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
幼儿艺术教育(专科)
毕业论文
题目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姓名兰丽洁
班级幼儿艺术昌平班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目录
一、环境创设的原理 (5)
(一)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5)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概念 (5)
1、环境的概念 (6)
2、教育环境的概念 (6)
3、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6)
4、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6)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
(6)
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6)
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 (7)
3、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功能 (7)
(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7)
1、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是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7)
2、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7)
(五)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作用 (8)
二、现存的问题 (8)
(一)、室内布局的不合理性 (8)
(二)、区域材料投放的随意性 (9)
(三)、墙饰内容选择的模仿性和成人化倾向 (9)
三、解决的策略 (10)
(一)、合理分配空间,科学划分区域 (10)
(二)、适度投放材料,注重分层指导 (11)
(三)、精心选择内容,突出幼儿主体 (12)
1、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 (12)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13)
3、选择易于幼儿参与的内容 (13)
四、结合实际创设适宜的班级育人环境 (14)
(一)为小班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欢乐自主的游戏环境 (14)
1、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的自主游戏环境。
(14)
2、整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将之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 (15)
3、尊重孩子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智能倾向 (19)
4、不足与思考 (20)
(二)结合美术区的特点谈谈中班幼儿园美术区的创设 (21)
1、培养合作能力。
(21)
2、培养创造力。
(22)
3、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24)
(三)以做中玩、玩中学,为起点创设大班主题环境 (25)
1、主题环境的创设 (25)
2、区角环境的创设。
(25)
3、自然角环境的创设。
(26)
4、走廊环境的创设。
(26)
5、家园联系栏的创设。
(26)
五、结合实例创设园区整体环境、主题背景环境和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 (27)
(一)创设充满野趣与挑战的运动环境 (27)
(二)创设书香四溢的文化环境 (27)
(三)创设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 (28)
1、创设开放性的公共走廊 (28)
2、创设展示性的楼梯过道 (29)
3、创设动态的公共信息栏 (29)
六、结语 (29)
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
兰丽洁
北京市南邵中心幼儿园
[摘要]: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环境是优质幼儿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构成要素。
[1]为此,有必要从班级育人环境、特色教育环境、公共环境等方面入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合理布局园舍、科学配置资源,使幼儿园环境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让每个幼儿收获成功与快乐。
然而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首先应顺应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班级育人环境;其次,应体现园本化,能够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特点创建特色浓郁的教育环境;再次,应体现开放性与动态性,能够整合资源,创设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引导幼儿在温馨、多元、合作、探究的环境中与环境有效互动,从而快乐健康,幸福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班级环境;公共环境
一、环境创设的原理
(一)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培养塑造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娱乐释放功能、传播整合功能。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概念
1、环境的概念
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2、教育环境的概念
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3、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主要包括物化形态的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4、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反之,优越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
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构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格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
从环境的范围可分为: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宏观环境)、整个活动室的环境(中观环境)、各活动区角的环境(微观环境);从三维空间来看可分为: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空中环境;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从环境创设的目的性强弱程度来看,又可分为预成环境和自发生成的环境;从环境存在的时间维度来看可分为: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
3、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功能
不同类别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既有共同的,也有特殊的。
有的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如自然环境;有的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如微观环境;有的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如自发生成的环境。
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其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是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首先要强调安全和卫生。
无论是玩具、建筑材料、家具、设备、场地、水电、门窗,还是这些物品的空间等,都要安全可靠、干净卫生。
其次要做到:①儿童化,即环境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以及他们的大小、身高等;②绿化和美化,即环境中包含大量的绿色植物,空气清新,富有美的韵味,可以陶冶美好的心灵,培养审美能力等。
2、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⑴适合性原则⑵挑战性原则⑶启发性原则⑷丰富性原则⑸平衡性原则⑹系统性原则⑺动态性原则⑻主体性原则⑼效用性原则总之,安全、舒适、优美、丰富、有趣、和谐、科学
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作用
1、制约作用:指环境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与导向作用。
表现为: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
没有相关的环境,就没有相关的能力,如绘画、音乐的环境等。
2、启迪与激励作用:环境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索性。
3、平衡作用:即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儿童在成长中所体验到的矛盾与不平衡心态,如主观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矛盾、遭到排斥、失败和压抑的矛盾等。
4、补偿作用:指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不良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得以弥补
二、现存的问题
(一)、室内布局的不合理性
园内各个教室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域空间的划分却是“五花八门”。
如有的班级将教室作三大块的整体分割:区域活动一块、集体教育活动一块、进餐或手工作业一块,三大块成“三国鼎立”式,这样的划分对于幼儿人数少的班级来说有较大的优势,即方便进出,又有利于教师的集中指导,然而对于一个班级四十来个幼儿的班级来说,就会出现无论身处何处都会非常拥挤的状况,其混乱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有将娃娃家和阅读区相邻而设的班级,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小宝宝们兴致勃勃的时候,阅读区的孩子们能否不被打扰呢?答案可想而知。
也有两个区域同一个通道的情况,进进出出免不了与人发生碰撞。
有的班级主题墙或作品展示区高出幼儿许多,孩子们看的时候不得不抬头仰视。
如何做到即节省空间,又方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