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第1课 《史前的人类》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

历史:第1课 《史前的人类》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

第1课史前时期人类
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执行教师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过程与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
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图文
人类的出现
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进化阶段主要代表
猿人早期非洲人
晚期中国山顶洞人
2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
3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氏族社会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2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3 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

(以山顶洞人为例,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

(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

后来随着人们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

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4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5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男女地位变化
母系氏族采集、渔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6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

所以,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7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8 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


练习巩固
1 “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

而头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2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