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典:第五章-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经典:第五章-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 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 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 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 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 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
幼儿园环境的意义
(一)幼儿园环境影响幼儿的行 为和活动效果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 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 统规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及每 一个具体的活动中。)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是幼儿阶段的第一要务,幼 儿园的所有物质条件都要从保障与促 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出发,要与幼儿 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 性特征等相互匹配、同步、协调,要 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适合幼儿年龄特征 ——小班重情趣、多数量
坐电梯
喂小动物 背果果
适合幼儿年龄特征 ——中班多变化
圈圈变……
小纸条变……
香樟树变……
我发明的车
适合幼儿年龄特征 ——大班讲综合
成语故事 听、画、讲、演
睡莲开花 自制迷宫
适合幼儿个性特点
拼板
硬币兑换 摆数棍
发展适应性原则还要求幼儿园的 精神环境是宽松、自由、和谐的。 物质环境是安全、多样的。
探访农场
空间上的开放
利用园外长廊进行亲子互动
空间上的开放
自然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游戏和锻炼
空间上的开放
自由开放的教室空间区隔
空间上的开放
自由开放的教室空间区隔
内容上的开放
世博小报
旅游节花车 我们的城市
各类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时事主题
参与者的开放
爸爸导游
参与者的开放
外婆老师
狭义的精神环境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 幼儿园文化氛围等。
三、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教育性 环境的可控性
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物质因素 精神要素
人的要素
幼儿教师
幼儿园文化
流行装扮、建筑造型、书籍杂志、音像作品…………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沙水游戏
利用自然材料开展学习和探索
废旧材料
我们的“百宝箱”
瓶罐类
瓶罐妙用
纸盒类
纸盒陈列架
皮鞋盒 拖车
纸盒垒高
多变生活用品类
草席
碎纸
探秘形状盒
布袋
冰棍拼板
小数棍
棍棒类
有准备的环境必须由理解儿童和了解儿童 内在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教师来准备。
——玛利亚.蒙台梭利 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 是创造良好的环境。
园舍建筑
楼梯 活动室 走廊过道 户外 ……
设施设备
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圆角的桌椅、玩具柜
活动场地
安全标识 处处提醒
活动场地
停 车 、 储 物 处
屋顶运动场地
竖杆栏杆 隔离危险
活动场地
塑胶垫防滑、防跌
教玩具
玩具、教具要安全、卫生,严禁使 用有毒的材料
舒适、卫生、温馨
静音的建构角 低矮的橱柜
布艺的运用
立体的空间利用
空中和地面 和太阳公公、天线宝宝打招呼
多样的活动区域
数学区
图书角
自然角
建足 结构多样 富有层次
2 1
3
4
三、幼儿参与性的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 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 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 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 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 养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首先,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 其次,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 思想”。
参与学校环境创设 幼儿作品以悬挂方式呈现
幼儿经验以 主题方式呈现
参与日常环境创设 餐饮自主提示
参与班级环境管理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四、开放性原则
幼儿园物质环境应该在空间、内容 和参与者等方面体现出开放的理念, 形成开放的幼儿园环境系统,让幼儿 在开放的“生活世界”中自由发展。
空间上的开放
综合利用各种社区环境资源 访问小学生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第三节: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一、准备环境 (一)让环境蕴含目标 教师必须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准备环境,将周围的人际因
素和物质条件精心地加以组织,让环境中的一切负载教 育的信息,让环境去告诉幼儿该做什么。
妈妈老师
参与者的开放
亲子制作
亲子互动车
亲子烹饪展
五、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以最小的投入 (人力、物力、财力)换取最大的 产出。体现空间使用的多功能性和 材料使用的多功能性。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空间使用的多功能
专用活动室的一室多用
地面的妙用
材料使用的多样性
——自然材料
玩水游戏
荷叶变变变……
木头、松果、 石子、贝壳……
………蒙台梭利
现代心理学认为:智慧及认知结构起源于幼儿和 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在主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此环境正以其“潜在课程”的 教学魔力使人们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即由关注幼儿的接受学习变成了强调幼儿的发 现学习,给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空间。
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法
《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要求
•
幼儿园环境教育宜引入“互动式”教育理念,以儿童为
本,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是我们开展环境教育实践的目
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
力放在首位,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动态性、
灵活性和开放性。积极提倡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
(二)幼儿园教育环境影响幼儿 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第一节 认识幼儿园环境
环境的概念: 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广义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
狭义的物质环境
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 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等。
广义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
间、师幼与环境之间、幼儿与家长、社区之间的互动,重视
幼儿作为“资源人”的利用和价值,鼓励实践和创新,坚持
融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多样性,活动性,趣味性于一体采用
自然民主的方法,通过集中和分组、集体和个人、室内和户
外,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等多方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形成
全新的、立体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
“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 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 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