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农业基础范文.doc

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农业基础范文.doc

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农业基础-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①孔海龙苏宏华杨国庆(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农业昆虫学教学实行研究性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促进农科专业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推广。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主要问题改革措施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10(b)-0035-0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宽广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是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园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传统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那么我们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以研究性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对“农业昆虫学”传统教学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1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1教学观念陈旧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所谓的教学“三中心论”,即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2],以“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为主[3],教师过分重视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传授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忽视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把学生看作是灌输知识的容器,一味地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几乎完全被动从属的地位。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缺乏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和批判,而是全盘的接受和遵从,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于思考、难以发现问题,这样其主观能动性几乎没有被发挥,更谈不上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难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要开展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性教学,师生双方都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确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教学内容覆盖面狭窄教师的教学内容仍受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限制了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及时了解和把握。

传统农业昆虫学应用课程的教科书从着手编写到出版,少者历时3~5年,多者可达8~10年,这使得学生学到的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出现“代沟”,我校目前应用《农业昆虫学》教材编写于2001年,在各论部分内容上,仍以传统生产上为害比较严重的害虫为主,而对近年来为害严重的入侵害虫类(烟粉虱、斑潜蝇、西花蓟马等)在教材内容中基本没有体现。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拓宽授课内容、知识面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及时补充新的、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教师可以督促学生查阅文献,收集相关学科资料,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1.3教学方法单一为了在有限时间内讲授更多的内容,教师一讲到底,过分重视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面面俱到,不考虑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没有给学生领悟、理解和消化的机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农业昆虫学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繁多、学时数有限,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盲目、机械地记笔记,很少有时间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单一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研究性教学,必须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除了理论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还应开展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

1.4缺乏个性化培养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的认识、尊重的观念和思想,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形成了唯书、唯权威是从的思维定式,缺少学生自己的思想。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大三学生下学期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对这门课几乎没有兴趣,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并且有些学生尤其嗜好害虫防治中的化学防治部分,有些学生对植物病虫害检疫比较感兴趣。

面对日益剧增的就业压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应当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对于这门课程毫无兴趣的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选择如跨专业考研,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根据其自身的爱好特点,鼓励他们就业或进一步考研深造,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1.5学生考核体系老化农业昆虫学课程的考核体系相对比较单一,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很少被使用。

其考核体系都是学生课堂出勤率和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很少考虑学生的其他方面,比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注重平时出勤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结果,而忽视了平时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探讨,最终只是培养了一些“应试高手型”学生,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采取多元化、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措施2.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研究性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教师采取各种有利于学生思考或动手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开展农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首先教师要树立研究性教学观念,必须以教学研究为前提,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应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师要树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达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目的。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通过筛选、组合,形成一套既能反映现代教学理念,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最优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尊重,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学生也要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精神。

主要体现在认真预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勤于思考等方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才可能实现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性教学。

2.2拓展学生知识面农业昆虫学授课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面比较窄。

研究性教学要求拓展学生知识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除了教学大纲、教材覆盖的内容外,还应当查阅大量文献、紧密联系实际、了解农业生产现状等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农业昆虫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主要讲述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各论部分主要讲述生产上常见害虫生物学习性、发生危害规律等。

学生只有在系统掌握总论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各论部分常见害虫的危害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还要注重拓展知识学习。

农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听讲座、查阅文献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方式多样化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有课堂讲解和实验室实践[4],而研究性教学则要求教学方式多样化。

针对农业昆虫应用性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多样化教学方式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应体现在:(1)采用“专题讲座”方式,即邀请课程相关内容的校内外专家、教授、优秀毕业校友以及植保站技术推广人员等走进课堂,开展拓展性教学。

(2)加强“实践性教学”,如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对应实习基地、兄弟单位、或野外农田进行参观、交流与科技服务活动,这样不仅让同学了解到农业害虫的发生、防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使得学生理解农业昆虫的现实重要性。

通过进一步开放昆虫实验室,在实验课程部分让学生直接参与标本采集、制作和实验准备等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学院昆虫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走进对应的实验室,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使得学生对进一步上研究生深造产生兴趣。

2.4学生考核体系多元化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依据[5]。

研究性教学更加注重教学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紧密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考核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各项成绩的积累,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农业昆虫学课程考核可以分为理论课程考试、专题讲座考核、实践汇报、平时成绩。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题讲座考核是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思考的能力;实践汇报是检验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更能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

总之,传统的农业昆虫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开展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性教学必须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拓宽学生知识面,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等,推动农业昆虫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