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图形重难点解决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第一课时2、内容简析:认识图形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设计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能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初步学会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辩认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体现“面”在“体”上6、教学准备:师生交流学具:平面图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小组交流学具:立体图形,实物(剪刀、印泥、印章、彩笔、纸)若干。
自主探究导趣学具:门票每人一张。
导趣情境视频链接:《小小智慧》开场曲圆圈圈、《中国达人秀》哈工大仿人机器人舞。
二、教学理念:本次教学活动以“师生互动,边学边交”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交流、合作方法为一体,注意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趣: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也想和我们一同学习。
”生:(学生们用好奇的目光在在教室里的寻找。
)师:课件出示机器人多多。
(学生们一阵兴奋的欢呼“啊”、“哇”)师:“淘气的多多把老师带来的四种图形朋友藏在了自己的身上,(学生不怀好意的笑。
)师:你能帮忙找出来吗?学生积极地观察、与同伴交流、急着举手汇报。
”全班交流说一说:生:“我找到了圆形,是多多的眼睛。
”“圆形还有手。
”师:“你是说她的手……”生(及时补充):“他的手是圆形。
”【随笔:此处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准去,不完整。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会直接指出孩子在表达上的问题,引导孩子准确表达。
然而,这样是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治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但同时,也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不经意间也打击了那些本来就不自信的孩子,影响到他们积极参与交流学习的情绪,使那些本来就羞于表达的孩子们,更没有勇气举起他们的小手了。
但在“边教边学,自主领悟”课堂教学上,为了不打击孩子积极参与交流的情绪,我没有正面指出孩子的表达问题,而是让孩子在我的引导中自悟自纠。
这样一来也给后面想要参与自主交流,但又在语言表达上不自信的孩子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无所顾忌的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
这也就是充分的自主交流的平台。
】“我找到了正方形是多多的头。
”“我找到了三角形是多多的鼻子。
”“我找到了长方形是多多的腿和胳膊。
”“还有身体。
”…….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中,身心参与,思维被激活,充满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导疑:师:“如果老师把这些图形请出来,你好能认出他忙吗?”生生自信的说:“能!”3.导学:师:“说说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生:专注的观察思考。
(二)交流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图形师:“拿出教具“我把这四种图形朋友的代表请来了,看看你最喜欢谁,你是怎么认出它的?”(学生们又是一阵欢呼,可能是因为教具做得比较精美,吸引了他们,也可能是因为我用了比较童趣的语言,让学生觉得这是个图形很可爱)”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喜欢三角形,它尖尖的”、“我喜欢圆形,它圆圆的,不扎手”“我喜欢正方形,它方方正正的。
”……师:“我们的小客人多多也喜欢其中的一个图形,还为他写了一首歌。
你知道是哪个图形吗?”(学生大胆猜测,再次引起他对图形的注意)?师:“猜得对不对我们来听听。
”(课件播放,《小小智慧树》的开场歌圆圆圈”学生投入的跟着唱起来,跳起来,同时也舒缓了一下学习的情绪。
)师:挑衅的说“你能为你喜欢的图形也写一首歌吗?”学生们兴奋地小眼睛闪着光,思索着……2.在操作交流中感悟“面”在“体”上。
师:今天“机器人多多”还要邀请大家去上海音乐厅看一场神奇的表演。
同学们想不想去?生:异口同声“想!”(大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们好奇的看着屏幕。
)我随即出示任务表:“但要完成多多交给我们的两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图形门票,任务二:拿着图形门票顺利通过多多竞技场。
师:“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有!”【创设了去看表演的情景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再次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再上一个台阶,积极的投入到下面的操作体验活动。
】3、实践操作,探究感悟从体到面。
(1)观察操作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是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制作门票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自主的交流着,在交流中自主感悟。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生∶“我在三角体上找到了三角形”生举着三棱柱说。
生:不对,那不是三角体,那是三棱柱。
师:“你知道的真多,这个物体我们把它叫三棱柱。
”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师:指给大家看看。
生举起来指给大家看。
“在这儿!”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边说边指出来让大家看。
师:真棒!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上都能找到正方形呢?生:不是的!生举例述说。
…….(学生在交流回报中感悟,在倾听交流中学习)师:请你摸一摸找到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无处平面图形的特征。
)生:“平平的”“滑滑的”“光光的”师:我们把这些平平的图形叫平面图形。
(3)引导发现老师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课件演示面在体上。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就住在立体图形上面。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4.自主建构。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面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个要求具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也有操作性)(2)小组合作完成(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可能描、画等方法)(充分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三、总结规律,领悟方法师:你们的门票制作的真精美?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图形请到了门票上的?生:“我们组把印章上的圆形,按在纸上,发现在纸上扣了一个圆。
”“我们组把正方体第一个面按在纸上,用彩笔沿边线画出了一个张方形。
”“我们组把门票纸扣在三棱柱的三角形面上,沿着三角形的面按出了折痕,”在用笔描出折痕。
得到了一个三角形。
………【通过这种“悟中学”,让学生回顾操作过程,领悟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难点。
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领悟学习效果,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与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四、训练应用,积累经验多多闯关竞技场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接(变式图样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的进一步了解。
)2.图一图:按要求给不同的图形涂色。
3.数一数:数一数图种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
4.安全出行:辨认交通标志,巩固图形。
课间休息观看视频《中国达人秀仿人形机器人表演》5.小结:今天,我们和多多一起认识了四种图形朋友,(生回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并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我们一起努力用这些平面图形制作了精美的门票,成功的通过了多多闯关竞技场。
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再次通过学生闭眼想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回顾学习过程,感悟所学内容。
】6.欣赏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师:其实这些平面图形早已在我们的身边了,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注意它。
设计师们早已用它们设计出了美丽的图案、用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丰富多彩。
【课件欣赏,学生们在欣赏中感悟,在感悟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价值,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应用与创造能力。
】7.提出希望。
【整个教学内容以“边学边交,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呈现,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差,所以课堂上的每个环节我都精心的设计了有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的欲望,把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