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日本造园艺术
“枯山水”一般面积不大,很少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所以大都叫“庭园”,而不是“园林”。
惟其小,便于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将每一细节做到极致。
在一些人眼里,把它看作是放大版的盆景,似乎也不为过。
江户时期以来,一些颇具禅学
园家在池泉园林里,僻一角,用“枯山水”的手法立石造园。
有“国师”之称的梦窗疎石(1275~1351)在1339年制作了徊游式池泉园京都西芳寺庭园。
在西芳寺西北面山腰指东庵前一块不大的地方,梦窗用白色砂砾耙出波纹,用几组天然岩石作为役石(角色石):坐禅石、须弥石、龟石、鹤石、蓬莱石等,创作了“洪隐山枯山水石组”,被认为是现存的最早的“枯山水”范例。
稍后,在禅寺方丈庭院里用“枯山水”的手法造园的做法成为一时之兴,造园
家就是有很高修养的和尚,称“立石僧”。
这些僧人不仅绘画出色,而且创造性地将宋元泼墨山水画的一些技法和表现手段变相地移植到“枯山水”。
名震画坛的雪舟等杨(1420~1506)所作的山口县常荣寺、岛根县万福寺庭园很具代表性。
“枯山水”集大成者是江户时代的武将、茶道远州流的开山鼻祖、造园家小堀远州(1579~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