四分。」
武者小路千家茶庭
茶庭的造园要素
•雪隐:厕所。在外露 地的教「下腹雪隐」, 在内露地的叫「砂雪 隐」。现在无论那一种 都只是装饰性质。
•中门:用竹子编的一 缕空小门,其作用是用 来区分外露地与内露地。 亦是喧嚣与静逸之再度 切离。 •内露地:穿过中门, 就进入内露地。此处被 要求是完完全全的野趣。 宛如进入一个缩小版的 森林中,空气、味道、 湿度已大不相同,精神 完全放松,细胞慢慢舒 张。一种童年的记忆被 重新唤醒。
•腰挂:累了吗?刚好,这里有一小茅亭,我们就坐下来歇一会。 这小茅亭或小竹亭就叫「腰挂」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1时期: 时间:奈良、平安时代(646年~1185年) 形式: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寺 特点: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
●第2时期: 时间:镰仓、室町时代(1185年-1573年) 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