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和经络的对应关系一、子时前日23:00~凌晨1:00点,“好好睡觉”。
子时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二、丑时1:00~次日3:00点,“养养肝血”。
丑时肝经旺,“肝藏血”。
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
三、寅时3:00~5:00点,“要肃降”。
寅时肺经旺,“肺朝百脉。
”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四、卯时5:00~7:00点,“应大便”。
卯时大肠经旺,进入高兴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五、辰时7:00~9:00点,“要吃早饭”。
辰时胃经旺,此时吃早饭最轻易消化。
六、巳时9:00~11:00点,“如蛇”。
巳时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因为“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七、午时11:00~13:00点,“小睡片刻”。
午时心经旺,“心主神明。
”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八、未时13:00~15:00点,“吸收精华”。
未时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
九、申时15:00~17:00点,“好好学习”。
申时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十、酉时17:00~19:00点,“肾”最重要。
酉时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因为“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根。
”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
十一、戌时19:00~21:00点,“要开心啊”。
戌时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十二、亥时21:00~23:00点,“阴阳交和”。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十二时辰养生——选自曲黎敏讲座子时:胆经当令(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殊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将来,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许多人习惯11点将来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非常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
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天也根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晨7点到9点)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轻易消化的时候。
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
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吃早饭就犹如“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上午9点到11点)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适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11点到13点)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将来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13点到15点)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
表就是阳,里就是阴。
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
心脏病在最初很也许会体现在小肠经上。
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
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
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申时:膀胱经当令(15点到17点)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
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如果这个时候特殊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17点到19点)肾主藏精。
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
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
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
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
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别的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
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
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体现就是志向。
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
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
戌时:心包经当令(19点到21点)1.“心包”解什么是心包呢,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代邪受过,心包是臣使之官。
如果中指麻木,是心包的病。
心脏有病,首先发在心包上,中医叫心澹担大动。
2.阴气正盛阳气将尽3.膻中者喜乐出焉心包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叫膻中穴,主高兴的,如果堵了,对身体很不利。
要常常按摩。
相当于西医里的胸腺。
胸腺是非常大的免疫系统,小孩子出生前非常大的,出生后慢慢退化。
按摩此穴,就是刺激胸腺的整个的振动。
这个时辰是娱乐时期,古时是唠嗑,为亥时性生活做预备。
做爱的最佳时间是夜里22点,现在先保持一个心的愉快。
人有2个重要的10分钟。
每天和自己的身体交流10分钟,比如拍打心包经,最低标准闭目养神10分钟。
和自己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交流10分钟。
社会和谐,首先家庭和谐。
4.敲打“心包经”的好处很重要的解郁的方法。
每天睡前拨两边极泉穴十来遍,拨完后敲打前臂中线。
常常通过这种锻炼方式,让纳闷、心包积液都可以出去。
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5手心出汗是心包经不敛双手合十,中间空一些,实际上是收敛心包,掌根处正对膻中。
眼自然会闭上,因为心收敛了,神就知道收敛了,眼是神的外散,是肝魂。
下跪是一种身心修炼,只有放下自我,才能重现人生的另一面,不是随便在什么人面前都下跪的,在特定的人前。
中医讲“以行领气”,通过你的形,你的身体,来保障你气的运行。
亥时:三焦经当令(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
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
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暖和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