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植保31201班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反应,包括经济损失、补偿能力和抗生机制,以及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以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的科学。

(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科学)2、昆虫防治方法:●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病害、杂草)的目的。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

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航空、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

包括辅助剂和增效剂,激素。

3、农业防治的优缺点①优点●主动措施,将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动力和成本;●利用越冬期、抗虫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和改造生态环境,对害虫彻底控制,其他方法无法达到;●有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的环境。

②缺点●某种措施对一些害虫有效,另一些害虫数量可能导致上升;●措施有明显的地域性;●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爆发时显得无能为力4、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优点:①有效控制害虫;②减少环境污染;③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业收入缺点:①控制不迅速,药效慢,难于对付爆发性害虫;②制剂、天敌不易成批生产(相对化学农药),季节性强;③使用方法不简便和效果不稳定。

5、化学防治的优缺点●优点:杀虫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季节性和地区的限制,适于搭面积机械化防治;●缺点:保管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公害以及 3R 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

水稻害虫危害一、褐飞虱(具有远距离迁飞性)1、、褐飞虱刺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并产卵于叶鞘组织中,致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

2、褐飞虱有长翅型和短翅型,长翅型迁飞、扩散作用;短翅型定居、繁殖作用。

3、黄塘: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后,稻叶发黄,生长低矮,影响抽穗或结实(轻者)。

4、冒顶:水稻乳熟期,田间常因严重受伤而呈点片枯黄,倒伏。

称冒顶。

造成谷粒千粒重下降、瘪谷增加,甚至颗粒无收(重者)。

5、褐飞虱为害机理(特点:稻飞虱危害具有毁灭性和爆发性)①直接刺吸为害;②产卵为害;③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水稻病毒病(草状丛矮病、齿叶矮缩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菌核病、水稻煤烟病。

6、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连片种植,集中防治;培育与推广抗性品种。

●保护天敌: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蜘蛛、线虫、菌类●化学药剂防治: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30%吡蚜酮;5 % 锐劲特;或 25%阿克泰;25 % 扑虱灵(噻嗪酮);80%敌敌畏毒土熏蒸250毫升加少量水,拌和细土15-20kg,于田间无水层时,撒于稻丛基部(对虫量特高、虫龄较大的田块)。

二、大螟、二化螟、三化螟1、、水稻枯心、枯鞘、白穗枯心: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造成枯鞘:二化螟造成白穗: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造成注:大螟——鳞翅目夜蛾科二化螟、三化螟——鳞翅目螟蛾科2、三化螟危害最突出三个特点:(1)以幼虫钻蛀危害,造成枯心苗和白穗;(2)食性专一,水稻是唯一食物;(3)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场所只有唯一稻桩中。

3、三化螟幼虫与其它稻螟幼虫危害的不同点:①、不吃叶绿素部分,取食叶鞘白色组织,稻苞内花粉、柱头和茎杆内壁。

②、环状断切。

在大量取食之前,必先前在叶鞘和茎节之间适当部位作环状断切,把大部分维管束咬断,切口颇齐,称为“断环”。

几天后白穗或青枯。

幼虫留在断环上方取食组织。

各龄幼虫取食一株稻株,造成断环。

4、三化螟的危险期分蘖期、孕穗期是最危险期5、三化螟防治方法:(一)减少越冬虫源:秋、冬季收集稻桩沤肥,晚稻收割尽量留浅桩。

春季灌水淹没稻桩(二)栽培治螟:合理布局,减少桥梁田;调整品种和播种期,尽可能使作物易受害生育期与螟害盛孵期错开;夏收后及时翻耕灭茬;设置诱杀田,集中歼灭。

(三)人工和物理防治:点灯诱蛾;摘卵块,拔枯心苗,清除白穗。

(四)药剂防螟:药剂主要对象是蚁螟,即盛孵期。

50%杀螟松水剂;25%杀虫双水剂; BT乳剂;阿维菌素(含量1.8%以上);垄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五)生物防治:着重保护天敌。

青蛙、蜻蜓、步行虫、隐翅甲、虎甲、蜘蛛、鸟类、寄生蜂、病原微生物和线虫。

三、稻纵卷叶螟1、危害症状: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

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育抗(耐)虫、高产良种。

提高水肥管理技术,调控水稻的生长势。

设置诱集田,集中消灭害虫。

冬季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

●生物防治:在成虫盛发始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隔3天放一次,每次每亩放蜂量1.5~2万头,连续放蜂3次。

以菌治虫,常用的有杀螟杆菌、青虫菌、Bt 剂。

●药剂防治:主治穗期受害代,以第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为宜。

25%杀虫双水剂;40%丙溴磷乳油(速灭抗、库龙、黑旋风);50%杀螟松乳油;40%乐斯本乳油;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棉花害虫危害1、虫害花(扭花):幼虫取食蕾较大时,仍能开花,但2、3个或全部花瓣被幼虫吐丝粘连,而不能正常开花。

2、羽化孔:非越冬老熟幼虫,在花蕾、棉铃中化蛹,幼虫在化蛹前,在铃壳上咬一个直径2-3cm的小孔,孔口留下一层薄膜,成虫羽化时,就穿孔而出,这个小孔就称羽化孔。

3、虫瘤:幼虫可钻过嫩青铃壳内,因细胞愈合而在铃壳内壁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突起,称虫瘤。

4、虫道:在较老青铃,幼虫钻过铃壳内后,常在铃壳和铃壳内壁之间潜行一段时间,再侵入铃内,使铃壳内留下水青色或黄褐色潜痕。

称虫道。

二、棉盲蝽(主要是绿盲蝽和中黑盲蝽)1、危害症状苗期:绿盲蝽和中黑盲蝽都为害顶芽,形成无头苗和多头苗。

现蕾期:绿盲蝽为害顶芽,形成破叶疯或破头疯。

现蕾以后:绿盲蝽和中黑盲蝽都为害蕾铃,发黄、脱落。

中黑盲蝽重于绿盲蝽。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打顶,防止棉花徒长,除尽棉田及地边杂草以减轻其发生程度;早发现,早防治,可结合防治蚜虫兼治棉盲蝽;成虫具有转移习性,成方连片的棉田及棉花比较集中的地方,应尽量在害虫发生初期集中喷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化学药剂a. 26%氯氟·啶虫脒(尽打)水分散粒剂;b. 48%毒死蜱乳油;c. 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的吡虫啉。

注意:由于盲蝽象在温度高时会躲到草丛或植株下部,所以一定要在上午9:00前和下午5:00后用药,并且先从上向下喷,再从下向上喷。

三、棉蚜1、危害症状:刺吸汁液,形成“龙头”、“卷缩”、根系不发达,生长停滞,推迟开花,吐絮;分泌蜜露,诱发霉菌,影响光合作用;传播蔬菜、油料、烟草等病毒。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合理作物布局,可采用多种作物条带种植、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

并利用麦类、油类等作物上蚜虫诱来蚜虫天敌;创造天敌自然控制棉蚜的条件;选用抗蚜或耐蚜害的棉花品种;配方施肥,不宜过多的施用氮肥;结合间苗和定苗,注意将有蚜苗拔除并携出田外集中销毁。

●种子处理:呋喃丹或灭蚜松的种衣剂包衣;3%呋喃丹颗粒剂施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10%吡虫啉拌棉种。

●药液滴心:40%氧化乐果乳油150~200倍液●药液涂茎●生物防治:棉田插种油菜,招引蚜虫天敌,需防治棉蚜时,砍掉油菜促使天敌控制棉蚜;●药剂防治: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天王星乳油;21%灭杀毙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

四、朱砂叶螨(棉红蜘蛛)1、为害:以成、若螨在棉叶背面吸食棉株营养,轻者造成红叶,重者导致落叶垮秆,状如火烧,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无收。

2、扩散规律(过程):气候因子:7~8月份是长江流域高温和南洋风多的季节,干旱并具备一定的风力是朱砂叶螨繁殖和扩散最有利的条件,有“天热少雨发生快,南洋风起棉叶红”之说。

点扩散成片,随风雨扩散。

3、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进行轮作;清洁棉田;棉田零星发现为害,人工摘除虫叶;结合棉田管理,高温季节采取大水沟灌抗旱,以及对受害田增施速效肥料,以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增强抗螨能力。

●化学防治:采取发现1株打1圈,发现1点打1片的办法,将害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

15%哒螨酮乳油;20%双甲脒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73%克螨特乳油;5%尼索朗乳油。

蔬菜害虫一、菜粉蝶(其幼虫称为菜青虫)1、危害特征:初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俗称“开天窗”;3龄以后吃叶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只残留叶柄和叶脉;同时排出大量虫粪,污染叶面和菜心;引起软腐病的侵染和流行。

2、成虫习性:取食花蜜,有补充营养习性(蜜源植物)、趋化性(芥子油糖苷),夜间栖息在生长茂密的植物上,白天露水干后活动,阴雨天会躲藏起来,以晴朗无风的中午最活跃;成虫产卵在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背面,一边飞一边产卵。

3、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夏季不种过度寄主;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集中处理残株落叶、深翻菜地,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少用广谱和残效期长的农药,放宽防治指标,避免杀伤天敌。

在产卵盛期,人工释放广赤眼蜂。

●化学药剂:防治适期为产卵后1星期左右或2龄幼虫高峰期;80%敌敌畏乳油,48%乐斯本乳油;2.5%菜喜悬浮剂; 5%锐劲特悬浮剂; 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果树害虫一、柑橘大实蝇1、俗称“柑蛆”,被害果称“蛆果”、“蛆柑”。

2、危害特点:以成虫产卵于幼果内,幼虫孵化后穿食瓤瓣,使果实未熟先黄,提前脱落,且被害果极易腐烂,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3、防治方法:●植物检疫防治:带虫果实●人工防治:防治重点是在产卵前消灭成虫。

成虫羽化后开始进行诱杀(糖醋液、蛋白质引诱等)和人工摘除。

●农业防治:冬季全园应进行15厘米深的深中耕,以暴露在土中越冬的幼虫,使其冻死,并撒石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