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影响财产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保险业是金融产业的一部分,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也是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制度安排。
它在社会风险管理、减少经济纠纷、增加资金融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我国保险业自1980恢复办理业务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相比银行业和证券业,明显存在规模小、地位低、竞争不充分、市场不成熟等缺陷。
而财产保险业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很多学者都对保险进行了研究,但大都侧重于人身保险领域,较少涉及财产保险。
而国内对于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缺少实证研究。
因此,对财产保险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以及分析它们的相关程度,对于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将通过介绍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对近15年的财产保险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用计量学方法,结合图表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了解各因素对财产保险的相关程度和经济意义,并以此提出一些对宁波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有效的建议与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动态
Hussels,Ward和Zurbruegg(2005)的研究表明,有关财产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数量和质量都远低于人身保险需求。
除了人们对于财产保险需求的了解要低于人身保险需求之外,财产保险需求实证研究还面临着影响因素定性困难,相关数据收集不易以及模拟效果差等问题。
虽然对财产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存在较大难度,但国外一些学者仍然进行了相关尝试。
Szpiro(1986)证明,从理论上说,一个人越厌恶风险,其购买保险产品的保额越高,支付的保费也越多。
Beenstoek,Diekinson和Khajuria (1988)采用45个国家1981年的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财产保险保费支出与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Skipper(1999)对有关经济增长与寿险和非寿险需求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提出经济增长是保险需求最重要的因素。
Browne,Chung和Frees(2000)利用1987年——1993年经合组织各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机动车辆险和一般责任险的需求,结果表明两者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与财富水平呈负相关,与法律体系健全呈正相关。
Esho,Kirievsky,
Ward和Zurbruegg(2004)对1984年——1998年不同法系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财产所有权保护、风险厌恶程度、损失概率都与财产保险需求正相关。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也有少数学者对财产保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
从总体上,即同时对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的有:杨霞(2005)、徐为山和吴坚隽(2006)、高永标(2007)、刘仁伍(2008)、李辉(2009)、谢云和程细玉(2010)等,他们使用有关数据,分别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价格、收入、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对保险需求的影响。
单独针对财产保险来研究需求因素的文献有:
(1)单个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大学课题组(2005)对1980~2004年财产保险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财产保险需求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徐为山、吴坚隽(2006)对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1991~2003年财产保险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收入群体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呈现“倒U型”分布特征。
陈晓毅(2007)利用2001~2005年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就收入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分别比较了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不同影响。
江才、叶小兰(2008)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财产保险需求的扩大有积极作用。
孙祁祥、郑伟、锁凌燕、何小伟(2010)证明,一国的保险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多个影响因素分析
赵桂芹(2006)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因素、保险消费意识和市场竞争程度对财产保险消费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损失可能性因素对财产保险消费的影响为正但不甚显著,说明我国非寿险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荣茂、郑婷婷(2007)利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江苏财产保险市场为特定区域,尝试性地对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投保人的保险意识水平、收入状况、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市场竞争对财产保险需求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保险价格的变动对保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
李毅(2008)研究发现,对于湖北财产保险需求而言,GDP 的增长是重要源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是外在动力,补偿功能的实现是主要保证。
钟诚(2009)认为,收入(财富)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保险意识、经济补偿功能是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并且均与财产保险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3.参考文献
[1]谢云,程细玉.我国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孙祁祥,郑伟,锁凌燕,何小伟.市场经济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经验证
据[J].金融研究,2010(2).
[3]李辉.我国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钟诚.财产保险需求因素之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12).
[5]刘仁伍.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曾朝晖,王俊明.中国保险需求的计量研究[J].现代经济,2008(1).
[7]高永标.我国保险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8]陈晓毅.收入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9]赵桂芹.非寿险需求、经济发展与损失可能性:来自1997~2003年31个省(市)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6(3).
[10]徐为山,吴坚隽.经济增长对保险需求的引致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6(2).
[11]杨霞.中国保险需求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2]武汉大学课题组.中国保险供求变动与总量预测模型研究[R].研究报告,2005.
[13]Stephanie Hussels, Damian Ward , Ralf Zurbruegg.Stimulating the demand for insurance [J].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view, 2005(8).
[14]Neil Esho, A. Kirievsky, Damian Ward, Ralf Zurbruegg.Law and the Determinants for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J].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2004(71).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财产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
1.1 财产保险的相关概念
1.2 财产保险需求的概念
1.3 财产保险需求的相关理论分析
2 影响宁波市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
2.1 经济发展水平(GDP)
2.2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3 保险意识
2.4 固定资产投资
2.5 财产保险价格
3 影响宁波市财产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的选取
3.2 实证检验结果
3.3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4对宁波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5 总结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通过探索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对宁波
市财产险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主要将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学位论文数据库和Springer Link 、EBSCO等网站以及一些相关书籍查找文献资料;通过统计局、统计年鉴、中国保险网等网站及相关数据库查询并且搜集数据。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到时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 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
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