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


2、商品的两因素
◇商品(W)的概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财富 使用价值 ——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 然的关系(生产力范畴),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一切有用物品的 共性。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 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 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个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1)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交换等式
1只 =10把
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
被动
等价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任何另一种商品来。羊的价 值在斧上表现出来,斧表现出羊的价值。 交换:物物交换,存在时、空、需要的矛盾。 “供求双方的巧合”
(2)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交换等式
10把 1件
1只
=
50kg 1克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不同质的 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
关系 (生产力范畴),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反 映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统一性,二者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货币的起源及其实质
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和交换的发展揭示货币 的本质。 价值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 值。 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 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的发展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内容 有: 商品与货币 价值规律
一、 商品与价值
1、《资本论》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 •《资本论》论的是资本,资本是能够自行增殖的价 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并表现在货币上。 • 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资本主义生产 过程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 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在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 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 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 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都是从商品的矛盾发展起来 的。
交换价值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不同商品能够相互交换,说明存在共同的东西, 这就是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 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交换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二者是商品的两因素或两种属性,是矛盾 统一体。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 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问: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 问: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含义: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 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 的劳动时间。 意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 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商品生产者就能获 得超额剩余价值。
(4)货币形式
交换等式
1只 10把
1件5Leabharlann kg= 1克∶ 金银成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 • 问:这里价值形式发生了质变吗?? • 问: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 是金银。”??
2、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 涵义:用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 价值量大小; 作用:使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 特点: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是现实货币, 为什么??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标准: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 分如元、角。 • 问:商品价格、价值、货币价值的关系??
商品经济 • 概念:是以交换为目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 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 • 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和私有制(决 定性条件) •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矛盾 • 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 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交换


• • •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简单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私有制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 人性质。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 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二者矛盾:私人劳动不一定在事实上或数量上全 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它是决定商品经济一切内在矛盾的根源,劳动二 重性以及商品二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 会劳动的矛盾。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 • 概念: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 表示方法: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 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成反比,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 劳动量成正比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枢纽 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为马克思其它一系列经济理论奠定了基 础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价值量的因素 ①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 ② 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 ③ 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成正比
∶ 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 等价形式是由一个无穷的商品系列所组成,羊的 价值在一系列商品上表现出来。 交换:物物交换,需要矛盾有所缓和。
(3)一般价值形式
交换等式
10把 1件 50kg 1克
= 1只
∶ 羊成为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比 较,问:价值形式发生质变?? 交换:商品交换,时、空、需要矛盾缓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