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
上的若干问题
足球先进国家对发展本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尤其是对引进和发展符合本国的先进的青少年足球培养理念和训练理念,表现出高度的重视。
我国虽然在2004年亚青赛后也认识到培养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
但对制约足球运动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认识偏差
在研究中本人认为四点影响我国足球发展,1我国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当前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的落后。
2、我国的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以教育为根本,但轻视了对青少年球员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利于球员个性全面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
从而难以实现球员可持续发展。
3、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青少年操作性训练理念。
较为一致的训练指导思想是“狠抓青少年基本功”。
在训练实践中,表现为训练组织与训练指导脱离足球的本质特征,不符合足球比赛的需要。
从而制约了青少年球员的实战能力与创造性的发挥。
4、我国的评价性训练理念过分强调以“比赛成绩”为导向。
违背了青少年球员的长期性、系统性发展规律,不利于球员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
笔者针对确立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提出建议:确立“以人为本”的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确立“结合实战”的操作性
训练理念;确立“以享受足球快乐为指导”的评价性训练理念。
操作性训练理念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对项目的本质特征和训练规律的把握及结合比赛能力的提高所持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战性和持续性的看法与判断的总称。
它左右和支撑着教练员在运动项目训练实践中对训练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决定着训练过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决定着训练的效果与质量,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
第一,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深刻理解足球运动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足球是一项体现综合能力极强的运动项目。
首先,足球比赛的最终目的是进球与遏制进球,是比赛过程中攻守双方在技术、战术、身体、心理水平的激烈对抗,每一次较量都是攻守双方力图在时间、空间上地争夺中取得优势地体现。
其次,比赛中由于球速加快,比赛节奏和攻守转换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表现在运动员不仅在爆发力、冲刺能力、速度耐力、动作速度较以前大有改进,而且要在高速的运动状态下观察反应快,判断快,起动块、技术动作联接快等。
过去那种“一接二看三传球”的比赛风格早已在现代高水平的比赛中绝迹了。
再次,足球项目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比
赛的变化莫测,其中变化来自经验的积累和思维的敏捷。
由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需要千百次的磨练,战术行为需要不断的演练和重复练习,而比赛与训练中技战术动作的运用并不具备同一性。
因此,经验在本项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最后,足球运动是集体
性比赛项目,需要集体的配合,更需要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足球运动的集体性决定了球队必须以紧密配合和相互的集体协作为前提,发挥团队力量进行竞技。
然而,在激烈的对抗中,任何团队行动又必须依靠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去实现,个性特征和个人的创造能力在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把握足球运动具有的强对抗、快速、多变、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的特点。
第二,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结合足球比赛的本质特征来组织训练。
训练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训练过程的控制过程,是保证训练方向和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只有对整个训练过程准确的把握,才可能实现高效训练,从而不断提高球员的运动竞技能力。
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对训练组织结构中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和训练负荷等应符合项目的本质特征来设定与实施。
训练计划是教练员为了在未来的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训练而对运动员地某一训练过程或训练阶段所做出能在该阶段实现目标地科学计划。
因此它应被视为训练工作的行动纲领。
结合足球运动的特征,训练计划的制定应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目的的高效训练。
训练内容是提高训练质量、保证效果和提升运动员能力的前提。
若训练内容的安排缺乏阶段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就会导致无效训练,甚至是破坏性训练。
针对某一发展阶段的球员,训练内容的设置应重视从比赛中反馈到实践中的这一重要环节,
从比赛中发现问题,结合实战中的各种比赛要素设定内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解决问题,提高球员的竞技能力。
训练方法与手段是为了贯彻训练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采用的途径与办法的总称。
它是提高球员实战能力的重要保证。
球类项目训练手段采用的是多结构的练习,具有复杂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其中每一个练习的行动都是非固定的,根据球类和个人对抗情景变化而变化,是由运动员根据场上各种情境变化而采取行动的总和。
因此,训练手段与方法应符合足球比赛的本质特征。
只有从实战出发,采用多结构、多功能,具有复杂性和变异性特点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才能达到提高球员实战技能的目的。
训练负荷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的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
它包括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
训练负荷中训练量与强度是一个矛盾体,二者不可能同时强。
为符合足球比赛高强度、强对抗的特点,要求平时的训练符合应具有精确性和个体化的特点。
即与比赛高度相关和训练负荷要因人、因地、因时进行安排,不能“一刀切”。
同时,要保证每一次训练课都是周期训练的组成部分,每一次训练都要尽可能对球员的竞技能力产生积极的效果。
因此,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训练组织的各个环节都要符合足球运动的本质特征。
以实现高效训练和提高球员的实战技能。
第三,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按照足球运动的本质特征来指导训练。
训练指导是教练员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对其施加影响的行动的总称。
正如“比赛是训练的导师”这句话所揭示的内容
一样,训练指导也要结合比赛的本质特征。
根据足球比赛强对抗的特点,应确立结合实战的指导方针。
根据足球比赛快速度多变的特点,要求教练员通过指导球员提高其阅读比赛的能力。
即通过识别不同的比赛局面,快速决断并采取合理行动的能力。
根据个性与创造性发挥的特点,要求教练员要
在训练中要确立主导的位置。
通过创造良好、积极的训练氛围,以充分调动球员的积极性,提高其运动技能。
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球员个性的展现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支持与平台。
因此,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训练指导应结合足球比赛的本质特征。
以提高球员独立解决足球比赛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其创造力的发挥。
综上所述,项目的竞赛特点和制胜规律决定着人们的训练理念,决定着训练的方式、性质、形式和内容。
足球运动具有强对抗、快速、多变、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的特点。
因此,操作性训练理念要求在深刻理解项目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确立结合足球比赛本质特征的训练组织理念和指导理念。
只要这样才能提高训练质量,提高球员的实战技能。
参考文献
[1] 谷昌明.现代足球理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德文,谢朝忠.论少儿足球的训练思想[J].中国体育科技,1996,(9):54~55.
[3] 谢朝忠.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武
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4] 潘泰陶.我国培养足球后备力量的历史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89~91.
[5] 杨继林.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比赛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3):25.
[6] 梁殿乙.现代足球特征与青少年足球训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