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谈新课改形势下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综合能力。

因此,新课程标准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若学生不愿意学习,再高明的老师也只能是望而兴叹。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钻研、自我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就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课题。

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记单词时,是逐个字母地朗读、记忆,把一个有机的整体拆得七零八散,不按读音规则记,没把词、句、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是今天记的单词,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没有成就感,自然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要选择单词的拼读为突破口:单词不会读,就难以听得懂,听不懂也就造成讲不出的恶果。

教师要按照读音规则,先从单音节单词的拼读入手,再到双音节、多音节的拼读。

如:red
/red/ ,blue/blu:/ 等,帮助学生按发音记忆,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随后再趁热打铁,把一些较长的一个单词写出来让学生试读:如pronunciation。

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原来学不好英语,并不是自己笨,而是以前没掌握好的方法。

其次,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是增强信心。

在新课的讲授中,要坚持让学生先拼读生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以借鉴张思中的集中识词法、包天仁的“四位一体”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联想法、归类法等方法,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块设靶,高频操练,各个击破,就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兴趣就在这些操练中被不断地激发出来。

要教导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在课内解决在预习中的问题,并作好课堂笔记,把教师提供例句、材料等备份下来,以便复习时可以查阅。

然后要注意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特别是习惯表达法的运用。

在运用中,要主动地用英语回答、讨论和提出问题,并注意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活动。

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等问题,尤其是当教师邀请学生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要增强主动参与意识。

俗话说:没有缺点,就不会进步。

所以,学生应该注意模仿并主动与教师配合,做一名好演员。

不要怕出错,但忌重错。

笔者认为:今天不会说,明天会说,是进步;今天说得少,明天说得多,进步更大;别人这样表达,你能那样表达,你就有了创新。

只有大胆实践、体会,才能得到巩固提高。

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要适当背诵原文,因为他们的关键问题是语言储存量小,语感不强,这阻碍了他们口语的组织,应该向他们强调,“背诵”指的是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从而达到增加语言量,加强语感的目的。

对于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组合,因此可要求他们复述课文。

提倡自主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避免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积极营造情境氛围。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一要掌握学习英语技巧。

在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多设置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
英语情境氛围。

例如,可以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手段播放英文歌曲和英文影片,将英语语言通过音乐和动作情境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感。

二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写等多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多听一些英语听力方面的材料,尝试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去写日记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技巧训练,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主动地走近英语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第四,丰富英语学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开展集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

其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社会实践,放手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共同思考,共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英语学习的提高。

组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有所收获。

总之,教师在平时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同时,还应多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易如反掌地引导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第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角色和师生关系。

充满爱心、富于平等和民主精神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目前,教师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教育的引导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因此,在班级活动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设计班级的形象与精神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关爱,同时受到激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

要改变教学观念,真正把“舞台”让给学生。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

二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

现行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篇目,其内容包揽历史、地理、文化、风俗、风土人情及人际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要用好这个英语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及时地掌握最鲜活的英语语言知识。

总而言之,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材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

第三,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

另外,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

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

实践证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获他们得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新教材的学习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他们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大容量的教材内容。

第六,重视英语课堂导入。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

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
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因此,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好开路先锋。

英语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教学,认真选取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乐学、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充分领悟新课改的要求,真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