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半导体制造中的沾污控制

第4章 半导体制造中的沾污控制


10-7
10-6
10-5
10-4 毫米
10-3
10-2
1பைடு நூலகம்-1
1
10

半导体制造中,可以接受的颗粒尺寸的粗 略法则是它必须小于最小器件特征尺寸的 一半。 一道工序引入到硅片中超过某一关键尺寸 的颗粒数,用术语表征为每步每片上的颗 粒数(PWP)。


在当前生产中应用的颗粒检测装置能检测 到的最小颗粒直径约为0.1微米。
五.
工艺用化学品
无论是液态化学品还是气体化学品,都 必须不含沾污。然而,处理和传送系统有可 能引入杂质,所以在靠近使用现场安置过滤 器。 过滤效率是指停留在过滤器中特定尺寸 以上的颗粒的百分比。对于 ULSI 工艺中使用 的液体过滤器,对于 0.2 微米以上颗粒的典型 效率为99.9999999%。
湿法清洗概况
占统治地位的硅片表面清洗方法是湿化学 法。 工业标准湿法清洗工艺称为RCA清洗工 艺。用在湿法清洗中的典型化学品以及它 们去除的沾污列于表4.3。
RCA工艺是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于20 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首次采用是在1970年。 RCA湿法清洗由一系列有序的浸入两种不同 的化学溶液组成: 1号标准清洗液(SC-1) 2号标准清洗液(SC-2)
净化间人员主要操作规程:
经过风淋和鞋清洁器
只把必需物品带入净化间
缓慢移动 保持所有的头部和面部以及 头发包裹。 保持超净服闭合。
工艺线直击——净化间
三.厂房 为使半导体制造在一个超洁净的环境中 进行,有必要采用系统方法来控制净化间区 域的输入和输出。在净化间布局、气流流动 模式、空气过滤系统、温度和湿度的设定、 静电释放等方面都要进行完美的设计,同时 尽可能减少通过设备、器具、人员、净化间 供给引入的颗粒和持续监控净化间的颗粒, 定期反馈信息及维护清洁。
硅上有源区
钨塞
氧化层隔离接触
五. 静电释放
静电释放( ESD )也是一种形式的污染,因为 它是静电和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未经控制的转 移,可能损坏芯片。 ESD产生于两种不同静电势的材料接触或摩擦。
半导体制造中,硅片加工保持在较低的湿度中, 典型条件为 40%+ 10%的相对湿度( RH ,Relative Humidity)这种条件容易使较高级别的静电荷生成 。增加相对湿度可以减少带电体的电阻率,有助于 静电荷的释放,但同时也会增加侵蚀带来的沾污。
后果:电路开路或短路,薄膜针眼或开裂,引起后续沾污。 颗粒来源: 空气 人体 设备 化学品
超级净化空气
风淋吹扫、防护服、面罩、 手套等,机器手/人 特殊设计及材料 定期清洗
超纯化学品 去离子水
各种可能落在芯片表面的颗粒
颗粒的相对尺寸
云层颗粒 原子 雾 雾颗粒 大气灰尘 物质的单分子 薄烟 灰尘 沙 鹅卵石
雷诺实验装置
流体流动形态示意图
空气过滤
空气进入到天花板内的特效颗粒过滤器,以层流 的模式流向地面,进入到空气再循环系统后与补 给的空气一道返回空气过滤系统。在现代工艺线 上,空气每6秒可以周转1次。
特效颗粒过滤器:


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HEPA):用玻璃纤维制 成,产生层状气流。 超低渗透率空气过滤器(ULPA):指那些具有 99.9995%或更高效率过滤直径超过0.12 μ m颗粒的 过滤器。
现代IC fabs依赖三道防线来控制沾污
三道防线:
1. 净化间(clean room) 2. 硅片清洗(wafer cleaning) 3. 吸杂(gettering)
净化间沾污分为五类





颗粒 金属杂质 有机物沾污 自然氧化层 静电释放(ESD)
颗粒:所有可以落在硅片表面的都称作颗粒。
=10-15 cm2,vth=107 cm/s 若要求G=100 ms,则Nt1012 cm-3
三. 有机物的玷污
导致的问题: 栅氧化层密度降低; 清洁不彻底,容易引起后续沾污 来源: • 环境中的有机蒸汽, 清洁剂和溶剂 • 存储容器 • 光刻胶的残留物 去除方法:强氧化
- 臭氧干法 - Piranha:H2SO4-H2O2 - 臭氧注入纯水
高效过滤
超细玻璃纤 维构成的多 孔过滤膜: 过滤大颗粒, 静电吸附小 泵 颗粒 循 环 系 统
20~22C 40~46%RH 排气除尘
空气循环系统设备
温度和湿度
对硅片加工设备温度和湿度的设定有着特 别的规定。一个1级0.3μm的净化间温度控 制的例子是68±0.5℉。 相对湿度(RH)很重要,因为它会助长侵 蚀,例如自然氧化层的生长。典型的RH设 定为40%±10%。
二.

人员持续不断地进出净化间,是净化间沾污的 最大来源。
现代超净服是高技术膜纺织品或密织的聚酯 织物。先进的材料对于 0.1 微米及更大尺寸 的颗粒具有99.999%的效率级别。
超净服的系统目标:

1)对身体产生的颗粒和浮质的总体抑制; 2)系统颗粒零释放; 3)对ESD的零静电积累; 4)无化学和生物残余物的释放。
可动粒子沾污引起的阀值电压改变
离子沾污改变晶体管的电学特性
+ + + + + + + + Polysilicon + + + + + +
Gate oxide
+
+
电子导电
-Vs S
N+
+Vg G
++++++ ++++++ ++++++
+Vd D
N+
P- 硅衬底
无关杂质的危害性
例2. MOS阈值电压受碱金属离子的影响 作业1
平行于硅片表面的声压波使粒子浸润, 然后溶液扩散入界面,最后粒子完全浸 润,并成为悬浮的自由粒子。
表4.3
硅片湿法清洗化学品
现代芯片生产中硅片清洗工艺流程
化学溶剂
1 2 3
4 5 6 7 8 9
静电释放
多数静电释放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设备和规程 得到控制。主要的ESD控制方法有: 防静电的净化间材料 ESD接地 空气电离。
四.水
为了制造半导体,需要大量的高质量、 超纯去离子水(DI water,de-ionized water) 。我们平时使用的来自于自来水厂的生活用 水含有大量的沾污而不能用于硅片生产。经 过处理之后, DI 中不允许有的沾污是:溶解 离子、有机材料、颗粒、细菌、硅土和溶解 氧 。 同 时 在 25℃ 下 , DI 的 电 阻 率 要 达 到 18MΩ-cm。一个水净化系统见图4.1。
六.
生产设备
用来制造半导体硅片的生产设备是硅片工 厂中最大的颗粒来源。 在硅片制造过程中,硅片从片架重复地转 入设备中,经过多台装置的操作,卸下返回到 片架中,又被送交下一工作台。这就需要特殊 的设计考虑以避免沾污。有用输送带系统和升 降机来传送硅片、用封闭洁净的片架装硅片、 建立一个微环境来加工硅片等等。
RCA——标准清洗
SC-1(APM,Ammonia Peroxide Mixture): NH4OH(28%):H2O2(30%):DIH2O=1:1:5~1:2:7 70~80C, 10min 碱性(pH值>7) 可以氧化有机膜 和金属形成络合物 缓慢溶解原始氧化层,并再氧化——可以去除颗粒 NH4OH对硅有腐蚀作用 RCA clean is OH- “standard process” OH- OH- used to remove OH- OH- OH- organics, heavy metals and alkali ions.
硅片生产厂净化室
Photograph courtesy of Advanced Micro Devices, main fab corridor
净化级别标定了净化间的空气质量级别, 它是由净化室空气中的颗粒尺寸和密度表征的。
表6.2 美国联邦标准209E中各净化间级别对空气漂浮颗粒的限制
近来已经开始使用0.1级,这时颗粒尺寸缩小到0.02~0.03µm。
四. 自然氧化层
来源: 在空气、水中迅速生长 导致的问题:
接触电阻增大 难实现选择性的CVD或外延 成为金属杂质源 难以生长金属硅化物
清洗工艺:HF+H2O(ca. 1: 50)
接触孔底部的自然氧化层在钨和掺杂硅区 域引起差的电接触
层间介质 层间介质
在钨淀积前,自然氧化层 生长在接触孔
第四章 沾污控制与净化技术
本章内容

沾污的类型,来源,后果,去除方法

硅片清洗,方案,流程,评估要点。
先进的干法清洗方案介绍

4.1
沾污的类型
沾污(Contamination)是指半导体制造 过程中引入半导体硅片的任何危害芯片成品率 及电学性能的不希望有的物质。 沾污经常导致有缺陷的芯片,致命缺陷是导 致硅片上的芯片无法通过电学测试的原因。
SC-2: HCl(73%):H2O2(30%):DIH2O=1:1:6~1:2:8 70~80C, 10min 酸性(pH值<7)
可以将碱金属离子及Al3+、Fe3+和Mg2+在SC-1溶 液中形成的不溶的氢氧化物反应成溶于水的络合物 可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重金属污染(如Au) RCA与超声波振动共同作用,可以有更好的去颗粒作用 20~50kHz 或 1MHz左右。
M
氧化 还原
Mz+ + z e-

去除溶液:SC-1, SC-2(H2O2:强氧化剂)
电负性 Cu+e Si Cu2-+2e CuSi++e C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