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题目:海口市旅游发展规划分析姓名:何松坤学号:1107714002专业:旅游管理年级:3班级:11717任课教师:姚治国2014 年 04 月内容摘要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陆地面积为230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62.04万人,年平均气温23.8℃,终年常绿,风光秀丽,素有“椰城”的美誉。
国家旅游局在新世纪旅游规划中,把海南旅游区与粤港澳、江浙沪、环渤海、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中原一起并列为八大旅游区。
同时,海南旅游区又是环北部湾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作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优势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
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更是海口市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落实海口建设“全国热带滨海旅游胜地”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重大举措。
在海口市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必须结合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规划,对海口旅游的未来提出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确定其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方法,并使其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海口市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综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海口;旅游;规划目录一、引言 (4)二、海口旅游地位和市场分析 (5)(一)海南省旅游在东南亚圈的地位 (5)(二)海南省旅游在中国的地位分析 (5)(三)海口旅游在海南省中的地位 (6)(四)海口旅游市场构成 (7)三、海口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7)(一)现状综述 (7)(二)存在问题 (7)1.滨海旅游资源不具备优势,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有待于重新确定72.旅游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有序开发 (8)3.缺乏具有龙头性质的旅游项目,没有突出精品旅游的概念 (8)4.旅游产品的促销与海口旅游市场脱节 (9)四、海口旅游未来发展战略 (10)(一)开拓市场 (10)(二)整合区域资源 (11)(三)组织旅游项目 (12)1.热带滨海旅游 (12)2.体育竞技类旅游 (12)3.依托河流、水库资源的旅游 (12)4.温泉疗养旅游 (13)5.独具南洋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 (13)6.会议旅游项目开发 (14)7.结合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开发的旅游项目 (14)五、结语 (14)海口市旅游发展规划一、引言热带海岛海滨旅游一直是国际旅游的“热点”,其所拥有的沙滩、海水、水产品、珊瑚礁以及各类民俗文化都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夏威夷、泰国、百慕大、马耳他、马尔代夫以及许多加勒比海岛国都是以热带海洋旅游致胜,其旅游产业的产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1/3甚至更高。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大岛,又是中国最大的特区省,在全国旅游系统的建设中具有极为独特的地位。
我们应当重视这一珍稀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开发。
作为海南省省会的海口市更应在此方面起到发展龙头的作用。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陆地面积为230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62.04万人,年平均气温23.8℃,终年常绿,风光秀丽,素有“椰城”的美誉。
国家旅游局在新世纪旅游规划中,把海南旅游区与粤港澳、江浙沪、环渤海、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中原一起并列为八大旅游区。
同时,海南旅游区又是环北部湾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岛的旅游发展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为主要的战略目标。
海口市应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极高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打造完善的休闲度假旅游系统。
旅游作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优势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
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更是海口市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落实海口建设“全国热带滨海旅游胜地”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重大举措。
在海口市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必须结合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规划,对海口旅游的未来提出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确定其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方法,并使其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海口市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综合协调发展。
二、海口旅游地位和市场分析(一)海南省旅游在东南亚圈的地位东南亚地区的旅游圈可分为:新马泰旅游圈,华南沿海旅游圈(香港、广东省、澳门),南海旅游圈(海南省、中国南海、越南等),大洋旅游圈(主要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
这四个旅游圈在旅游资源特色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并且都存在着相应的旅游服务中心。
新马泰旅游圈以新加坡为服务中心;华南沿海旅游圈以香港为服务中心;大洋旅游圈以雅加达为服务中心;南海旅游圈目前缺乏突出的服务中心。
四个旅游圈在旅游设施的建设时序和完善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的旅游业开发较早,设施建设比较发达,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香港2001年旅游直接或间接雇用人数超过34万人,旅游业收入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5%,而泰国在2002年的旅游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1%。
从东南亚地区各旅游圈的发展态势来看,新马泰、华南沿海及大洋旅游圈经过较长时间的开发和建设,已处于稳定发展期。
其旅游市场相对较为固定,旅游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
而南海旅游圈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还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
海南省旅游与东南亚其他旅游区相比在自然旅游资源上不处于劣势,但在旅游设施硬件系统和旅游项目设置上有一定的差距。
这使得海南省旅游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导致旅游层次不高,旅游收入水平较低。
(二)海南省旅游在中国的地位分析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中国七个重点旅游地区之一。
海南是中国惟一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拥有中国独有的、极其丰富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气候特征类似于东南亚,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中国加入WTO后,旅游业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各地的旅游发展进入了全面的黄金时期,海南省的旅游发展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速。
但是,就目前海南旅游的发展情况来说,海南省的旅游经济并不突出,对外旅游接待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体现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区的特色。
2001年海南省旅游外汇收入仅居全国第21位,旅游入境人数居全国第15位,与其他旅游强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2002年,全国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791万人次,而海南省仅为38.93万人次,占全部的0.4%;全国的旅游外汇收入203.9亿美元,而海南省仅有0.92亿美元。
海南旅游在中国旅游中所处的地位不高,同时也面临着东南亚各成熟旅游区的强劲竞争。
由于旅游意识和开发水平的制约,海南目前呈现出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开发模式落后,缺乏创新性;开发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性;开发档次不高,缺乏知名度;精品意识不强,缺乏文化性。
为了促进海南旅游的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水平,就必须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三)海口旅游在海南省中的地位海口市是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属于地级市省会城市,在这一批城市内排第29位。
海口环境质量较好,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邮电通讯业较发达,全市电话普及率、主线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公共电话普及率、无线传呼普及率五项指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海口市位于海南省东部滨海旅游轴的起点,是海南省旅游的主要出入口岸和接待服务中心。
作为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海南省其他城市较为完善,人才优势与社会经济优势比较明显。
在海南省旅游体系中,海口市主要起到了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
但随着三亚凤凰机场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加强,海口市的旅游出入口岸职能正逐渐被削弱。
而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海口市的旅游条件与海南省东海岸其他城市相比显然不占优势。
从旅游项目的营造来看,海口旅游也缺乏突出的亮点。
从海南省旅游的总体发展来看,海口旅游目前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提高海口在海南省旅游体系中的地位,将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内容。
(四)海口旅游市场构成海口的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入境游客市场面比较窄。
2003年海口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86.72万人次,海外游客为7.32万人次,海外游客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国内的游客市场比重稳定在95-96%。
最主要的游客市场分布在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
从近年来的旅游客源市场来看,国内游客依然是海口未来10年内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在2010年后,需要注意港澳台地区的海外市场开发,同时也应该对海口自身的潜在客源给于足够的重视。
三、海口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一)现状综述海口的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入境游客市场面比较窄。
2003年海口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86.72万人次,海外游客为7.32万人次,海外游客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国内的游客市场比重稳定在95-96%。
最主要的游客市场分布在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
从近年来的旅游客源市场来看,国内游客依然是海口未来10年内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在2010年后,需要注意港澳台地区的海外市场开发,同时也应该对海口自身的潜在客源给于足够的重视。
(二)存在问题1.滨海旅游资源不具备优势,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有待于重新确定海口的滨海旅游资源不仅与东南亚其他旅游度假圣地如巴厘岛、普济岛相比有一定差距,即使在海南省内,海口的资源条件也不具备明显优势,与三亚相比更是处于劣势。
滨海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并不是海口的突出特色,但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海口偏重于滨海旅游设施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建设的旅游设施情况及其投入-产出效益比来看,海口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主要表现在:1、海口旅游业内部结构中,由于城市景点规模小,档次低,致使海口市缺少城市旅游的吸引力,而分散在10-20公里之外的滨海旅游度假地,由于旅游资源不佳和交通不便而无人问津。
2、旅游景点布局分散、开发程度有限、宣传促销滞后,社会投资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海口特色、有文化品味、有规模优势的核心旅游景点。
3、海口缺乏大型的现代化文化娱乐设施,如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大型剧院等,这使得游客不能够切身参与到海口的都市文化旅游中去。
2.旅游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有序开发海口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需要统筹规划,进行协调开发。
但在此问题上,政府始终没有做出一个综合全盘考虑的开发计划。
海口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上过多的关注西海岸滨海区的休闲、度假旅游和市区娱乐旅游资源的开发,忽视了与琼山市乃至琼北地区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
海口未来的旅游开发还是应该以集中开发、有序建设为主,同时要充分配合城市景观的建设。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是海口旅游开发的未来重点之一。
在旅游资源的优先开发次序上,可以借鉴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年在海南省进行的旅游资源喜好度调研。
国内游客最感兴趣的依次为:山水风光、海滩、民俗民风、文物古迹、旅游购物、饮食烹饪、文化艺术、节庆旅游等。
3.缺乏具有龙头性质的旅游项目,没有突出精品旅游的概念目前海口的旅游项目普遍知名度不高,没有能够参与到全海南岛旅游循环的精品旅游项目。