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情境六 模块三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2)
情境六 模块三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2)
量与水胶比一定)
黏聚性不良
%
1.本节内容小结: (1)重点: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2)难点:能根据工程中和易性试验时出 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改善和易性的措施。 2.布置作业 完成《建筑材料与试验学生学习手册》 学习任务(十二)。
水泥浆的稠度由水胶比决定,即水胶比决定水泥浆的稀稠。水 胶比一定,水泥浆的稀稠不变;水胶比越小,水泥浆的越稠; 水胶比越大,水泥浆的越稀。
在胶凝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胶比越小,用水量越少,水 泥浆越稠,本身流动性小,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小,但黏聚性 较好,泌水较少;增大水胶比,可增大流动性,但黏聚性较差, 泌水较多。
在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胶比不变),能使拌合物获得 最大的流动性,且保持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即坍落度最大时的最小砂率。
在水胶比一定时,能使拌合物获得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且胶凝材料用量最少。即胶凝材料(水泥)用量最少时的砂率。
黏聚性不良
砂率与胶凝材料的关系
(坍落度与水胶比一定)
单位用水量定则(恒定用水量法则) 当使用确定的骨料拌制混凝土时,即使水泥用量有所变动(每m³增减不超过 50~100㎏),为获得要求的流动性,所需用水量基本是一定值,流动性与用 水量的这一关系称为恒定用水量法则 。 当水胶比在一定范围(0.40~0.80)内而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凝土拌合物的 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
《建筑材料与试验》教学课件
情境六 混凝土
模块三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2)
主讲教师:巨天灵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般应在便于施工操作 并能保证振捣密实的条 件下,尽可能的选用较 小的坍落度,以节约胶 凝材料,提高混凝土的 强度与耐久性。
水泥浆数量应以满足流动性和强度的要求为度,不宜过量或少量。 水泥浆过多,骨料不能很好地把水泥浆保持在拌合物内,拌合物将会出现流 浆、泌水现象,导致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强度也会 带来不利影响,且水泥用量大。 水泥浆过少,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能很好地包裹骨料的表面,使骨料 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减小,润滑作用减小,流动性减小,且骨料之间缺少粘 结体,粘结能力差,拌合物会产生崩坍现象,黏聚性变差,严重影响混凝土 的强度。
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水泥浆的稀稠,实际上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 定作用的是单位用水量的多少。因为无论是提高水胶比还是增加水泥浆的用 量,最终都表现为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但不能靠单纯增加用水量的方法来 调整拌合物的和易性,否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显著影响混凝土 的质量。
单位用水量是指1m³混凝土的水用量,是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参数之 一。根据粗骨料的品种(卵石、碎石),最大粒径,拌合物稠度查表确定。
砂率的选择很重要,既不能过大, 也不能过小,应权衡各个方面,通 过试验,确定合理砂率。
2)若砂率过小,则砂少 石多,混凝土中砂浆含 量不足,不能保证粗骨 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润 滑层,降低拌合物的流 动性,容易造成离析、 流浆,甚至崩坍现象, 并严重影响黏聚性和保 水性。
又称最佳砂率,是指砂子不但能填充石子间的空隙,而且还能保证粗骨料 之间有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以减小粗骨料之间的摩擦力,使拌合物具有较 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时的砂率。
水泥浆稠度应根据强度与耐久性的要求,合理选用,既不能过 大,也不能过小。 若水胶比过大,拌合物过稀,流动性过大,黏聚性和保水性不 良,易产生流浆、离析、泌水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若水胶比过小,拌合物过稠,流动性过小,会造成施工困难, 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为使拌合物能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且能成型密实,水胶比不能过 小;为保证拌合物具有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水胶比不能过 大;普通混凝土常用水胶比一般在0.4~0.8之间。
混凝土中砂子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数。 注意砂率并非砂石比;也不是砂用量占混凝土总质量的百分数。
反映砂、石的配合关系。砂石相比,砂具有粒径小,总表面积大的 特点。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因 而对和易性有显著影响。
保证拌合物不离析,又能很好浇灌捣实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 砂率,以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